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雨 《德国研究》2013,(1):108-123
1月2日来自贝多芬故乡的德国波恩贝多芬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欢乐颂》。此次系这支创建于1897年的百年名团首次访华。1月9日由中联部、德国联盟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德政党对话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上,双方代表围绕"中德中欧发展前景及双方务实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交流。1月9日德国《商报》发表弗兰克.泽林的文章,题为《世界秩序,中国将更加强大》。文章说:"西  相似文献   

2.
在危机背景下,随着德国在欧盟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欧战略的调整,以及中德两国合作的日益紧密,德国在中欧关系中凸显出了某种领导角色。本文在分析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变化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并运用领导力的三种维度阐释了德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领导角色的方式及其局限性,并指出西方质疑德国利用其在中欧关系中的角色而牺牲西方的共同战略利益以及德国对此的反应。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德国在中欧关系中角色变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梅兆荣 《德国研究》2013,(1):4-11,124
本文首先归纳了战后德国重新崛起的十方面原因,然后结合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指出德国恰恰因其"一枝独秀"而处在风口浪尖,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内部利益和理念之争的重要一方。但鉴于德国的综合国力、其欧洲强国而非世界大国的地位、历史包袱以及欧盟决策机制的约束,德国难以主宰欧洲。文章同时指出,目前中德两国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已走在中欧关系的前列,但不存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中德"特殊关系"。文章最后就如何排除一些障碍或干扰,保持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提出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雨 《德国研究》2003,18(1):73-77
1月 1日 中国新任驻德国大使马灿荣离京赴任。1月 4日 应中国财政部邀请 ,德国财政部长埃歇尔访华。在上海与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举行会谈 ,并就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鼓励德国企业参与中国西部开发达成共识。埃歇尔部长称 ,德国企业在2 0 0 1年已向中国西部投资了 135个项目。今后 ,将继续为向中国西部投资的德国企业提供赫尔梅斯担保。截止 2 0 0 1年 ,德国向中国提供的赫尔梅斯担保合计为 81.8亿欧元。1月 8日 德国总统劳接受马灿荣大使递交国书。1月 16日 据德国《电影大观》报道 ,由李欣导演的中国电影《花眼》入选将于 2月 6日~ 17…  相似文献   

5.
包晓  曹子衡 《德国研究》2005,20(2):75-76
30年前的5月8日,中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上海学术界于5月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和学术讨论会.这次活动是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欧盟研究会、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欧洲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同济大学欧盟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中欧工商学院中欧文苑等单位共同发起,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所联合主办的,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或其代表共9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6.
多层治理结构下的欧盟对外决策主体具有多层性和多元性特点。为了规范联盟治理体系和增强联盟对外行动能力,欧盟通过不间断的制度变革来实现联盟的"善治",这种"制度依赖"进而外溢为欧盟经济外交的规制性特征。在制度规范下,欧盟独特的集体决策模式使欧盟成为"易守难攻"的"欧洲堡垒"。受欧盟制度结构和决策机制影响的欧盟经济外交特点,逐渐成为影响中欧经济外交的内生变量。本文选取中欧纺织品争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中欧光伏争端作为案例,分析了欧盟独特的制度结构和决策机制如何影响欧盟经济外交行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应对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德国消费者购物决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乃沂 《德国研究》2004,19(4):25-29
消费者购物决策心理特征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产品及促销策略的重要依 据。德国消费者的购物决策行为模型,可以由七个公因子构成,它们分别是品牌意 识、追求完美意识、购物消遣/享乐意识、对选择感到困难的意识、冲动意识、好奇而 追求时尚意识、追求产品多样性的意识。德国消费者对产品生态方面的信息也越 来越重视。跨国企业认识德国消费者购物决策行为,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营销 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9月21日~22日,"法德轴心与欧盟未来走向及中欧关系"国际会议在同济大学中德大楼九楼会议室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德国波恩大学副校长施坦方·科内曼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以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等高校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欧洲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共计60余名专家学者前  相似文献   

9.
编后     
在写本期编后的时候 ,笔者刚从一个研讨会上回来。“新欧洲与中欧关系的未来” ,这个由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会期虽短 ,但信息量很大 ,中欧双方与会的官员、专家和学者就欧盟制宪、东扩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中欧关系的进展、机遇和挑战畅所欲言、平等对话 ,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新理念、新构想和新问题 ,可以看到 ,欧洲在发展 ,中欧关系在发展 ,我们的欧洲问题研究也在深化和扩展之中。把我们对欧洲包括中欧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引向深入 ,正是我们大家学习、研究的首要目标 ,也是我们这份大…  相似文献   

10.
时雨 《德国研究》2005,20(1):72-77
1月6日 德国耶拿大学医学院疼痛治疗科主任麦斯纳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发表科研成果,拿出了针灸止痛确有疗效的科学依据。1月 7 日 德国克拉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新型管材水利工程应用暨克拉压力管道系统技术研讨会。1月 8 日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获中国银监会的批准,将于今年上半年在华开展汽车金融业务。1月9日~30日 中国剪纸、农民画和皮影形象展在德国南部盖尔梅林市多功能厅举办。1月10日 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明特费林在与绿党议会党团主席会晤后在莱比锡宣布,哈瑙的钚燃料处理厂…  相似文献   

