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姚同发 《黄埔》2009,(1):52-54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我们了解一地的民俗文化,便不难窥知其民族历史文化之来龙与去脉。本文正是通过台湾原住民和汉移民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生育文化、婚姻习俗、丧葬习俗、节庆年俗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考证,使我们发现了两岸源远流长的俗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申波 《传承》2009,(24):56-57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面对全球化背景,我们既要强调文化自觉,也要坚持文明对话。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就是面向现代化的主题、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3.
申波 《传承》2009,(12)
民族精神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面对全球化背景,我们既要强调文化自觉,也要坚持文明对话.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那就是面向现代化的主题、面向世界的多元价值观、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全球化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不同表现,而在文化领域,集中表现为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探讨中国"世界遗产",既要有世界性眼光,寻找他民族的价值认同,又要兼具民族性特色,彰显个性,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世界性与民族性契合的角度探讨世界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实体价值、文化价值、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性。  相似文献   

5.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6.
李乐  张建军 《前沿》2013,(9):7-9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古老的感情,爱国主义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文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回溯爱国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表现,另一方面分析爱国主义与古代中国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这能够帮助我们对传统爱国主义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和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既扩大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它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中国的受众也通过这些符号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在一片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只有高举民族大旗才能有所识别进而有所突破,而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精确的文化精神解读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成功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兴盛传承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得以安定集聚的精神内核,更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从文化层面研究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本质,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凝聚力是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认同,当代民族凝聚力提升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的挑战。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通过整合、聚集文化资源,以形成持久、强大的文化认同,使民族凝聚力获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河清 《求索》2005,(1):94-96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汉化问题已日趋明显地凸显出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发展目标和原则。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使之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本文从文化变迁这一角度入手,就转型期传统文化变迁对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预警、民族旅游文化创新及民族旅游开发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云德 《人民论坛》2012,(17):148-149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的"民主化"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民主化议题,认为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主化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民族性应该是民主文化的主体和精髓。丢弃民族文化、主张"拿来主义"的做法,会使文化的全球化偏离"民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民族自立、国家自强的历史呼唤。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源泉,是抵御文化侵略和"西化"、"分化"的文化堡垒,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条件。要热爱和学习民族文化,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继承与创新、批判与吸收的关系,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等原因迁徙到另一地区,与原生民族聚居地区距离相对较远。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现代化的发展,这些迁徙民族仍保存有本民族很多的传统文化特点,而其中迁徙民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起了很大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本文试图论述迁徙民族的概念、迁徙民族的成因以及分析迁徙民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13.
佘静芳 《人权》2010,(4):48-53
作为藏民族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出来的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艺术性于一体,体现民族精神,深藏丰富文化内涵,涵盖了民族心理、气质、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是西藏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是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但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 ,学界对这三个概念的使用却是非常混乱与不规范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民族、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文化融合的定义理解与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而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三个概念 ,将不能准确确定和反映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性质与特征 ,进而会影响到对相关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的主旨正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首先辨析这几个概念的含义 ,然后再结合中国民族史中的相关事例 ,来探讨民族关系研究中用语的规范使用问题 ,并以冀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节日时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明确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认识文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的显著特征,它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提出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强势文化、体制变革、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必然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意识。对此,我们要发展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确立主导价值观;要强化民族意识,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民族文化是民族中的人生和社会关系的意识,它与民族经济、民族政治是内在统一的,共同构成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民族经济意识的转变将会促进民族经济的工业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的文化因素将阻碍民族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民族文化由少数民族经济所承载,少数民族经济由民族文化界定和导引。民族文化的变革是民族经济变革的先导,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反映和内在要求;少数民族经济的现代化是民族文化变革的方向。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促成民族文化的蜕变,逐渐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严奇岩 《前沿》2011,(15):154-156
本文以贵州彝族“撮泰吉”的典型个案说明,民族传统艺术蕴涵丰富的历史记忆符号,反映先民的生产、生活世界、先民的迁徙历史和先民的精神世界等内涵。历史记忆是民族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探索艺术起源的基本依据。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和传统艺术得以保持原生态的根本保证。因此,历史记忆是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19.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4,17(1):77-78,8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 ,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论及的仅是狭义民族文化的范畴。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 ,它又反过来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促进或延…  相似文献   

20.
民族关系与民族权利的区域自治--权利与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力更 《前沿》2003,20(11):161-164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民族关系的产物,它是民族关系的区域自治,中国历史和民族国情奠定了它的基础.中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地区上相互交叉,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政治和人口上相互渗透,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又是民族权利的区域自治,马克思主义者的主张和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