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夏江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对十五年来我...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制改革,在1993年就明确提出来了。已有很多企业搞了此项改革,有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不少企业效果较差甚至很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公司制改革中,没有把致力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放在首要地位。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归根到底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一个能与其相适应的微观基础,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问题。有效结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建立起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或简称为企业机制指的是:在一定内外部条件下所形成的、客观的、自在地存在于企业之中,有形地或无形地控制和调节着企业行为的各种因果制约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管的力量,是一支左右着企业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的既无形也有形的手。有什么样的企业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行为。建立了与市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本世纪内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是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因此,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首要的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和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市场的竞争与风险,都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既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清楚地表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有机整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在制度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当前经济运行比较紧张,多数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的条件尚未成熟,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无疑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全国1.44万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只有100户,加上各省市自己选定的1700多户试点企业,也只占少…  相似文献   

6.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搞活国有企业张天学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多年中,一直把搞活国有企业作为其中心环节,并为增强国有企业的话力,先后采取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实行承包制、推行股份制等一系列措施。但经过十来年的改革,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国有企业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8.
《关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论述的具体实施,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中国国情出发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9.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然而,多年来的改革我们一直在做这种“转换”的努力,却为何未达到预想效果?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什么关系?就此问题我们专请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撰写文章。他指出——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二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去年,我们集中力量,进行了税收、财政、金融、投资、外汇等一系列宏观体制改革,其中不少改革措施已初步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是滞后环节。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其他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很难完全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戴达远新的企业制度的产生,既是自然演替的过程,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理论上的碰撞、行动上的纷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就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国有经...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传统的企业制度是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混淆了所有权与经营权,造成政企不分,使企业成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趋向复杂,技术创新、品种增加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政府机构对经济过分集中管理的弊端愈益明显,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一) 在现实生活中,衡量一种企业制度是否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关键就是看这种企业制度在运行中是否能充分体现现代化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政企合一的传统企业制度,权利和义务不明、责任不分、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可以迅速地改造,普遍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也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排除各种困难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引人关注的,许多学者、企业家均把它看成经济学的问题,本文却主要从法律角度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一粗浅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将现代企业制度表述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法治角度来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应具备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从实质方面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选择合适的市场经营领域进退自如的现代企业,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企业切实为其投资者所控制,并服从其意志进行运作,即企业由所有者支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着力改革整个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样才能完成企业改革的任务。本文拟就有关重建国有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对国有企业目前状况的估计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6.
铜陵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铜陵市第一家按《公司法》的规范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我省冶金行业第一家完全由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铜陵市钢铁厂,原属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始建于1970年,现有职工1200余人。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企业发展缓慢,生产经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而当前急需解决好三大问题。 一、理顺政企关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 要增强企业活力,需要政企分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把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企业独立自由进入市场竞争的根本点,是企业自主发展的关键点,也是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点或核心问题。 作为一个企业,最少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和权力,但现在国有企业一般都做不到。因为,“人还是那些人,制度还是那个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国有“企业”还够不上称企业。只有把“母子”(政企)分开,让其“子”进入“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经受锻炼,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才会有质的变化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提到了重要地位。《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994年以来由国家经贸委和体改委直接实施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已经在多个层面展开。国家确定了100个试点企业,国务院选择了3家全国性总公司进行控股公司试点,56家集团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做继续完善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自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决定》明确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为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行动纲领。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几十年来形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能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而产业结构就更犹如在春潮涌动中的一座浮桥,经受着惊涛拍打,摇摆动荡,很难稳定,因此,在这种极端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当怎样面对严峻的现实而走出“低谷”呢Z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出路就在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众所周知,企业乃币场的基本单位和最主要最基本的竞争实体,因而企业的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