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世界疫情的防控不仅需要每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全人类同舟共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国际政治经济走向将发生何种转变?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表现如何?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举措将对国际格局、国际合作和全球化产生哪些影响?经过此次疫情,世界各国能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以及与社会主义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不能简单地将人工智能看成一种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十分深远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社会。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对人类社会的彻底取代,在赫拉利等人看来,人工智能会形成一种新的无产阶级状态,即"无用阶级"。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并不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人工智能,将无产阶级当做新时代的"卢德分子",而是打破资本主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垄断和占有,成为帮助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工具。最后,人工智能对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们可以打破哈耶克批判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的局限性,通过新控制论的方式来模拟出更确定可靠的社会主义模式,为未来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变化对世界格局的走向特别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三部主任罗文东研究员。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与技术发展高度叠合的技术资本主义阶段。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正经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带来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现代性转向、全球流动性与市场竞争性的重塑,为技术资本主义生产出新的"修复—增长"秩序;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涌现无法真正消解技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和抗争政治所带来的不稳定状态。尽管技术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它也并未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劳动剥削发生质变,但它对现今技术变革的分析范式甚至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乏启示。我们需要以审慎的态度批判和借鉴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出版《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系统提出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随后美欧学界对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美欧形成思潮并广泛展开,其发展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果正在并将继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同样,这次工业革命不可避免地也会给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带来深刻的变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认识、评价时下风行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该如何应对?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君如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这一普遍规律也适用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社会因素”?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形成这些因素?这些“新社会因素”是否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它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严书翰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在新世纪新的世界形势下,两制关系有哪些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从自身发展出发,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党校胡振良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哲学的进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如何理解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看待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应确立怎样的生态绩效观?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欧阳志远教授就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无疑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是资本主义所处的基本环境以及它的内在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些并未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能改变其生产过程的对抗形式,未能消除其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更未能解决人类的共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后,美欧关系矛盾的一面显得十分突出。美欧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重大影响。美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美欧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又以何种方式对美欧关系产生影响?如何认识美欧矛盾的性质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研究员。下面是她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政党政治一直是西方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构件之一。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与阶段。2016年至今,世界各地发生的众多举世瞩目的政治事件进一步反映出西方国家以政党为组织核心和运作载体的政治形态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究竟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形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何在?政党政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各国自身以及国际社会又意味着什么?它将在未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研究员就此进行深入对话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却远没有停止.这场战争何以发生?这场战争对未来的大国关系尤其是国际格局走向将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当前国际格局转换的背景下,它是否作为一个转折点向国际社会宣告一个新的"罗马帝国"时代抑或一个更加多极化时代的来临?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编辑部特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随实践发展而适时作出调整的,从党的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哪些变化?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为什么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的安全形势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理念是如何演变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作何评价?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为此我刊特约请著名军事专家、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徐光裕将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格局处于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此后的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和欧洲难民危机更进一步增加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数。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这两大"黑天鹅事件"更是令世人瞠目。当今世界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正经历着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危机?这种危机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的最终崩溃?全球化进程是否将出现逆转?危机对当前的治理提出了怎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将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苏长和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步入小康,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随之而来的社会变化将更加深刻。社会变迁的哪些方面对中国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哪些影响是积极的,哪些影响是消极的?中国外交应如何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题目。在此,我谈一点非常粗浅的看法。(一)当前社会变化的若干主要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初步进入小康社会后,中国社会开始具有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发展阶段的许多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地区差别有增…  相似文献   

18.
自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直处于低谷。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7年发端于美国并于2008年蔓延到全世界的资本主义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给全球左翼的发展转型和力量整合带来了机遇,也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欧美罢工运动的此起彼伏、共产主义力量的重整旗鼓、社会主义国家地位的上升和全球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等诸多因素中可见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端倪。然而,世界社会主义的重振仍面临诸多挑战。那么,这场危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未来走势意味着什么?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传统左翼力量能否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成为取代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力量?世界左翼及社会主义力量自身的构成特征、社会基础以及政治战略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限制了其发展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秘书长林德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民主主义正在经历它有史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具有哪些内容和怎样的性质,将把社会民主主义引向何方?它们对我们又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目前十分关注的.托玛斯·迈尔的这本新书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答.  相似文献   

20.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