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九八○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决定修改现行宪法。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在党的领导下,考察当前社会实际,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修改草案。现在,宪法修改草案业已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决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个宪草规定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基本原则,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各项制度,体现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民热切盼望的宪法修改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仅就我国宪法修改草案交付全民讨论的意义和作用,谈一点看法。全民讨论在立法上的意义从法理上看,宪法修改草案全民讨论是我国立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在立法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的立法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有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的法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经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修改宪法,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是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的。我们仅就这部宪法修改草案中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  相似文献   

4.
宪法修改草案是建国以来我国制定、修改的几部宪法中最好的一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草案》的总的指导思想,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保证。《草案》不仅强调了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且它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在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方面,主要有: (一) 《草案》对人民行使的国家权力作出明确的规定,《草案》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经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修改宪法,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是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的。我们仅就这部宪法修改草案中有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  相似文献   

6.
宪法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经验,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果,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它贯串了为全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这一根本原则,比起建国以来制定的三部宪法都更为完善,甚至比大家较为满意的一九五四年宪法,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曾颁布过三部宪法。一九五四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比较完善,是一部深受国内外欢迎的好宪法。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八年先后颁布的两部宪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有缺陷。今年人大常委会廿三次会议决定公布并交付全民讨论的这部宪法修改草案,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以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和建设的经验,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对过去颁布的三部宪法有继承,也有发展。它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宪法修改草案。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宪法修改草案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告:“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并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原则。在当前全民讨论宪草的时候,正确认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有助于深入理解宪草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实施宪法的自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1,(5):2-8,60-69
(四)全民讨论四个月 问:为什么宪法修改草案要交付全民讨论? 王汉斌:宪法是全国人民办事的总章程,同全国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需要听取全国人民的意见。有些国家制定、修改宪法采取全民投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新宪法实施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12月颁布施行的新宪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新时期定国安邦的总章程.因此,这部宪法一颁布,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拥护.新宪法内容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是新宪法能够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一前提条件,那么宪法的实施问题就无从谈起.在去年宪法修改草案的全民讨论过程中,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宪法修改草案过程中,以至于在新宪法正式通过以后,不少人都对新宪法能否真正贯彻实  相似文献   

11.
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的地位和作用沈海平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叶剑英同志在《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中,阐明了重新设立检察机关的目的:“鉴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极大必要性,宪法修改草案决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2.
宪法修改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公布,交付全民讨论。这一草案已经是我国建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了。第一部宪法即一九五四年宪法是比较符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的普遍愿望的,是大家公认的一部宪法。这次公布的宪法修改草案实际上是一九五四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情况,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主要指导思想(全党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修改宪法,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将党的十五大精神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体现了党中央贯彻依祛治国方略的决心,对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我国宪法的地位、内容和修改情况(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具体表现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ie。(l)宪法是统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举国上下,正在开展宪法修改草案的讨论。宪法草案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完全顺乎民心,符合国情。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包容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作了切实明确的规定。这里仅就关于言论自由、学术民主的规定,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自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略称南斯拉夫)1974年2月21日公布的新宪法,是民族解放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进行的第四次修改宪法。南斯拉夫在民族解放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就是确立了特殊的社会主义体制——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六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公布了宪法委员会提请议决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简称《修改草案》),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人民团体以及学校、企业事业等组织和街道农村社队等基层组织,都将从五月到八月期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政治学会、法学学会,于五月初到六月底分别举行了几次宪法修改草案座谈会。这两个学会的正副会长、顾问、理事以及政法界的知名人士百余人参加了座谈。到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宪法修改草案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比建国以来任何一部宪法都要完善。它保留了五四年宪法的优点,否定了七五年宪法不合理的内容,同时也修正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民热切盼望的宪法修改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这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仅就我国宪法修改草案交付全民讨论的意义和作用,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修改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我们知道,建国后我国三部宪法关于保护青少年的条款:一九七五年宪法完全没有规定;一九七八年宪法仅规定“国家特别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九五四年宪法则规定“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而新宪法修改草案,不  相似文献   

20.
宪法修改草案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修改制定的。它给人们以新颖的感觉,它和一九五四年、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的宪法比较起来,有着明显的特点: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修改宪法的过程中,两次比较广泛地听取了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和各方面的专家、代表的意见,掌握了许多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