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对俄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物流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一、以黑龙江省辐射东北区域,培育发展东北经济区物流圈我省应与辽宁、吉林、内蒙古充分对接,建立黑辽吉蒙"三省一区"交通物流体系。明确依托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枢纽,加速融合东北经济区物流圈。搭建东北区域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区域物流大融合。强化东北区域物流协调机制建设,通过协商协作,打通区域物流互联互通的制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带一路"的节点。越多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区域间的合作从原来的点对点合作,转换为链条式合作,进而升级为更多发达国家加入的全球网状合作。产业是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而城市又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竞争力支撑。工业城市是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推手与参与者,但因受限于工业城市较弱的软实力,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产业链攀升困难。因此,工业城市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来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同时需要通过城市发展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是工业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将"一带一路"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作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总抓手。我省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形成以国内区域合作为依托,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日韩及港澳台地区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有效提升我省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一、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必须深入践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7,(5)
<正>我在中国生活工作了很长时间,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构想。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一带一路"的性质、目标、意义及其潜在影响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有一点需要我们坚定地相信,那就是"一带一路"倡议毫无疑问是中国积极构建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尝试。意识到这一点,是了解"一带一路"重要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融,也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崭新路径。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6)
<正>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们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与成果,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近6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们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倡议。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谈论"一带一路",更关注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如今已成为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之一,全世界将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希望寄托在"一带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辽宁服务并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及优势,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悦读     
<正>经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作者:邹磊荐言:2013年9月,中国领导人明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正式将"一带一路"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书旨在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中系统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历史条件、现实考量、理想图景,以及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  相似文献   

9.
贺之杲 《新视野》2018,(5):41-46
全球治理合法性缺失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全球治理本身的制度设计与程序规则的合法性问题,一个是全球治理无法满足新兴经济体需求的合法性问题。"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有益补充,一定程度上弥补全球治理合法性缺失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需要获得并提升国际合法性。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国际社会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在这种局面下,中国更要采取合法化策略,推广和扩散"一带一路"的治理规制、政策和理念,以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实现与国际行为体的战略对接。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法化,需要把握受众行为体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合法化机制,重视不同的合法化平台,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规范的形成,增强中国治理理念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考,也是对外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构建起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成为我国开放发展和对外合作的新亮点。北京立足国家赋予的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效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国际交往中心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发展的关系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7,(5)
<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和包容性的倡议,它倡导合作共赢、区域协作而不是对抗。"一带一路"涵盖众多国家,据我所知,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互利合作共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7,(5)
<正>三年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此后,这一倡议已取得了良好的初步进展。新加坡欢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是互补的,有助于提升该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并增强互联互通。如果落实得好,"一带一路"倡议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人民之间的联系,并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6)
2013年后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形成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初步构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热议。欧盟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终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通过对欧盟官员、智库、专家学者和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进行考察,初步形成欧盟对该倡议的基本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寻求更好的对策,助力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欧盟国家的顺利开展和施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自信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更加重要的现实价值。在"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下如何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应通过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各文化交流主体的作用,创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以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超出预期,赢得国际社会颇多好评,"一带一路"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近期,西方一些智库学者,带着"有色眼镜"看"一带一路",罔顾事实,接连发表了多篇所谓研究报告,诬称中国借"一带一路"谋求自己的势力范围,妄图抹黑"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所强调  相似文献   

16.
百家观点     
<正>"一带一路"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北京将于一个月后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共识到行动、从双边到多边、从倡议到机制,是此次高峰论坛的重要使命。这将是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理念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成果的绝好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成果则由世界共享。"一带一路"是世界探索新型全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互通是实现沿线各个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和关键。葫芦文化是中国和沿线其他国家寓意相通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其为范例探讨沿线国家间文化互通的建设路径具有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葫芦文化价值的创新性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密切联系,以形成强大的文化力为目标,通过构建以开放、协同为创新特征的价值创新生态系统实现文化互通。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始终坚持全球化的理念。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受阻,"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重塑国际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优化全球治理、引领新型全球化的中国方案。该倡议将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发扬并升华为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情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引领的新型全球化也是对传统全球化的超越。"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帮助沿线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打造互信、包容、共赢的全球化,这与传统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化遵循不同的性质和目标、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万敏 《党建》2022,(1):30-32
"一带一路",一个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战略决策,一个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期间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或地区在审计模式、审计要素和审计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存在复合型审计师资队伍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辅资料欠缺、国际化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薄弱等问题。因此,要重视强化国际视野的师资力量、构建国际化教学实践基地、推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以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审计人才的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