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方向】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动能,以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契机,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强数字广西顶层设计,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广西云"。【实践】发展数字经济畅通"信息丝路"5月28日,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发挥好中国-东盟信  相似文献   

2.
区内视点     
<正>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邕举行9月13日,以"互联网+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南宁开幕,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出席并致辞。彭清华表示,广西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大力加强面向东盟及沿线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搭建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平台,以信息港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为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数字广西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今年8月出台"1+13"系列文件,明确了数字广西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体系和重点举措,全方位立体式多举措大力推动数字广西建设。其中13个配套文件,包括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通信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三年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让广西发展插上信息的翅膀。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加快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建设势在必行。2014年9月,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中央网信办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提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还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核心基地放在广西。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主动担负起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重任。6月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要主动作为、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同东盟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视察时说  相似文献   

6.
正5月7日,中国首个5G华为数字小镇——钦州华为数字小镇在钦州市启动,这是华为公司首次在体系外授权使用"华为"名称和商标作为大数据产业基地命名。据了解,钦州市是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过去十年,与东盟各国有紧密的合作,在物流、贸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向海通道重要的南向出口。日前,2019"海峡两岸记者广西行"联合采访团一行赴南宁、东兴、防城港、钦州等地采访,感受广西"一带一路"建设的脉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7月22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南宁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走入公司的智能展示中心,记者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纵观今天的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投资热潮,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稳步推进,防城港发力推动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落地生根,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崇左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7)
正新的一年,广西将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扎实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2日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9年,全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抓好"六稳"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促  相似文献   

10.
正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今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互补优势,聚焦合作共赢,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习近平当今世界,数字化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正改变着中国与东盟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形态与方式,给"数字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数字丝路")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视频致辞中提议"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正是对数字化变革的回应,也为中国与东盟数字互联互通圈定了重点,为广西培育开放型经济增长新动能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1.
周毅 《传承》2006,(9):21-25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广西的对外开放。当前,自贸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广西如何再进一步抓住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在服务国家的战略中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韦宝毅 《传承》2006,(9):31-32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于广西来说,全区上下千方百计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全力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的建设。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边的省区,在以深入开展的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广西面临着发展区域合作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实施以开发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加强与“泛珠三角”各方、各省区及东盟各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M”型战略的提出,又推进了广西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需求,启用新扩展馆,举办信息港、产能合作、技术转移、质检、金融等34个论坛,提升展会内涵,并首次把特邀贵宾国延伸到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邓群 《传承》2010,(24):4-6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应当把握好这一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广西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突破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全力打造东盟自贸区的企业文化,推动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盛会第十年。这一年,也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10+1>1的无穷力量,为双方长远合作搭建起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无论是置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战略里审视,还是放在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合作的"助推器",都将载入史册。在广西加快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不仅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多领域交流合作,更进一步带动广西的全方位开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6.
薛彬 《当代广西》2004,(23):27-28
文化产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已经引起国内外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富矿区的广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抓住中国人世的历史机遇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的大好时机,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文化资源大省还未形成产业优势近年来,广西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200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召开了全区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发展思路。各级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旅游、特色经济、节庆、对外文化交流、演艺市场开发、会展业、科技等,积极寻找发展文  相似文献   

17.
3月19日,由广西-东盟经贸促进会、中网电商集团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正式启动,建成了"大商埠跨境电商运营中心、东盟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东盟电商人才培训中心、东盟电商就业创业中心、东盟进出口物流配送中心、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六个功能区,意味着以南宁为窗口的中国-东盟发展战略正与大商埠等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又  相似文献   

18.
施立荣 《当代广西》2004,(14):26-28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中心区,又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道主,正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框架下,广西必须认真研究新一轮开放带动战略的定位和未来实施步骤,全面确立合作—共赢的战略思想和目标,通过3年~5年建设,力争在自由贸易区建成之日,成为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之时。  相似文献   

19.
杨宇白 《桂海论丛》2003,19(3):78-81
中国政府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广西和云南都有优势,只要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正>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共举办36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25个,为历届最多。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开展了部长级磋商以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沟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推动了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丰富了"南宁渠道",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各领域的落实。合作更加全面。金融合作方面,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