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8月12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恽代英同志诞辰110周年。现已97岁高龄、入党80周年、德高望重的薄老心情无比激动。他怀着对恽代英无比崇敬的心情,5月1日致信恽代英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回忆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与恽代英的一段友谊。信中写道:获悉你校即将召开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十分高兴!我赞成召开这样一个会议。恽代英同志在早期共产党人中颇负盛名。他坚定的革命信念,热烈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时的革命青年中有口皆碑,一时为之传唱。我就是深受恽代英思想影响的一个人。《向导》周报、《中国青年》,是  相似文献   

2.
恽代英在五四之前他即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中的四种"物质"观进行过综述与剖析,明确提出了"物质必为实在"的哲学观点.恽代英的"物质实在"论,以及他经过反复辩难建立起的"以太"——物质一元论等,是当时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重大成果,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方平  金飞 《党史纵览》2014,(11):55-55
正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领导人是蔡和森。1922年9月20日,蔡和森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第2期发表了《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第一次使用了"纸老虎"概念,他认为那些空发议论而于国情时局无补的"政治家或政论家",包括国民党的一些政治家或政论家都是"纸老虎"。第一个提出"反动派是纸老虎"论断的中共领导人是恽代英。1922年9月25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陈志刚  杨英 《党史纵横》2007,(12):48-48,47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著名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人们誉为江苏常州"三杰" .1930年5月6日下午,恽代英装扮成工人模样,来到上海杨树浦韬朋路附近的老怡和纱厂门前等待接头的同志.在等待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群国民党便衣特务,强行搜查过往行人的全身及行李.恽代英猝不及防,也遭到敌人的搜身检查.为了不让敌人认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恽代英趁和敌人互相拉扯之际,在混乱之中顺手抓破了自己的脸,机智地辩称自己是一名临时工,名叫王作林.可狡诈的特务们看到恽代英身上带着眼镜、自来水笔、手表还有40块钱,并且又在他附近搜出了一包传单,于是不由分说把他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著名政治家、理论家,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恽代英的一生是追求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华民族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牺牲时还不满36岁,留下了近300万字的遗著,一生短暂"却散发出销熔金石的热力,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焰"。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1920年秋,他受《新青年》杂志社委托翻译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一书。同年10  相似文献   

6.
正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曾任党的五大中央委员。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恽代英不仅担任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工作,还先后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黄埔军校政治部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参与主持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工作。在国共两个不同政党中的活动,使他不断思索:如何才是好的革命党?革命伊始,他就提出"好的党纲,忠实的党魁"。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推进,他的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深刻认  相似文献   

7.
赵赓 《党史博采》2009,(2):33-35
<正>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与他的同乡瞿秋白、张太雷一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人们誉为常州"三杰"。"三杰"对当时的中国青年影响力几乎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8.
恽代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杰出的青年教育家,他既有教育理论修养,又有教育实践经验。恽代英是以改造社会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教育置于拯救国家、改变民族命运的总体中去考察。他提倡青年教育思想要与社会改造及社会需要相结合、青年教育思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青年教育思想与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相结合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对恽代英的青年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20年秋到1921年夏,恽代英在安徽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期间,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曾信仰无政府主义,不久便对无政府主义产生怀疑,最终否定了无政府主义。恽代英的这种思想变化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迷惘与求索,不能因此认为恽代英当时是无政府主义者。1921年下半年,恽代英完成了这一世界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的绝笔。恽代英短暂的一生,留下遗著近300万言,是我党理论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恽代英  相似文献   

11.
恽代英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理论家、政治家、教育家。恽代英在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自身革命实践的深入,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撰写了大量的相关文章。本文是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研读其大量文章,对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内容,例如对"权利""义务"的讨论、对人权的讨论、对爱国主义的讨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向埃德加·斯诺忆述"峥嵘岁月"时谈到: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建立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所说的三本书,其中就有恽代英翻译的考茨基的《阶级争斗》。毛泽东还向斯诺回忆起恽代英的革命活动。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的深厚情谊,更有革命思想的相通共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恽代英即着手构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他对未来社会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和对外开放的认识有独特思考。他提出和阐释的"为人民而取独裁制"、"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决定一切"、"国有"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对外开放要建立强固政府、合理利用外资、批判吸收外来文化等思想,处于同期先进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前列,对我们今天认识、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叶,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批进步团体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社团的组织形式,探求救国的问题,寻求治国的良方,掀起了追求真理,追求解放的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1917年下半年,武汉地区诞生了第一个进步团体——互助社。该社也是全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之一。这个社团的创始人就是恽代英。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和宣传家,是党早期的优秀领导者之一。他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先进分子一样,是在茫茫黑夜里探索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道路,摸索着前进。 恽代英学的是哲学专业,因此他特别潜心攻读中外哲学著作。对于西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总是从积极方面加以利用,使其为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服务,有时甚至对其加以改造,赋予新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恽代英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宣传家,他关于"革命宣传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革命宣传兼有‘破坏’与‘建设’的辩证作用"以及"革命宣传必须在宣传能力和宣传对象上‘下功夫’"的重要认识,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留下了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恽代英的革命宣传观启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努力夯实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属性、主动辨识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落实渠道。  相似文献   

16.
陈志刚  杨英 《党史博采》2007,(6):41,44-41
<正>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人们誉为江苏常州"三杰"。  相似文献   

17.
峥嵘 《党史纵横》2012,(7):44-46
张秋人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他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聘请张浩当“技师” 说起毛泽东聘请张浩当“技师”,还得从恽代英说起。 毛泽东和恽代英在五四运动中,同为长沙和武汉反帝爱国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新民学会和恽代英、林育南等组织的互助社常有书信来往,早已神交已久。1919年底,毛泽东率湖南驱张(敬尧)代表团赴京,途经武昌与恽代英邂逅相遇,两人一见如故,抵掌夜谈,共同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在交谈中,恽代英告诉毛泽东,他和林育南等互助社成员正在筹办一个“利群助人,服务群众”的利群书社,毛泽东十分赞赏,连声称赞:“这个办法好!”并将驱张宣言交给恽代英广为散发。1920年2月,利群书社正式营业。8月,毛泽东返湘后,与易礼容、彭璜等经过积极筹备,也在长沙办起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书社。并请恽代英等作信用介绍,以便文化书社向外埠订购图书时“免去押金”。 利群书社开业不久,在恽代英等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又兴办了作为试验新生活基地的黄冈浚新小学和武昌利群毛巾厂。利群书社的成员经常到该厂劳动,实行半工半读,搞得有声有色。而张浩则是筹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与其启蒙老师李沅蘅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情谊.李沅蘅,字镜涵,别号随缘老人,湖北石首桃花山人.家贫,靠族人资助中秀才、补廪生.李于1900年进两湖书院,毕业后至武昌北路小学任教.当时,恽代英就读于李的足下.恽代英聪颖过人,深得门师赏识.他的同窗洗百言后来在《恽代英的青年时代》一文回忆说:  相似文献   

20.
陈志刚  杨英 《党史文汇》2007,(10):13-14
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人们誉为江苏常州"三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