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新营 《党史文苑》2013,(12):28-32
萧华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的开国上将,年仅39岁。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苏区,17岁的萧华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和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铸就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段非凡传奇。萧华在中央苏区的的成长进步.自然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苏区领导人的关心和提携。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红军四大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对萧华的成长进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苏振兰 《世纪风采》2014,(10):36-41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长瑞乡人,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元帅耳提面命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强军中,担任过三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主官。  相似文献   

3.
正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彬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  相似文献   

4.
政治委员制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政治工作制度之一,也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制度之一。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发展为政治委员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本文通过对这一复杂过程的阐述,探求了政治委员制度的本质,说明了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是在结合中国革命和红军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的。  相似文献   

5.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6.
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彬县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抗美援朝时,他历任第1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朝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唯一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的志愿军首长。当时,志愿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曾多次表示过,“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1938年1月上旬,接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抵达太行山抗日前线,开始和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搭档;1950年10月下旬,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辞别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赴京参加人民军队陆军大学(后称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至此,两位卓越的军事大家共同战斗了整整13年.他们率领的队伍一步步发展为著名的“刘邓大军”。期间.刘邓军政互补,“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  相似文献   

8.
正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1910年1月出生,是人民军队著名将领。红军时期,他历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兼团长等职,披坚执锐屡立战功;抗战时期,他历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  相似文献   

9.
肖伟俐 《党课》2011,(12):75-78
“靠的还是理想” 一本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李德生回忆录》,洋洋31万言,详尽记录了将军辉煌的人生。从一个无家可归的山村放牛娃,到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少将、上将;从一字不识的文盲,到党中央的副主席、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正>刘培善,1912年9月4日出生在湖南茶陵县枧田乡石壁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1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人民军队的优秀政治工作人员,历任营、团、支队、旅、纵队政治委员,兵团、大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参加过湘赣苏区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以及华东解放战争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11.
政治委员制度是我们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起来的科学制度。其历史沿革可以分以下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戴岳 《广东党史》2010,(7):51-53
<正>1930年,蒋、冯、阎混战于中原,江西红军在毛泽东政治委员、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革命根据地也进一步得到扩大。蒋介石对于人民军队和政权的发展,感到极端的仇恨和恐慌。当中原大战刚结束,即抽调10万人以上的兵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让这支武装力量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义无反顾地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因为有了人民军队而更加强大,人民军队因为有了党的绝对领导而更加先进有力。  相似文献   

14.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建军原则和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作为政治学范畴的概念,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实体的也是程序的,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在实体上,主要是规定由中国共产党独立、直接、全面领导人民军队;在制度上,主要是指由党章和宪法、国防法及政工条例等党、国家和军队法规所规定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关键在"绝对",是政治要求也是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帅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曾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误入敌营,却一心向往革命,努力挣脱枷锁。或在被俘后积极改造,或在战斗中毅然投诚,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汇入革命洪流,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淬炼成钢、砥柱中流,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谱上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原昆明军区政治委员、开国中将谭甫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回望他的人生传奇,我们能够追溯人民军队那段浴血荣光的艰难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军队院校的创建与发展。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毛泽东兼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任和政治委员,对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等问题均作出了具体规定。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明确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19日,是曾为人民解放军统帅的军委主席邓小平与世长辞14周年纪念日。5月8日,他麾下从人民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上将、曾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北京、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的李德生逝世。本文概述了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年代与和平岁月里,邓小平对李德生的教诲谆谆,李德生对邓小平的景仰之心,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革命业绩,赞颂统帅和将军之间的深厚感情和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8.
<正>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学院陆续设立了基本系、高级速成系、上级速成系、情报系、政治系、函授系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军兵种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时,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高瞻远瞩,又把眼光投向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战役指挥人才上。  相似文献   

19.
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是毛泽东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之设想付诸于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其重要意义体现为:第一次为解决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权奠定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造就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2,(11):27-31
笔者在撰文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军长时,有一位政治委员的名字让我非常感兴趣。他既是解放军第五十三军首任政治委员,又是解放军第五十五军首任政治委员。我脑海里曾冒出“难道是同名同姓”的疑问,觉得一个人不可能首任两个军的政治委员。但调阅档案资料后,发现原来确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半生光阴都在和起义部队打交道的将军王振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