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举证了一种幽灵化的马克思,这是一种解构主义的策略.这种策略试图使"解构"寄生于马克思主义从而引导出一种适应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抵抗话语.这种策略具有反霸权的积极意义,但也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之"集体解放话语"特征,使之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幽灵”概念是解构主义的术语,德里达用其不确定性特征来驳斥福山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可消亡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复活了马克思主义。但德里达为马克思的“幽灵”存在的辩护并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而是要用解构主义重新解读马克思,其结果是更深刻地消解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声称我们都是马克思遗产的继承人。德里达认为马克思遗产具有异质性,换句话说,马克思的精神是复数形式的存在。他的解构理论承袭了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精神并将之激进化,但又小心地与马克思主义保持距离。德里达诊断出世界的十条病症,并为此提出“新国际”的诉求以解决问题。德里达对待马克思遗产的态度,受到了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法国学者理解马克思之转向的影响,表现了后马克思思潮的特征,与马克思基于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现代性批判存在着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后,德里达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行将终结,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关系,因此他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在人权方面,德里达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相契合。例如,他认为,冷战后的世界,还没有真正完全解决马克思揭露的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病,包括人权问题。所以,他提出,仍然需要“忠实于某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即要以批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解释和质疑当今世界的人权状况和西方普遍认同的人权概念和理想。当然,我们也不能将德里达的这些人权思想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德里达主要通过解构言语与文字的关系、文本的传统意义以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等级概念,德里达实际上为我们解构了西方传统哲学即“在场的形而上学”。倡导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解构,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胡塞尔晚年的《几何学起源》一文,表达了他的现象学哲学的神秘渴望,即讨论观念的起源问题,这就把时间哲学问题纳入了哲学思考。德里达对这篇文章做了详细的解构式阅读,指出胡塞尔在"时间"、"起源"、"历史性"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上,还保存着传统形而上学的痕迹,因为胡塞尔"理性"的态度使他忽视了这些概念是如何出场的细节。德里达通过"延异"或"推迟"概念,揭示出这些细节是一种悖谬的思想过程,由于胡塞尔在文中处处回避概念出场过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从而事实上将其所涉及的时间概念的含义视为某种现成的意思,因此没有还原出思想的原样即思想的细节。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开启了"解构论"哲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后期德里达一般认为历经了一个“政治学转向”,其中《友谊政治学》可视为这个转向的代表作。友谊政治学的核心是解构“博爱”(fraternit),揭示其希腊语境中兄弟义气的语境,以及博爱这样一种作为西方政治学基础的自然血统实际上何以是子虚乌有。针对德国政治理论家卡尔·施密特以分清敌友为政治学前提的观点,德里达指出后冷战时代敌人消失之后西方政治学迷失方向,是为各种错位移位提供了可能。而德里达的“款待”和“民主”思想,是再一次呼应了《马克思的幽灵》中提出的“新国际”思想。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第一阶段从1967年到1975年,德里达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一种外在的、谨慎的关系。第二阶段从1976年到1993年,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从解构走向同构,从怀疑走向肯定。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2004年,德里达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趋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德里达的《论文字学》为对象 ,以其中的核心概念“替补”为突破口 ,解构了德里达对卢梭的“双重阅读” ,揭示了他“使替补强行进入形而上学”的过程 ,从而具体的展示了德里达解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康德实施了哲学坐标系的转换,他悬置了事物“是什么”这类垂直性质的提问方式,询问关于认识对象内容的提问是如何可能的,把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事物内容的提问变成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提问,把对时间性质的提问变成对空间排列关系的提问。这种转变在康德关于美的判断中有突出的表现。康德的这一立场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有着曲折而“内在”的关系,“解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事物如何出场(在场)或者如何可能的“理论”,是关于事物构成形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背景。他的解构之途是通过一系列关键词来展开的。他从延异、踪迹、播撒、替补等不起眼的概念入手 ,以概念的不确定性和自我解构性掘开在场形而上学的根基 ,从而达到颠覆在场形而上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野里阐释了德里达的解构与解构主义,认为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程序能够成为激进力量,这是不容否定的,但它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表述、甚至是新发展,解构主义是社会运动遭受挫折后的一种"无力"的回应,具有虚无主义或回避问题的重要特征,解构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意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幽灵抗辩"是一种诉讼主张,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法定证据。控诉机关一般不应承担"幽灵抗辩"的证伪责任,被告人对此应承担"说明"责任,法官应对"幽灵抗辩"尽查证责任,查证的方式包括证据调查、"事实推定"及测谎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下的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新貌,人们往往认为文学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被边缘化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不仅拆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而且不期然而然地证明了文学边缘化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看似被边缘化的文学却以比以前更加自由的状态发展着:解构主义不仅具有解构的内涵,而且对建构当代文学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透过泰勒对"现代性"三个隐忧的建设性阐释及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批判,我们看到的是泰勒对现代性的首要理想某种程度的维护,但并非对三个"隐忧"简单否定或肯定;他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现代解构主义者切中肯綮的批判,是一种对解构的"解构".这些表明了泰勒对现代性的建设性重构与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明显不同,但却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俨然一家.  相似文献   

16.
"幽灵抗辩"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为减轻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而提出的无罪或罪轻的辩解,在司法实践中,如何从证据上对其抗辩进行排除是一大难题。在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侦查机关要搜集证明被告人主客观方面的相关证据,难度很大。我国应借鉴英美法中的"积极抗辩"制度,思考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如何履行好举证责任,从而通过举证来排除被告人的辩解。  相似文献   

17.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内涵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即如何科学理解因时代、空间、受众的差异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的深刻变化.出场不同于在场;"出场与差异"是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永恒的主题.由此.我们既要反对把当年马克思思想文本当作超越历史、永恒在场的教条的僵化理解,更要反对"后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时代差异看作是异质性的根本断裂,科学阐明"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在资本全球化造就的"中心一边缘"世界两极结构中,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更要基于本土立场,反思中国问题、创新本土理论;在主体读者选择和阐释话语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叙事既要有真正的哲学方式,更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出场形态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官僚制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官僚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官僚制的解构包括对官僚制理性工具的解构、对官僚制高效率的解构、对官僚制公共性的解构、对官僚制民主性的解构;从后现代角度实现官僚制的重构要从重视并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量新审视官僚制的高效率理论、转变管理机构角色、重新构建官僚制的民主链条这几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批判的武器”,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个时代所有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的人们的内心深处;马克思主义被我们所继承,这种继承不是无条件的,它所代表的乃是一种责任,是需要给付、兑现或者担当的;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不是指向过去,而是从现在走向未来;使之不断增值,将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艺术是保存真理的一种方式,在艺术作品中不断追寻本源的过程就是真理呈现的过程。德里达认为这种本源和真理只是一种出于形而上观念造作出来的假象,必须对之进行解构,以破除本源和真理的迷信。对这两种观念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真理与本源、本真存在等都是同一等级的概念,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论证概念系统,这一系统的完善外貌是假象,但系统中的概念却具有标记的作用,“本源”就是这样的标记。将标记保持为标记,而非如海德格尔那样上升为本源,是一种适当的概念运用。达成这一观念,海德格尔式的“艺术真理”自然就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