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3月18日,台湾现任领导人陈水扁上台,主张“台独”的台湾民进党成为执政党,这对台湾政局、两岸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两年过去了,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以及围绕台湾问题的美国因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怎么看待当前的台湾政局?如何判断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  相似文献   

2.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台湾政局发展浅析仇开明台湾政局目李登辉上台以来,以“宪政改革”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对台湾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93年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既包含了台湾国民党内部及各政党之间错综复杂的分歧和斗争,也穿着...  相似文献   

4.
历史开了一个辛辣的玩笑:一年多前抱着“把台湾向上提升”的愿望而投票支持陈水扁的选民,在陈上台一年后却非但没有找着“向上提升”的感觉,反而痛苦地发现台湾在越来越快地“向下沉沦”。这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两岸关系非但没有走出紧张格局,反而有对抗不断升级的趋势;第二是陈水扁非但未能兑现其上台时许诺的“为台湾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近日,陈水扁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台会”发表讲话时,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气焰十分嚣张。陈水扁的讲话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不安,更受到全世界华人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陈水扁上台两年来,在其美国主子的支持下,就没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他绘声绘色地向台湾民众许诺了一个所谓“向上提升”的未来远景,郑重其事地表示他有“诚意”和“善意”改善两岸关系。现在,一年快过去了,台湾民众所看到的却是:在台湾,政局持续扰攘不安、经济形势急遽恶化、民众财富大幅缩水、失业率直线攀升;在两岸关系方面,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诚意”与“善意”停留在空洞的言辞上,而他的实际行动一直在维持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并制造新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鄢磊 《台声》2001,(5):20-20
日前,据有关调查显示, 68%的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不满意当前岛内经济环境,对于新当局各项主要经济决策不满意度都在 50%以上,其中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最令企业界失望,比例高达 73%。改善岛内投资环境和修改“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是台湾企业界最强烈的呼声。   事实上,台湾 90%以上的成年人都是股民。原来就有不少台湾股民经由香港投资大陆股市。特别是去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不景气,两岸关系紧张,民众信心日益丧失,台湾股市连连下跌。虽然台湾当局动用“国安基金”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护盘,但仍无…  相似文献   

8.
在李登辉的操办下,“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挂牌露脸了。“台联”成立之前其操盘手黄主文曾将之打扮成“清流”、“本土”、“爱台湾”的化身,打出了“稳定政局,巩固民主,振兴经济,壮大台湾”的口号;连日来,李登辉更是“拼了老命”,四处为“台联”抬轿造势,并称要借由“台联”的力量,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台湾政局发生剧变、“台独”势力日趋猖獗的背景下,台湾当局大力推进台军的“本土化”,使台军军官的省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政治理念呈现新的转换。台军发展的这一新动向,是台湾政局持续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必将对岛内政治局势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可谓风波不断。从八掌溪事件到核四风波,从“罢免案”到“释宪案”,加之“绯闻案”、“尹清枫案”等穿插其间,整个台湾政局已被搅得动荡不安。其中最具杀伤力的,要数核四风波案,这枚在去年10月引爆的“超级政治核弹”,至今仍在岛内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核四”争议由来已久 电力不足一直是台湾产业发展挥之不去的梦魇。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于70年代相继兴建了3座核能发电厂,核能发电一度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并驾齐驱,占台湾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80年代初,台湾当局又提出兴建第四座核能发电厂,…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台声》2006,(7):12-12
陈水扁执政六年,始终以“台独意识”挂帅,全面推行“渐进式台独”,并通过“宪改”加紧推进“法理台独”,在“台独”路上飙车,其结果是,六年来台湾政局动荡,经济停滞,民生困苦,两岸关系波折起伏。2000年,陈水扁刚上台时,他还不敢露骨地兜售“台独”理念,尚须“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上台伊始,陈水扁提出了所谓的“四不一没有”政策。2001年8月,经发会达成共识,建议政府对台商赴大陆投资改采“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换句话说,李登辉时期的“戒急用忍”政策将被放弃。2002年5月,陈水扁在金门发表谈话,说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而“小三…  相似文献   

12.
肖剑 《两岸关系》2001,(3):14-16
吕秀莲是“台独”急先锋,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她成为“副总统”。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领头闹“台独”,九十年代,她又跑到日本发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大幸,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等厥词,上台后并在台湾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遭到海内外中国人的一致谴责。 新世纪伊始,惯讲“台独”惊人之语的吕秀莲又在台湾民众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折射出了台湾某些政客令人忍俊不禁荒唐可笑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5月18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其上台一年前夕,发表一篇电视讲话。他的这篇讲话,违背了台湾同胞的意愿,不但没有提出任何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张,通篇回避一个中国,而且公然鼓吹他曾一再表示台湾“一定有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相似文献   

14.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伊始,便提出了“决战境外”的口号,以为其发展军备寻找借口和依据。在其上台后的一年时间里,台湾军备发展的速度和技术档次可谓前所未有。 土洋结合,规模空前——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台军依靠两条腿走路,以土洋结合的形式加快台湾军备的发展。在“土”发展方面,台湾为增强其空军的攻击能力,将“雄风”Ⅱ型导弹挂在自造的“经国”号战斗机上,加速研制“雄风”Ⅲ型导弹,使  相似文献   

15.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演了一连串“台独”分裂的闹剧。这场闹剧在8月3日达到了高潮。陈水扁通过电视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抛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是陈水扁上台两年来首次正式、公开、明确地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陈水扁终于撕下了“四不一没有”的面纱,露出了“台独”分裂的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持续40年之久的“动员戡乱时期”。这是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岛内外政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举措正受到岛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笔者在此就“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的原因、影响等谈点粗浅看法。“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1946年6月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继续推行一党独裁专制统治,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美国为了确保其在华利益,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给国民党政府以大力的支持和援助。我军经过一年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相似文献   

17.
台湾民进党当局上台不到3个月,围绕续建或停建“核四“问题,曾在岛内吵得沸沸扬扬。今年10月3日,“行政院长“唐飞因反对停建“核四“而下台,10月27日陈水扁、张俊雄又因突然宣布停建“核四“而面临被罢免、被弹劾的局面。岛内政局动荡,股市严重下挫,经济形势不妙,人心日益浮动。“核四“到底是怎  相似文献   

18.
贾超为 《两岸关系》2004,(11):18-19
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的“双十节”讲话,其“台独”言论已在一定程度上靠近了大陆的“底线”。因此,大陆很多媒体在评价这一讲话时,多使用了“恶毒”、“用心险恶”这些不同寻常的激烈词,足见事态的严重性。 首次以正式讲话的方式宣告“领土范围”的变更,变相宣告了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上台以后,在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千方百计地弱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情结”,这是台湾当局推动“渐进式台独”的一个重要步骤,已对和平统一构成重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陈水扁上台快满四年了,岛内许多人传称他“善变、善辩、善骗”,意思是行骗“不计成本、言而无信”。以下是其“十大”行骗言论: (一)“有梦最美,希望相随”。2000年台湾“总统”竞选时陈水扁提出“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竞选口号,然陈的“总统”梦终于成真,但台湾人民的希望之梦,却因陈的无知、无能、无责任心而落空。扁政任期就快结束了,当今台湾仍然政争不息,比政党轮替前还乱;经济低迷,比政党轮替前还不景气;两岸关系,比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