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德国研究》2011,(4):2-F0002
《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研究》杂志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是社科领域内的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自1986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展呈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广泛学术交流。我刊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青年朋友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4.
《德国研究》2014,(4):129-129
<正>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刊发中外学界在德国及其相关的欧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德国研究》杂志一年四期,逢季末出版,每期128页,16开本,附有德文目录及内容摘要,海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5.
<正>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以刊发中外学界在德国及其相关的欧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德国研究》杂志一年四期,逢季末出版,每期128页,16开本,附有德文目录及内容提要,海内外公开发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6.
《德国研究》2015,(2):F0003-F0003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9月23日,以"新时代的中德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德论坛"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德国研究》杂志编辑部、同济大学中德校园和中德学院协办。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致开幕辞。他向前来参会的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并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2015,(2):145
<正>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术水准推进中德交流———祝贺《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德国研究》是我国唯一一本研究德国问题的学术刊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同济大学与德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办这本杂志的基础。这本杂志已超越了我校原来工科大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范...  相似文献   

10.
我刊是社科学术理论类期刊,自1986年创刊以来,一贯坚持办刊宗旨:研究德国、介绍德国、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提高我国对德研究学术水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服务。我刊长期致力于在德国研究领域里的不断探索,积极报道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德国研究》2013,(1):1-F0002
<正>《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学术季刊,以学术理论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及动态研究,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展呈德国研究及其与之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杂志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2.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12,(2):129-F0002
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德国发展报告(2012)》首发会于5月20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举行。同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周家伦在首发会上致辞说,《德国发展报告(2012)》是同济德国研究中心(基地)推动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它的出版使同济在德国研究领域的出版物形成了系列:从《德国快讯》半月刊,到《德国研究》专业季刊,再到德国发展年度报告。今后,  相似文献   

13.
正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11月25日,是当时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联邦德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所。1999年,欧盟研究所也在研究所内正式成立。研究所是国内对德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其出版的专业季刊《德国研究》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年)来源期刊目录》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此  相似文献   

14.
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是同济大学直属、独立设置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同济大学首个新型智库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心旨在发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学科优势,广泛联络与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权威专家,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4,(4):F0002-F0002
正第二届中德论坛于11月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德国和美国"。本届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得到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的支持。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德国前驻上海总领事、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以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相似文献   

16.
叶隽 《德国研究》2002,17(4):57-6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人留学德国史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既注重研究成果的推介 ,也不忽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中德两国学者的研究 ,对高深研究与学术普及方面的工作都有所兼及 ,并提出了发展此领域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德国液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以及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德论坛于11月14日至15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会长吴志强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德国全球与区域问题研究所、德国卡尔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研究》杂志是社科类学术季刊,以国别研究为主,兼顾理论和应用研究,致力于全景展呈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的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向更深广层面发展。杂志辟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专栏,真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兴趣从事德国研究的各界人士惠赐佳作。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字简练。  相似文献   

19.
唁函选登     
中国德国研究会致同济大学德国问题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尊敬的李乐曾老师并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惊闻我国一代科学巨匠、著名教育家李国豪教授仙逝,我们仅代表中国德国研究会全体同仁并以我们个人的名义,向李国豪教授的家人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和慰问!李国豪教授生前在百忙之余,十分关注我国的德国研究事业,为推动德国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多次参加德国研究会年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并将沿着他所开创的事业继续走下去。李国豪教授是桥梁大师,他…  相似文献   

20.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6,21(3):F0003-F0003
2006年6月2日晚7时,170余位中德文学翻译爱好者和嘉宾欢聚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二楼会议厅,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首届德-汉、汉-德文学翻译大赛颁奖仪式暨余华、Kracht作品朗诵会。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亲临颁奖仪式,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博士、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Knopp博士、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姜锋博士等嘉宾出席了这次活动。万钢校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兼德国学术中心主任朱绍中教授、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和姜锋副司长分别发表讲话,对此次翻译比赛的圆满成功及获奖译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中国作家余华和瑞士德语青年作家Christ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