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各级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加强党委集体领导,实践中应强化“四种意识”、处理好“四种关系”。强化民主意识,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科学决策,形成正确意见,要求党委必须努力创造民主的环境、培养民主的氛围,使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实施正确的集中。  相似文献   

2.
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提升——兼论党内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党员民主权利意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当前,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淡薄,己成为党内民主建设发展的障碍,应该多途径的促进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它的贯彻和实施状况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党内民主意识是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必须肃清封建残余,树立科学的民主观念;加强民主教育,坚持民主的价值取向;创新民主制度,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执政党引领法律意识潮流不仅是由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而且也是我国法制建设模式的必然要求。执政党引领法律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力制约意识和人权意识等四个基本方面。引领民主意识要求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引领法治意识要求正确对待司法独立;引领权力制约意识要求党政功能分化以及构建国家权力的合理结构;引领人权意识要求加强人权理论的研究,积极推进人权立法的完善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尹学朋 《唯实》2008,(11):26-27
制度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意识是落实党内民主发展举措和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它们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高兰  李娟 《学习论坛》2008,24(2):15-17
党内民主意识是全体党员对于党内民主的主观反映,是党内民主认知、党内民主情感与党内民主意志的统一.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提高党内民主主体素质,坚持党内民主的理念和目标是党内民主良好运行的根本要求,强化党内民主意识是实现这些要求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出的明确答案。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而党内民主的主体是全体党员,全体党员的民主意识以及民主素质关系到党内民主建设的全局,因此,本文将从党员民主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体意识的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基层民主意识的确立,提高和发展过程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必须运用经济的手段和宣传的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对群众的现代民主意识的影响,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引导群众。  相似文献   

9.
万银锋 《党建》2010,(5):23-24
◎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员有参加和管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是主人。 ◎当前一些党员身上还存在着民主意识不强,民主素质和能力不高、缺乏民主习惯等问题。 ◎加大教育和引导力度,增强党员民主意识,激发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民主意识培育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群体民主意识的现状,分别从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三个维度来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并提出培育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的途径:大学生、学校和政府多方互动的手段,在网络视域下,充分培育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1.
侯峰 《世纪桥》2010,(9):7-8
党内民主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基石和细胞,广大基层党员民主意识的培养关系着民主建设的成败。本文基于民主意识与党内民主的关系,详细分析了目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基层党员民主政治意识培养来实现党内民主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党员的民主意识是党员在党的民主生活中自觉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平等地参与党内事务处理的意愿,是一种科学的观念,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先导。党员民主意识是正确行使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基础。增强党内民主必须加强党员民主意识教育,努力拓宽民主渠道,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切实增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不断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加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教育,增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充分发挥党员主体性作用,对深入推动党内民主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岳胜辉 《党课》2013,(1):59-59
在新形势下,人民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在党内,党员的民主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党章时,党员们非常关注有关党内民主的阐释,请予介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党内民主运行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以权力划分党员权利,以书记为“当然”核心,由组织“控制”选举局面等。造成党内民主运行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民主文化的有力支撑是其深层原因之一。现阶段,只有大力弘扬党内民主文化,积极培育党内民主意识,及时更新党内民主观念.才能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当前,“90后”士兵已陆续成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身上强烈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影响着新时期一线带兵人的带兵方法。为使官兵在训练、工作、生活和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享有真正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基层民主建设持续协调健康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在提高官兵思想认识、系统规范制度规定、全面拓展民主渠道、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四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净化部队风气,促进基层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睿  皋艳 《求实》2006,1(1):65-68
政治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主从政治层面向社会层面回归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是实现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桥梁。公民意识的欠缺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立足于中国的政治过程,积极探索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而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扩大民主选举权利是提高民主选举程度的重要步骤。提高选民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应把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结合起来,深化党内选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李娟  高兰 《唯实》2007,2(12):8-11
党内民主意识的价值,在于它是落实党内民主各项举措的思想基础,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内在动力。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必须在肃清封建残余的基础上,加强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党性教育,通过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使党员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 ,党员队伍的民主素质决定党内民主的实现和发展程度 ,党内民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也只有在党员民主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决定了提高党员民主素质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重点是增强党员民主意识。只有进一步肃清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确立“权利本位”原则、改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党员民主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