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延伸;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文明是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是目的与方式方法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陆子新 《世纪桥》2013,(8):57-58
在当代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困境,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文明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不断深化。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循环经济是解决生态危机,摆脱能源束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并给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多条途径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和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攻坚克难的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审计监督和评价,离不开以环境审计为代表的各种监督监管力量。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审计的新业务、新业态、新类型,需要进行环境审计的理论探讨和体系重构,需要系统回答"为什么需要审计"、"具体要审计什么"、"应该怎样审计"以及"应达到何种审计要求"等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生态文明审计"这一环境审计新命题。  相似文献   

5.
邹安乐 《唯实》2011,(1):37-39,28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指导,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促进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诉求,应主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三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干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的选择,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共进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明形态理论的涵盖面广,理论形态复杂,但其核心概念和理论分析框架来自于文明形态史观。20世纪初的西方文明危机是文明形态史观产生的深刻历史根源,作为思辨历史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实质是对客观主义史学的理论反动。其中汤因比晚年思想影响巨大,全球史观、全球学研究及生态伦理学等均是从他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文明形态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具有诸多的共同性,但其唯心主义的理论实质难以达到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借鉴文明形态理论的思想观点,对于构建未来新的文明形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重大的理论创新。确立生态文明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视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内容,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中乱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和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重视政府主管部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兵团要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更好地发挥兵团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作用,应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生态旅游问题和健全政府管理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周以侠 《唯实》2009,(11):88-9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审视国内外发展形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大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四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推动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州及镇远县实现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镇远的实际,建设生态文明镇远,需要把握三个关系,注重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味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标准,试行绿色GDP考核地方政绩;要建立健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理解和诠释,但从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历史阶段看,可以看成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段文明,但目前的生态文明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形成阶段,人类与自然一起形成的联合体是一个连续的演进过程,作为一个时间截面的目前阶段上,在空间里生态文明比起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还显得相当微小.虽然生态文明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来临,但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确的抉择,尤其是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用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引领城镇化进程,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人类文明走向何处”,是在世界经历工业文明转型、人类遭遇生态危机时所提出来的,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之问。对此,马克思给出了通过社会有机体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和解”,走向共产主义的答案,显示了其理论的深邃性和彻底性。“人—自然—社会”所构成的整体性的社会有机体建设,是马克思和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社会整体解放的历史视野、人类关怀精神、永续发展理念、实践指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相承之“脉”。从社会指向、动力维度、保障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别于马克思的生态观,体现了其创新之“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型话语体系表达,并不承担意识形态输出、制度渗透等功能。生态文明是在新时代为应对人类共同的生态危机而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要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