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硕鼠”猛于虎 近年来,建筑领域经济犯罪十分猖獗,由此带出的工程质量问题相当突出。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有20%的工程没有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质量合格标准,每年的基本建设资金因质量问题出现大量损失,仅因房屋渗漏一项耗费的维修费就高达12亿元以上。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物倒塌事故造成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均达到1000万元左右,相当于1998年所增发的国债数量),及由此酿成的无辜群众丧生、受伤的悲剧,更是触目惊心。 ——1997年元月完成主体工程的广东省东源县蓝口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最近说,我国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财政赤字规模及国债余额总量看,我国增发适量国债仍存在一定空间,不存在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也不会引发政府债务危机。 项怀诚说,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态势是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需求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国决定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其投向包括:增加前两年国债资金已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使其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采用贴息方式,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西…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充分利用国家增发1000亿国债用于基建投资以启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时机,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健全财政职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  相似文献   

4.
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出口下降,内需不足,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面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内需。1999年,为了巩固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1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并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2000年,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5…  相似文献   

5.
昝胜锋  刘伟玲 《奋斗》2003,(10):39-40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投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用增发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需求。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一项刺激内需的应急措施而推出的。至2002年,累计发行国债6600亿元。5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规模的投资建成了很多大工程,增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确定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有44亿元教育投入,重点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此次投入的重点是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国家将投入30亿元用于新建或改建项目学校1600多所。增加校舍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并购置2亿元的生活设施。资金完成后可新增寄宿生40多万人。  相似文献   

7.
数字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以来最大的一起挪用公款案,给国家造成1435万元的经济损失,财政厅干部于丽洁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生。●今年区内高校秋季招生计划确定:招生规模为4.6万人,较上年增加14.7%,区外高校招生计划正在汇总中。●4月7日,北京市和我区有关方面在西安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将投资38.7亿元人民币,合作建设内蒙古海勃湾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从今年起,我区将每年筹集2500万元的资金,用于救助那些因贫困而导致失学的农村或牧区的中小学生。●今年国家将向我区投入资金30亿元,用于我区生态…  相似文献   

8.
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直接、快速、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去年发行1000亿元国债资金,发挥了明显的效益。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去年底,拨付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国债专项资金为633亿元,银行配套资金607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050亿元。说明1元国债资金的使用带动了2.62元资金的投入。这20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约1.5个百分点,对于顺利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去年财政部门还大幅度增加了社会保障、救灾等重点支出,为支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9.
来自建设部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物倒塌事故造成的浪费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工程实施中因腐败而流失的国家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去年,正当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抗御百年未遇的洪魔肆虐的危急关头,江西九江防洪大堤决口。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在溃...  相似文献   

10.
“九五”以来,格尔木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2.13亿元,比1997年的10.15亿元增长118%;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6.17亿元,比1997年的12.56亿元增长108.4%;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财政政策西部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重点工程“涩——宁——兰”输气管线、青钾100万吨项目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6,(8):59-59
石敬涛在7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出炉,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其中来自传统的煤、电、袖、运行业的“十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倍。在行业垄断下,谁拥有垄断权,谁掌握了垄断资源,谁的工资福利就高、待遇就好,这已是工资分配秩序的一个“潜规则”。公众有理由质问:垄断行业工资凭啥高出全国平均工资的3到4倍?因为这种“盛宴”的“埋单者”是以国家政策和行政力量为主导的,而不是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收入分配秩序。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11115.4亿元的庞大体量,却只创造了143.9亿元的利润,人均利润只有1.1万元/人。这种“低效率”与“高工资”、“高福利”不匹配,更是为人所诟病。在当前中央政府启动分配改革大幕的时候,这份“豪门盛宴”清单的出台是及时的。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廉政瞭望》2006,(4):29-29
投入数千亿元建设新农村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程刚报道,国家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1亿元。  相似文献   

13.
董平 《党建文汇》2002,(12):9-9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丛明指出,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具备实行减税的条件,因此今年既不宜采取减税,也不适宜采取增税政策。据丛明提供的数据,2002年,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但中央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098亿元。除了弥补1500亿元建设国债的缺口和偿还685亿元国债利息缺121外,仍有900亿元的赤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项决定对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规范证券市场行为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沪深两市已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数达2900亿股,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约 1900亿股,占近68%,可流通股本1000亿股,占32%。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制度安排不合理,导致市场分隔,从而造成股市过度…  相似文献   

15.
2.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等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 3.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银行配套安排1000亿元贷款,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国家、省、州共投入资金3.387亿元,开展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及产业扶贫等工作;2008年至2012年,中央和四川省预算安排投资11.3亿元,支持阿坝州大骨节病区易地搬迁易地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00年,全省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回升基础进一步巩固,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回升趋势初步确立。形势:初现转折曙光  1998年开始,为遏制经济下滑,我省贯彻执行国家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利用增发国债的机遇,加大投资,经济在投资的强力拉动下,有所好转。1999年下半年又出台了以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假日消费、取消消费限制等一系列政策,消费市场明显拉动,加上国际形势特别是亚洲经济形势好转,经济出现了较明显的回升迹象。2000年回升的趋势更加明显,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691.88亿元,增长9.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汇     
日前在“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1998—2002年国债建设成果图片展”获悉,1998—2002年,国家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国债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 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介绍,国家发行的6600亿元国债,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集中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9.
·廉政动态·     
《党的建设》2014,(5):32-34
今年中央“三公”经费预算71.51亿元,较去年预算降10.3%中央带头过“紧日子”财政部近日公开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2014年中央本级“i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这一数据与去年执行数略有下降,比去年年初预算减少8.18亿元.下降10.3%。  相似文献   

20.
博览     
《正气》2001,(5)
腐败损失知多少每年一万亿小海 摘自《南方周末》  腐败究竟使一个国家遭受多少损失 ?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在 2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主要类型的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 9875亿元— 12570亿元之间,占全国 GDP总量的 13. 2%— 16. 8%。  由于腐败活动十分隐蔽,难以获取准确的资料和信息,对腐败损失作出精确估计是很困难的,那么这些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  胡鞍钢说主要用了三种方法:一是根据寻租理论对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各类租金进行估计;二是官方统计公布的腐败事件引起的损失;三是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