11.
<正>1月5日德国财经网称,尽管增长放缓,但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中国经济向好也将使德国受益,特别是汽车业。1月6日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应邀出席德国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工商会举办的新年招待会,并发表题为"经贸伙伴——中国"的主旨演讲。北威州经济部长杜因、杜塞尔多夫市市长埃尔伯斯、北威州工商会干事长米特施泰特、杜塞尔多夫工商会主席雷纳及北威州工商界、文化教育和新闻媒体人士,美国、日本和  相似文献   

12.
信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企业中的外派管理人员因为文化差异而无法取得子公司员工的信任,从而阻碍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本文以跨国企业中上下级信任关系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跨文化上下级信任构建的特点并制定了德国外派管理人员对中国员工信任的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布鲁塞尔思想库开展涉华研究和组织相关活动的情况,对这些思想库在欧盟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由于中欧关系的历史渊源,思想库本身对华研究的水平,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目前欧洲涉华思想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影响力尚显不足的同时,指出随着中欧关系的发展,布鲁塞尔思想库在加强双边关系,共同面对全球挑战方面,同样面临着很多机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1988-2007年中国与欧盟15个发达成员国的相关数据,以G-L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平均市场规模、研发水平差距、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和规模经济为解释变量进行了长期稳定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上述变量不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且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不过,调整速度较慢。第二,中欧人均收入差距、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其中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中欧研发水平差距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充分证明了中欧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型特征。第三,外国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对中欧产业内贸易有抑制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抑制作用表明欧盟对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直接对外投资;规模经济的抑制作用则说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和品牌创造方面仍存在弱势。  相似文献   

15.
翟东升 《欧洲研究》2005,23(6):150-153
2005年10月4日至7日,第一届南沙中欧文化论坛在广州南沙大酒店隆重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中国外交学院、欧华学会等八家单位主办的此次思想交流盛会,既是献给中欧建交30周年纪念的一份厚礼,又是对中欧构建战略伙伴关系构想的一种推动与展望。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00多位专家与政界人士汇聚一堂,围绕“中欧交往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欧洲联合的经验及其借鉴”、“欧洲运行机制”等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对话。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此次中欧思想文化交流的内容,本文对论坛中的核心观点与热点话题择要而述。欧…  相似文献   

16.
<正>冷战后德国与中东欧的关系杨烨高歌主编2017年5月出版/98.00元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中欧地区,彼此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关系千丝万缕,层层交错。冷战后,在全球化潮流的裹挟下,地缘因素变得十分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也使得欧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对其邻国德国抱以更多外交和发展期许。本书从历史、地缘和文化角度对"中欧"做了追溯和分析,深入探讨了冷战后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1月 2 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和改革开放论坛共同举办了“2 0 0 2— 2 0 0 3年欧洲形势年会暨中欧论坛成立大会” ,在京的相关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以及新闻媒体的近 1 50名代表以及欧盟及其成员国驻华使节近 2 0人参加了会议。到会并发表演讲的中方嘉宾有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欧论坛理事长刘山等。他们指出 ,“冷战”结束以后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上升 ,中欧关系也在不断加强并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 ,中国的欧…  相似文献   

18.
时雨 《德国研究》2011,(1):64-77
1月4日德国联邦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德国出口下降19%,但对华出口却上升14.5%,增至98亿欧元。1月5日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转引德国《图片报》消息报道:德国麦德龙集团将于今年内在中国上海开设首家万得城(Media Markt)电器分店。1月6日德国《莱茵邮报》网站援引《华尔街日报》消息报道,中国在2009年头10个月内商品出口总额达到9570亿美元,超过德国的9170亿美元。1月7日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在接受《环球日报》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定义员工敬业度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影响敬业度的三类主要因素:组织因素、工作因素和个人因素,并由此出发剖析德国企业B集团在培育员工敬业度方面采取的模式,包括优化系统管理、推广创新项目以及环境造就的小镇文化等,认为这些均能助长员工敬业度。随后结合中国的具体环境,本文进一步展示B集团在华公司所采取的对应方案,从组织、工作和个人因素三方面揭示丰富多彩的员工福利、积极向上的职业发展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都能有助于企业有效提升员工敬业度,以期为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升员工敬业度提供可资借鉴与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郑轩 《中国政协》2020,(7):44-45
4月3日,武汉的东湖边,树木葱茏,一片欣欣向荣。从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已经过去了70天。这70天里,昔日的大武汉从九省通衢的热闹非凡,到按下暂停键的冷清安静,再到重拾浓浓的烟火气,交通、购物、复工复产……一切都在慢慢回归,生机跳跃在街头巷尾,活力激荡在荆楚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