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廉.福克纳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等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南方没落王朝的女性形象,通过追忆她们的不同命运,福克纳揭示了导致她们人生悲剧的家庭和社会根源,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理解,向她们献上了心中的玫瑰。  相似文献   

2.
《一支给埃米莉的玫瑰》是从威廉·福克纳最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而女主人公埃米莉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南方女性形象。本文从时代背景,教育制度和作者心理三个方面探讨作者对这类形象的创作缘由。  相似文献   

3.
南方谈话为政治体制改革留下了宝贵历史财富。在新时期,我们要继续领会和吸取南方谈话精神,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对莎士比亚的名剧之一《麦克白》的评述,都把麦克白当成了悲剧主角。其实,此剧至少还存在另外一个同等让人感慨的悲剧主角,即无名无姓的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夫人的悲剧,并不是如传统所认为的那样,是由她个人的野心以及她渴望成为一个男人所引起的。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根源在于她的性别角色:妻子。她的所谓的“野心”和覆灭都归结于一个字:爱,即由对丈夫的爱走向爱的失落。一直被千夫所指的麦克白夫人,实际上是男权文化的牺牲品,是男人权利斗争的血腥历史中的一个替罪羊。  相似文献   

5.
杰弗逊镇是一个规训社会的缩影,权力关系渗透到政府、法律、宗教、家族等等社会机体中,后者运用各自的话语对违背规范和越界的"他者"予以规训和惩罚。爱米丽所住的大宅也是对她进行禁闭和驯化的规训力量,然而"规训社会"并非"驯服的社会",反抗和权力是"共生的,同时存在的"。爱米丽做出种种努力反抗来自外界的规训力量,但她已经内化了父权制社会的主流思想,最终还是没有逃出自我监管的魔咒。不过,在发现无法逃脱人们对她"末代贵族代表"的定位后,爱米丽也借助父辈的独白型权威话语消解了新时代的权力话语对她的规训,为自己谋得一个小小的尽管是封闭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女性生存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悲剧与现代性的联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对悲剧的阐释是理解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之一。美国的现代性实质上是一个悲剧过程,处于南方社会转型时期的福克纳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悲剧性的理想主义人物形象,他们自视为英雄,旧制度的维护者与正义的捍卫者。本文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悲剧的理论框架内探讨昆丁与贺拉斯这两个理想主义人物形象,以期从人物塑造方面深化对南方社会现代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南方谈话”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宣言。  相似文献   

8.
韩晓丽  刘伟 《工会论坛》2010,(6):152-15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乐观者的女儿》来透视出现代南方上层社会的贵族阶级对于南方历史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拨乱反正中正式启动,邓小平党建理论初步形成。1992年春“,南方谈话”成为邓小平党建理论走向成熟的历史契机。一方面,南方谈话对党的思想建设作了理论总结和升华,邓小平党建理论得到重大发展。另一方面,“南方谈话”为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系统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邓小平党建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几十年来,这篇小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并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富有想像力的解读.拉康和他早期的"镜像理论"提供了另一种欣赏和解读的角度.小说女主人公爱米丽对于自我意识的实现进行了不懈的、绝望的努力.然而她越是挣扎着要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实现真正的自我,就越是陷入无助的泥潭,陷入命运的陷阱,无法自拔,因为人根本无法真正认识自我,识别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