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静气     
正李丹崖在第4期的《讲述》上撰文指出:一朵花,开在深夜,幽长的一束光照见它,它视而不见,意韵悠悠地开着,这样的花朵有静气。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打扰不了他,别的诱惑都迷乱不了他,这样的人也有静气。齐白石老先生在其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成一位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齐白石的话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在雍正皇帝编著的《悦心集》里,有一则《尧舜至今尚  相似文献   

2.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春天的故事》那感人肺腑的歌词、亲切舒缓的旋律,既表现出邓小平的个人魅力,更再现了当年“南方谈话”前后中国改革的大背景,响彻中华大地。一时间,《春天的故事》有“第二《东方红》”之誉。  相似文献   

3.
正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很多人都知道《春天的故事》这首歌。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春天的故事》原来是一首诗,1993年1月7日发表在《深圳特区报》副刊"罗湖桥",作者是蒋开儒。  相似文献   

4.
将军的脚步     
不要让返乡的脚步惊动那些往事,不要。 在那密密的林子下面,埋藏着八十年的故事, 故事里有你有我,有火光有血流…… 如今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相似文献   

5.
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道:“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这首曾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把我们又带回到了20年前那...  相似文献   

6.
<正>《宋史·寇准传》里有一个故事,人称"寇老西儿"的寇准在仕途上,一步步高升,官至宰相。他执掌相府之初,生活上还是很奢侈的,经常在相府里宴请他的诗友,招待志趣相投的各级官员,吃吃喝喝、笼络人脉。酒余茶后,经常让一些歌女唱歌排忧解闷。为此,他在相府里命人专门搭了一个楼台,为歌女唱歌所用。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革命的岁月里,千百万工农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成为无畏的战士、共产党员和优秀的指挥员,用对党对人民生死不渝的忠贞和百折不挠的坚毅,谱写着人生多彩的传奇。放牛娃出身的老游击队员张振福就是这样的一位。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主持出版闽粤赣边区故事丛书《血沃杜鹃红》的同时,也拿起举轻若重的笔,撰写自己的战斗历程,先后出版了《巍巍乌山战士情》、《忆三明》两部回忆录。今春伊始,他的另一部新著《龙江激浪》又在漳州举行首发式,成就了放牛娃的三部曲,记叙了自己1939年参加革命以来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读之让人震撼和振奋,仿佛他当年战斗的身影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李泉 《先锋队》2010,(12):29-2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找木材准备打家具,可在木料堆里翻来找去,就是不满意。不是这根太弯就是那根太细,不是这根有裂缝就是那根有树结……一位老者见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只要有‘直木匠’,就不怕‘弯木头”’。听了老者的话,年轻人半信半疑,请了一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结果,款式新颖别致的家具让他大吃一惊:弯一点的木材做成了弓形椅背,有树结的木料做成了桌椅的腿,连那些三四寸长的小木料都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9.
重上高坡     
潘年英 《当代贵州》2008,(16):53-53
一个成天背着相机,头戴草帽,穿一双解放鞋,长年奔走在贵州的高山深谷里,出版了《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长裙苗短裙苗》等20余部著作的人;一个出生在贵州天柱农村的侗族青年;一位从事文学与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和大学新闻传播教学的教授—他就是潘年英,一个从贵州走出去的知名作家、文化人类学者。他的足迹几乎遍及黔中大地的每个角落。而无论在哪个寨子,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被那些美丽的村寨和各种传奇故事所震撼……  相似文献   

10.
“带着多少年心中的等待,目光穿越了时空投向远方……巨龙腾飞,升起新的希望……”就像歌中他写的那样,20载的努力和等待成了现实。新年伊始,他的歌曲作品《奥林匹克实现梦想》《军垦人的故事》在由农八师石河子市宣传部、文体委、广电局、文联等部门共同举办的迎新春歌唱石河子《天富名城》杯新作品音乐会上为他捧回了银奖和优秀奖,他就是石河子总场电视录转台记者孙卫东——一位默默耕耘的业余音乐爱好者。  相似文献   

11.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一句歌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描绘的情景.其实并没有真实地发生过.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力主建立的.但他却不曾在地图上画圈。  相似文献   

12.
王作东 《党史纵横》2014,(2):44-45,48
正何其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成就的诗人。1934年,他出版了著名散文集《画梦录》。这本散文集,在1936年被《大公报》授予"文艺奖金"。由朱自清、沈从文、朱光潜、叶圣陶、巴金、林徽因等组成的裁判委员会对其评价是:"《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渊的情趣。"1938年,何其芳与诗人卞之琳、小说家沙汀一起奔赴延安。在那里,他诗风文风大变,写出了《我歌唱延安》《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作品。期间,他曾随部队到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7,(12)
正文学应成为时代先声。何建明多年坚持深入生活,积极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一个有见识有思想的报告文学作家。在浙江安吉余村采访时,他注意到这里"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农民们的生态意识特别强。在村民的故事里,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时代性的信息,那就是,绿水青山正在养育着创造着一个新的时代。于是,他在作品中大声呼喊: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中国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可以说,《那山,那水》是一部率  相似文献   

14.
在峰峦叠嶂的鄂南山区一所农村职业中学里,有一位乡村教师,他叫王天才。这位普普通通的职中教师,在科教兴农的道路上勤奋攀登,默默耕耘。 (一) 在崇阳县的农户中,经常有人争着传阅一份《农友》小报,这就是王天才开展科教兴农的汗水结晶。那是王天才调到职中之初,当他看到当地农村信息闭塞,缺乏起码的科技知识,就萌发了办一份小报来向全镇村庄传递农业知识和科技信息的念头。  相似文献   

15.
徐天龙何许人也?他是山东的一位普通农民。2003年春天,为了讨要工钱,在无望的情况下,他点火自焚。由于抢救及时,他没有死去,但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事曾在《经济导报》上有详细报道,2003年3月19日,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他们总是泪流满面?》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旷天良也是一位民工,确切的说他是一位工头。为了讨要工钱,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党课"时,讲好党员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每一位讲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讲课者应该潜心研究,抓住规律,深耕细作。善于讲真实存在的党员和党员故事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中写道:“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讲故事基于事实。  相似文献   

17.
从“纣王象牙筷子”说起……山东孟韬《韩非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纣王让人用名贵的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丞相箕子知道后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说:"用了象牙筷子,就不会再用陶土碗碟来盛菜饭,必须用玉杯五盆才相称;用了王盆和王杯,也就不能再盛那些粗菜粗饭了,...  相似文献   

18.
春天的故事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首《春天的故事》奏响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豪迈赞歌,唱出了中华儿女改革开放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成为时代经典,让人们开始关注藏族音乐。随后,越来越多的藏族歌手走进人们的视野。容中尔甲的一曲《神奇的九寨》激起了世人对九寨沟的向往;亚东的《向往神鹰》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如今,在川西那片雪域高原上,走出了一群年轻的藏族歌手,他们用歌声讲述故事,以文化搭建桥梁,将藏族人民的真善美用歌声传达给世人,虔诚呵护着民族文化之根。故乡的云会唱歌  相似文献   

20.
梅兴无 《党史博采》2020,(2):37-39,44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办40周年。回眸当年,有如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邓小平画了这个“圈”之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身体力行,多次到深圳视察,不遗余力地支持特区建设,为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