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树立 《中国发展》2011,14(4):32-38
该文以国家实施的五年计划中经济建设与民生改进是否协同发展所产生的绩效为考量,回顾了新中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社会积累过高,民生类社会建设投入频变的过程;分析了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后,民生建设在纠偏中校正方向,国家发展战略增加社会发展指标,强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追求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马慧吉  李杰 《前沿》2007,2(4):79-8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现状及其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决定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势在必行。在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过程中的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东明 《前沿》2003,(3):93-97
在民法中 ,占有制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对物的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占有制度的三大功能 ,即 :保护占有功能、表明本权功能和取得本权功能 ,并提出了在中国构建所有权、他物权、占有制度相协调的物权法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代中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  相似文献   

5.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1,(12):50-50
在改革开放取得了毋庸讳言的辉煌成就之后,我们审视身处的发展阶段,蓦然发现:社会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分化、思想观念嬗变、新老矛盾交织,已然成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从多重挑战中突围,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的转型相协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境界,正在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与眼光。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首个百年目标的宏伟蓝图。《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一,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这次全会的突出亮点可以概括为"五新":提  相似文献   

7.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  相似文献   

8.
姚国海 《今日浙江》2007,(23):59-59
近年来,绍兴积极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刘亭 《今日浙江》2007,(1):25-25
"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一改以往"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引人注目地将"好"字放在了"快"字的前头.虽是一字不差,但前后调,意味深长,不期然成了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的颁布对企业国有财产保护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国有资产法与物权法进行了必要的衔接。但国有资产法还应在四个方面与物权法进行协调:国有资产法的立法保护范围应当和物权法相协调;国有资产法中的出资人应与物权法对物权人的规定相协调;国有资产法中物权行使的制度应与物权法的要求相协调;国有资产法中的登记制度应与物权法的要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2,(7):26-29
河南省郑州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牢牢把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七大任务,创新妇联组织在社会协同中联系妇女、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权益五种工作模式,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3.
天、地、人三维一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五大文明协同共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利益关系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所在。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社会,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陈高才 《政协天地》2008,(12):13-1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政协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推进政协工作取得新成效。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北京市委八次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一、坚持创新,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的重要理论论断,需要从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结构性相统一来概括“五个必由之路”的鲜明特征,从领导力量、方向旗帜、精神动力、发展指向、政治保障五个层面来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内涵逻辑。“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继续开辟新的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深刻领悟其蕴含的经验启示至关重要。在奋进新征程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自信自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扬团结奋斗精神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7.
"五化协同"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测度"五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水平,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具体计算,其结果显示:首先,从整体来看,1998—2015年间,中国"五化"系统之间耦合协同性较差,基本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且呈现递减趋势;其次从各个省份来看,耦合协调度存在地区差异,考察期内浙江、辽宁、福建、广东等地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为了更好地解释我国"五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国企比重和市场化水平不利于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政府规模、科教支出比重和开放程度对"五化"耦合协调度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已经8个月了。这条被誉为西藏人民的幸福路的铁路到底给西藏的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和机遇?西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专访了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支规模逐年扩大、财政保障更加精准有效。立足当下,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为财税体制改革指引了方向,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前提基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放眼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在今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了政府统一领导,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分明;区域间交通安全管理协调密切;交通安全管理举措十分有力;部门交通安全管理职能整合增效。春运工作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加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责任明晰,信息共享,强化源头,区域联动,贯穿全年"的思路,工作机制上做到春运交通安全工作与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工作相统一;工作重点上做到客流与物流安全相统一;安全监管上做到营运与客运车辆管理相统一;工作时间上做到区域特点与管理措施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