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鸣  齐艳娟 《法制与社会》2010,(30):223-223
本文总结了我校四年来建设农村教育实习基地的一些经验,实践表明建立农村教育实习基地对农村基础教育、高师院校发展、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走向自我成长型教师培养的高师素质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师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具有反思性的不断自我成长的教师,这是对传统师范培养模式的扬弃。自我成长型教师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急剧变革,有自信,会反思,能与人沟通、合作,有责任心,具有坚韧不拔、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自我成长型师范培养模式应包括建构性学习、支持性情境的学习以及开放性学习三种类型。这对于重塑师范精神、建构新型的高师教育、提升高师教育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金川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116-118
我国司法警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警官院校是创办司法警官教育的主要力量,而正确的办学定位是司法警官院校办好司法警官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司法警官教育办学定位的现状和反思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以求对司法警官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促进司法警官院校的办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师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行招生并轨和学费制度以来,高等师范院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高师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这就要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良好的身心和个性,因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其外在的言行与内在的心理表现,都会在学生心灵上打下烙印,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贫困生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奖贷助补等工作,更多的是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帮助,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重师范性,不唯师范性──对当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改革的思考李小平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的处境不佳、声望低落,而作为一门关系到未来教师基本师范素质的课程.其在师范教育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则又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反差促成了一股推动高师心理学进行改革的强...  相似文献   

6.
高师科研的目标定位应当是:以师为本,充当教育科学研究主力,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大力发展应用研究,充分体现师范、地区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观念,强化高师科研意识;调整高师的学科结构、科研结构和师资结构;优化机制,深化改革,改变师范院校科研工作的“低”、“少”、“散”、“微”的状况。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邱坤荣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即将跨入光辉的二十一世纪.这个新世纪的最高命题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使我...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期发展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期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将空前繁荣起来。而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高等师范教育的功能,加强高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则是关系教育事业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提高重视教育的自觉性,包含着进一步认识高师在教育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敏 《法制与社会》2010,(12):249-249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作为将来培育国家新生力量的主力军,责任更加艰巨。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是高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本文主要是针对师范类院校学生采取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律科学》2009,(5):F0003-F0003
改革开放30年来,法学教育经历了恢复、重建和迅速发展的历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法学教育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术使命。西北政法大学从1984年起创办《教学研究》内刊,1988年更名为《政法教育研究》,截止2008年,已经与300多家国内同类院校及相关院系和研究部门进行交流,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起,西北政法大学将在法律出版社的支持下,每年定期出版《法学教育研究》2卷,立足法学教育教学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该层建设的人才储备,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的发展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怎样,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所以高职院校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本文主要探索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贺彬 《法制与社会》2012,(12):238-239
近几年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对未来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职院校作为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单单要传授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训练过硬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熟的法律素养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现状和法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基于改变现行法制教育模式,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的法律教育新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安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妨碍自身发展及不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问题,如院校办学规划不合理,教育科研经费少,教师队伍素质弱,在职培训效果差等等。要改变公安教育目前的不良状况,必须重组公安教育网络,加大投资改善公安院校办学条件,坚持从严治教,使公安教育实现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2002,(5):66-66
踏着新世纪的脚步,华东政法学院将迎来50华诞。在此,我们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各界人士和全体校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属高等政法院校之一,现为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五十年来,华东政法学院伴随着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兴衰,几经曲折,几许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来,华东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事业得到空…  相似文献   

15.
《法学》2002,(9)
踏着新世纪的脚步,华东政法学院将迎来五十年华诞。在此,我们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所有校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属高等政法院校之一,现为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五十年来,华东政法学院伴随着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兴衰,几经曲折,几许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来,华东政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事业得到…  相似文献   

16.
谈政法院校法律文献情报网络化建设谢洪俊,吴建为了适应我国法制建设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必须加强政法院校法律文献情报工作。法律文献情报(信息)是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政法机关实践的决策依据,是政法院校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很有必要按照全国文献资...  相似文献   

17.
周玲 《政法学刊》2002,19(1):79-81
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许多显著的教育功能,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青年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公安院校院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安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旭 《法制与社会》2013,(13):180-181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针对这个话题分析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彭顺克 《政法学刊》2003,20(1):88-90
公安教育经历了主要履行培训职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等历程,面临国家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公安教育需与时俱进,发展本科公安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为公安工作服务。发展公安本科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其必要性是公安工作需要高学历的专门人才、公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公安本科教育有利于公安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可能性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形势发展对建立公安本科院校有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发展公安本科教育有足够的重视、现有公安院校的办学经验和条件为建立公安本科院校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性平台。  相似文献   

20.
贾斌 《法制与经济》2008,(18):124-125
辅导员身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