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内涵的研究包括作品思路、形神一体化思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思路三种类型,这些思路存在着法学化不足、本土化不足和作品化不足三个误区,建议将1982《示范法》和2012年WIPO--IGC《保护传统文化表达形式条款草案》与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学结合起来,把民俗学成果法学化、域外资源本土化和中国化,并坚持作品思路,合理确定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为建构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对充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公诉案件中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目前仍没有确立。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有效做法,建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的专项基金,在公诉案件中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杜巧阁 《理论月刊》2010,(4):99-102
受法律保护的作品范围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开放体系,虽然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但其作品的属性是不可否认的。文章以与理论界存在的法律文件不应该使用书名号的观点进行商榷为逻辑起点,回顾了受著作权制度保护的作品种类的动态发展历程,探讨了法律意义上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呼吁立法部门和理论界重视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全称或简称时普遍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利权保护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利用专利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很多的障碍,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也难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权保护的技术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临时破产管理人的架构分析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现琴 《湖湘论坛》2005,18(3):55-56
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是实行破产受理开始主义的国家,为了防止破产财产的流失,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创设的一种制度。在我国现行破产立法的框架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建立临时破产管理人制度,以填补现行破产程序制度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张静 《人权》2011,(1):47-49
当今社会,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孤、老、病、残、幼、贫、困等组成的弱势群体。因此,弱势群体的存在与社会制度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特定社会或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运行方式直接关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相似文献   

7.
曾荇 《求索》2007,(10):102-103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渊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如何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新模式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与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都是继受德国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我国大陆由于立法进程晚于台湾地区,得以未经过判例的发展而直接引入缔约过失责任的概括性规定,从而避免了不能全面保护缔约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流弊。我国大陆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仍然存在缺陷,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将其置于合同法之中加以规定,或者借助我国侵权行为法立法之机,将缔约过失责任所担负的功能纳入侵权行为法的规范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9.
文强  朱惠 《人大论坛》2009,(7):28-29
我国现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左右,我国有2.6亿的涉残家庭,其家庭收入不到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国社会目前对残疾人无论在制度或观念上,都未完全从以往孤立和隔离残疾人的做法中转变过来,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法是技术的产物,发明、复制原创作品的技术导致著作权的产生.著作权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在著作权法方面产生了这样一种可能,即著作权人直接和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交流和交易,出版商的地位被削弱甚至消失,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自行实施复制作品行为,直接向作者取得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认为,对读者或作品的使用者直接向作者取得作品,属于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文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概念存在着瑕疵,鉴于依靠制定法规范来调整因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著作权问题所面临的困难,我国在现阶段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应以技术措施保护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从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看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巴黎公约>首次引入驰名商标的概念后,对驰名商标进行特殊法律保护已成为世界立法之趋势,其中之一就是商标的反淡化理论.我国新商标法吸收了商标反淡化内容,本文从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来分析商标的反淡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内容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笔书法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前,随着国家对发展文化事业的不断重视,中华文化也在不断的复兴和崛起,并一天天的走向国际化。因此,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保护和交流,我国近些年对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做了多次修订。可见,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旨在结合毛笔书法的艺术特性和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著作权保护的理论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就我国而言,刑事司法领域依然是惩罚犯罪占主导地位,个人人权的保障相对较弱。就审前羁押来说,现阶段的审前羁押有普遍化、超期化的特点,取保候审制度未发挥其应有作用。而香港地区历来具有普通法系的特点,注重人权保障,香港地区的保释制度便是最好例证。"一国两制"下,有必要对香港地区保释制度和大陆的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明确个中利弊,从而利于构建符合我国实践的审前释放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A market economy requires the individual rights of citizens be protected, and that the exercising of those rights be regulated, whose realization depends on the leg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On the one hand, individual rights must be protected by law On the other hand, a law-based society needs to be built so the boundaries of individual rights are clear, the exercising of those rights are regulated, conflicts between rights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the courts, and the personal infringement of others' rights and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is prohibited by law During the 40 years of China's ref 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the promotion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mainly lie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ule of law plays in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has been clarified; second, the four steps of the rule of law(scientific legislation, strict law enforcement, judicial justice and observance of the law by all Chinese citizen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o safeguard human rights fully and effectively; third, the Chinese human rights system under the rule of law has gradually been aligned with international norms.  相似文献   

15.
刘武俊 《中国发展》2008,8(2):23-35
仲裁制度一直是中国法学界边缘化的研究课题,尽管也有一些或系统或零散的著述,但大都从纯理论的角度研究,很少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成果。该文在作者深入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仲裁机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仲裁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尤其是逐一剖析了地方仲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仲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对电子游戏画面保护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许多电子游戏画面由于自身具备独创性可以构成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因而可以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在对涉案电子游戏画面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判定时,运用"摘要层次法"并不妥当,则可以借鉴计算机软件侵权判定中的"抽象—过滤—比较"的方法将电子游戏画面中的表达提取出来并一一比对,从而做出是否侵权的认定。  相似文献   

17.
现代英国法治理论的经典表述--戴雪的法治观及现代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5年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在他发表的<英宪精义>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法治"的含义.强调了法治原则.认为法治有三种含义.其强调的法治为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救济和人人平等守法,并主张贬抑日益扩张的行政权.他的法律哲学理念基本上是洛克式的.他的法治主张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至50年代英国宪法学家对戴雪的法治提出质询和批判,但20世纪英国法治理论是对戴雪法治观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的,后人只能是批判、修补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德 《思想战线》2003,29(6):35-42
伊斯兰法作为一种外来的法律制度,具有充分的文化属性,它在中国境内的发生、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律本土化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实现的。它是回族在信仰伊斯兰教过程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内容的伊斯兰教法运用“公议”和“类比”推导出来的法律论断,固化为本民族的生活制度(即习惯)后,通过民间宗教权威予以保障,所形成的一整套内控性的生活秩序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规范行政机关的执行行为的法律规范之一——《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出台,现在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一部法律的颁布或执行,而是在我国行政法制化的一个推进剂。尽管这部法律还在讨论之中,但基于保护人权与加入WTO的需要,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出台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刑事附带搜查,是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