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红  吴晓创 《求索》2005,(5):70-72
跨文化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偏差而产生交际障碍,对深层文化结构的差异缺乏感知是产生障碍的根本原因。霍夫斯德所创立的基于5种文化维度的文化分析模式能够帮助提高文化感知,消除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管理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领域中,用得最广泛的文化框架是霍夫斯泰德的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但以中国为背景进行研究时,其文化研究存在三点不足:(1)没有考虑文化的动态发展性;(2)以两分法来区分国家文化的方法过于偏激;(3)没有考虑政治制度和历史变迁等非文化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化解存在于中西文化之间的跨文化困境,促进文化交流,界定中西文化行为之间的差异是研究重点.从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取向五维度理论,比较和分析中西文化行为在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等五方面的差异.研究得出:中国人的文化行为表现为等级取向、稳妥取向、他人取向、刚性取向、将来取向;西方人的文化行为表现为平等取向、冒险取向、个人取向、柔性取向、现在取向.  相似文献   

5.
柯建华 《理论月刊》2010,(7):106-108
市场竞争已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多地与跨文化管理联系起来。本文以霍尔的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模式为切入点,探索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交际的行为差异,并借鉴外国学者提出的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框架,对企业跨国经营中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理论的跨国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杨波 《新东方》2014,(2):50-53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于我们开展对外交往、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开放至关重要。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提出了文化维度的理论,旨在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按照五个维度分类,进而揭示东西方文化差异。而该理论中的四个维度(长期导向指数、权力距离指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指数、不确定性规避指数)都可以通过中美体育行业的比较得到体现。而中美体育文化的差异又从宏观上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段韵柳  李锡元 《求索》2011,(5):96-9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团队的有效管理日益重要,其文化多样性对匹配领导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首先立足于领导-团队的新型关系,选取所在地和集权度两个维度构建不同的跨文化团队领导模式,接着根据跨文化团队断裂带的强度和距离确定断裂带的不同形态,通过分析跨文化团队不同断裂带形态下的匹配领导模式,为提高跨文化团队绩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化战略联盟: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观察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学家们在 2 0世纪末预言 ,2 1世纪将是“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冲突”的世纪。而今天无疆界的世界 (BorderlessWorld)和超越界线的管理 (ManagingAcrossBorders) (大前言一 )正是对跨国企业与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管理的真实写照 ,在全球范围内的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就由此而产生 ,其中文化的理解、差异与冲突构成其最基本的方面。原有的跨文化管理理论已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其中的问题 ,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呼唤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全方位的 ,不仅涉及技术与商业 ,更关乎文化。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 :伴随着发达国家企业组织的全球化扩张将会出…  相似文献   

9.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和跨文化营销问题。跨文化营销理论的核心争议就是文化对营销的影响是否单向的,其实质问题就是文化是可控要素还是非可控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理论文献的研究与剖析,基于服务文化的可控性因素的视角,探讨服务文化理论对跨文化网络消费者的影响及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愈来愈为世界经济强国所瞩目。为了让本国的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并保持竞争优势,外国商家除注意产品的质量、包装、价格等因素之外,也开始对跨文化交流进行深入的研究。一些德国公司在中德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管理人才培训方向颇有成效。那么,德国人是如何认识中德商业文化的差异呢?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国家间、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人口的全球流动正在加速,人们的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适应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直以来,跨文化心理学成为了研究文化适应现象的主阵地,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学科发展遭遇了瓶颈。在此本文通过厘清文化适应研究的脉络,阐述了文化适应心理学陷入研究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揭示其突破学科研究瓶颈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传播能力是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跨文化传播影响力是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结果和体现。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集中体现在由基础层级→传导层级→结果层级所对应的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文化展示能力、媒介传播能力、跨文化冲突管理能力等五个维度和相应指标及整个传播过程中。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是其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化孔子学院质量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洪丽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35-137
全球化催生国际传播秩序新格局。为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相适应,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时代需求。党的十七大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为传播中国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传承性以及儒家关于"仁者,人也"、"天地合一"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中存在的核心理论缺失、研究方法单一和本土研究延展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对自身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深度了解进行突破,基于中国文化的仁义道德精神,跨文化传播研究要体现时代感,其理论成果要应用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全民族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文化管理大师Geert Hofstede的跨国文化理论与方法,对“文化价值观”概念进行操作化,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文化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即集权主义、绝对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倾向分别与性别、政治面貌、经济条件、学科、生活满意度、年级、宗教信仰和学习成绩等个体社会特征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儿童故事可折射文化价值观。以霍夫斯泰德的五个价值维度为理论基础,就中、美儿童故事相比而言:美国文化价值观更趋向于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弱不确定性回避、女性气质以及短期取向;而中国文化价值观则表现出更强的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强不确定性回避、男性气质以及长期取向。由此可探究影响儿童价值观形成的最初因素,并增强人们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杨军红 《前沿》2010,(16):176-179
本文着重探讨基于西方文化框架之下的跨文化培训模式的发展脉络,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方法和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的人参与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出西方模式的窠臼,探索在中国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红燕  敖练 《理论月刊》2014,(1):97-100
"第三文化"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尤西姆(Useem)借用英国史学家斯诺的"第三文化"概念并引入跨文化传播领域。文章通过对"第三文化"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来源、内涵以及该视角下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解析,指出"第三文化"是多元文化体系中差异与融合双重驱动的产物,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伦理观构建、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解读等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对"第三文化"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期待更多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艺平 《人民论坛》2013,(8):228-229
红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旅游热潮,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德育价值。由于地域特征别具特色,边境红色文化游具有异国文化特征。然而综观国内的旅游开发研究,却较少有涉足边境红色旅游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文章通过分析边境红色文化旅游的特点,探讨其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并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考察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变量。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不仅构成了国际行为主体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催化剂,而且构成了当代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合作的规模、水平与模式。东北亚是一个在宗教、语言、民族等方面都体现着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这一方面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合作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另一方面也为该地区的合作增加了障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应该建立在异质文化的跨文化认同、同源文化的现代化建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消融,不同社会制度间的信任,经济合作等方式推动跨文化认同。同源文化的现代化重构过程也会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文化场域是分析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有效理论视角.场域惯习影响着文化传播的效度,外来文化资本关系着跨文化传播的限度.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需从加大传播中华文化精神内涵、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产品体系、精心设计传播文化符号等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