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兵团党校学报》2008,(2):F0002-F0002
农五师八十九团是一个由1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团场,位于博乐市境内塔斯尔海垦区,总人口1.5万人,职工4961人,现有耕地12.8万亩,也是一个以种植棉花和红提葡萄为主的边境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2.
农五师八十三团十三连职工王库元。抓住团场遇耕还林还草的好机会,承包100亩土地,套种了苜蓿.除掉各项开支,去年盈利近3万元。 35岁的王库元.过去一直种棉花,靠头脑灵活,踏实能干,年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前年,团场加大改善生态条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3.
农五师八十九团青年农工王文华,在5年的时间里,带领7名贫困职工,在780亩新开荒戈壁地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向国家交售棉花136万公斤,创产值600万元,户均纯收入20万元,开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五师八十九团在“科技下乡”活动中,针对农工迫切需要的科技信息服务,开通了“科技服务热线”。该团是一个拥用10万亩耕地、以植棉为主的中型国营农场,他们根据热线中农工反映的普遍问题和棉花  相似文献   

5.
农五师八十一团十二连职工牛之彬2002年改种棉花为种薄荷,90亩薄荷地两茬可产14吨薄荷油,按照订单收购价格可卖14万元,除去各项成本费用,纯收入达7至8万元。 种植薄荷比种棉花简单,但也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由于2002年雨水多,薄荷地草大,当年仅拔草就花去工钱1万余元。尽管这样,牛之彬种植的90亩薄荷,每亩第  相似文献   

6.
2002年,马洪彬夫妇种植的110亩棉花又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超过380公斤,纯收入7万元,成为团场走科技致富道路的领路人。 2002年初,马洪彬在农五师九○团鼓励职工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走科技兴农政策的激励下,毅然在自己承包的110亩棉花地里安装应用了第一套引进以色列产的地埋式远程控制系统,并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认真操作,在棉花灌水、  相似文献   

7.
农五师八十六团八连退休工人蒋孝容带领全家大搞特种养殖。现有黄鸡500只,北极狐127只,价值达6万多元。 蒋孝容今年58岁,1994年退休后,看到棉花市场价格下调后,她及时转变经营思路,瞅准人们膳食结构由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变这一有利时机,开始  相似文献   

8.
“近5年来,我一手抓好大田种植,—手搞好庭院养殖,种养结合,优势互补,每年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这是农五师八十五团二连女职工王付美在全师做经验介绍时的感慨。早在2001年就已靠连续3年承包百亩大田在连里先富裕起来的王付美,不满足只是靠单打一的大田种植收入,她瞄上了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牛羊育肥庭院养殖。说干就干,当年她承包的110亩大田的棉花纯收入达到了3.8万元,发展庭院养殖育肥羊只200只,出售后获利2.8万元,实现了她双增双收的致富计划。  相似文献   

9.
胡小萍是农五师八十一团良繁站的科技副站长,今年37岁。自1994年9月,从石河子农学院大专毕业分配至良繁站工作,她就与棉花的试验示范、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选育出三个棉花品系、品种,铺设了一条致富职工、振兴团场经济的科技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五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女职工李艳梅,利用自己会缝纫技术专长,靠加工摩托车座套致了富,成了团场发展二、三产业的排头兵。 八十一团加工厂属季节性加工企业,棉花加工期过后,职工闲瑕时间较多,厂工会及时出台了鼓励职工广开致富门路的优惠政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农五师八十九团青年农工周伟,职工群众都翘起大拇指说,这个年轻人勤劳、肯干、好学,是一位能吃苦、会经营的农场子弟。2006年他种植的300亩棉花籽棉总产152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22日,对于农五师九十团园艺一连职工丁望恒来说,是幸福的日子,他的银行卡上再次打入了7.6万元兑现款。丁望恒说,总计交售新棉35吨,除去成本纯收入达到23万元,种地一年一栋楼的愿望实现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加强农五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近日,农五师电力公司创新方式在全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年活动。该公司企业文化年活动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14.
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一线职工党员丁武奎,2010年种植的74.7亩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籽棉34吨,平均亩产籽棉456公斤.2010年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这些年,丁武奎通过科学种田,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他是连队的"一面红旗",是大伙信服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2003年以来,丁武奎连续7年被团评为"植棉能手",多次被团评为"致富明星"、"先进生产者"、"五好家庭"等多种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我叫刘安全,是农五师八十-团六连的机务职工,原 籍四川邻水县人,1987年落户八十-团。 从1987年到1995年,我由于缺乏种植棉花的技术,经 济效益不是很好,手头上没有落下几个钱。1993年,我种的 140亩棉花,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不仅没有拿上钱反而 亏损挂账1.5万元。这时,连队领导看我开车技术不借,就叫 我发挥特长从事机务工作。虽然是开一辆旧车,但我却从此 找到了我的人生定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农五师八十二团工会女工委注重提高女工队伍建设,共出资2300元使23名女职工到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科技培训,成为团场女职工致富的“领头雁”。 一连女工王丽,自1999年参加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科技培训以来,每年合理种植、科学施肥、精细调控、科学管理,年均收入2万余元,2002年纯收入达5万元。她致富后不忘周围的贫困姐妹,通过技术上、资金上、生活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由衰变兴,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年,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全团实现社会总产值18310万元,实现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帐,并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  相似文献   

18.
周桂英是农五师八十一团十连一名女职工。因为饲养波尔山羊使她家从一贫如洗到现在年收入53.745万元,她从无名小卒成为团场2002年度"十大标兵""、三八红旗手"、兵、师"庭院养殖致富能手"。1995年,周桂英和新婚丈夫从安徽阜阳农村来农五师八  相似文献   

19.
任广贤10年前来到新疆时身无分文,10年后,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1993年,他从河南虞城来到农五师八十九团时,身上只剩下几元钱。那时他靠打工为生,辛苦一年只挣了2000多元钱。他看见承包土地收入多,于是就在八十九团十四连承包了30亩棉花地。由于他第一次种植这么大面积的棉花,没有经验,收入也不多。1995年,他又继续承包土地,这年获得了好收成,盈利2万元。1996年,他看到干农  相似文献   

20.
给职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这是农五师电力总公司工会、纪委开展企务公开的又一项新举措。农五师电力总公司工会、纪委为加大企业民主监督力度, 增强企业及领导干部的透明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设了两个企务公开栏,并连续多年实施不间断。企务公开栏内容包括:大项费用支出、企业财务状况、企业重大问题、领导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