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临战指挥、临战心理、临战战术、临战处置,还应该包括临战保障等。但目前对于临战保障的研究,往往只涉及物质保障和警力保障,而对于警察临战中所运用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规则,甚至习惯等,还没有从“制度保障”的层面来认识。本文以处置突发性事件为例,用规范分析阐述了警察临战制度的内涵,用动态分析说明了警察临战制度的演进过程,用实证分析论述了要建立怎样的临战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最小作战单元的临战协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警察临战协同是高难度的指挥协调艺术。在情况多变、对抗激烈、矛盾层出的临战协同中,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很简单,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很复杂。只有熟练把握临战协同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协同的内容及要求,灵活运用各类协同方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临战处置中形成合力,将战斗优势转化为战斗胜势。  相似文献   

3.
创建“警察临战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创建警察临战学是警务实践、公安队伍建设、公安学理论繁荣的需要。警察临战,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那些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的各类案(事)件的临场战斗和紧急处置;警察临战学的研究对象是警察临战处置活动及其规律性;警察临战学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警察临战学的理论体系应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史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临战武力是警察依法使用武力手段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过程。国家法律赋予警察使用武力控制手段的权利,用于控制、制止犯罪行为。只有不断加强警察临战武力控制能力培训,提高警察临战武力控制的能力,才能保卫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警察临战指挥必须讲求效率;超优化决策理论是构建警察临战指挥效率的理论基础;提高警察临战指挥效率的措施包括降低成本耗费和实现临战指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地震中的抢险救灾对警察而言,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更是法律上的义务。《人民警察法》要求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活动。警察参与抗震救灾等活动不仅仅是我国法律的规定,很多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要求。抗震救灾中的直接警察临战主体,除了灾区地方警察外,主要是武警部队和一些特殊警种。地方警察在抗震救灾中的间接警务临战处置行为包括对趁火打劫行为的处置、对诈骗行为的处置和对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处置。  相似文献   

7.
高效率的警察临战,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法律保障是警察临战的坚实后盾。现行的法律保障体系存在诸多立法缺陷和执法不力等问题,需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警察临战中也容易产生错觉,警察临战错觉主要是临战理解错觉。错觉阻碍临战警察对临战刺激的正确观察、判断,导致观察、判断失误,从而降低临战效率,甚至临战失败。同时,临战警察还可以创造条件,给犯罪嫌疑人造成错觉,隐蔽自己、麻痹敌人,暴露敌人,为临战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警察临战行政管理出发,借助对警察临战行政权的剖析,揭示了警察临战行政法规的渊源和构建线索,即临战前的行政立法、临战中的行政程序和临战后的行政救济。  相似文献   

10.
论战斗状态警察战术心理战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海  王勇 《公安教育》2006,(10):31-34
警察战术心理战,是指在战术范畴内指导和进行警察执法活动中运用有效的攻心方法和指挥艺术,以达到积极影响执法对象心理活动过程的作战方式。警察战术心理战在组织方式上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战斗状态下,为达到预期战术目的而组织的心理战;另一种是非战斗状态下,为达到战术目的而组织的心理战。战斗状态战术心理战是指已发生武力冲突或可能发生武力冲突并为防止发生武力冲突已进行战斗准备条件下,为达到战术目的而进行的心理战。由于战斗状态战术心理战的适用范畴、适用条件、适用环境、作用时限的要求等不同于非战斗状态战术心理战,所…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公安行政执法中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屡遭侵害的现象,提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途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加强公安机关自身建设;加强有关警察权益的立法保护;努力改善全社会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三是灵活运用党的基本刑事政策,深挖犯罪,扩大战果。在整个摧毁刘涌犯罪集团的过程中,沈阳市公安局一方面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不使其抓住任何口实;另一方面,更注意运用强大的政策攻心战术和强有力的证据,攻破其主要成员的心理防线。刘涌及其犯罪集团主要成员归案后,办案人员针对他们不同时期的对抗、侥幸、畏惧、绝望等犯罪心理,及时调整战术,讲求案审的策略和方法,使他们逐步放弃了对“保护伞”的幻想和“哥们儿义气”的信条,交代了犯罪事实。刘涌刚归案时,也曾一度抗拒交代,但在公安机关强大的政策攻心和适时举证面前,他也不得不交…  相似文献   

13.
战场环境条件诸因素,主要是指构成战场时空,以及足以影响战斗进程及结局的地形、时间、气象、民众等环境条件因素。战场的环境条件诸因素如何,对作战的利弊如何,如何趋利避害,是作战指导者必须考虑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作战胜败结果的关键问题。在警察合同战斗中应积极地研究与适应战场环境,强化战场环境的适应性训练,提高战斗力水平,采取符合法律,符合作战环境和警察合同战斗任务要求的战术方法,引导我们不断地取得合同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安司法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公安警察执法的理念和制度需要变革和更新。对韩非执法思想的探讨和借鉴研究,有利于我国当代公安警察执法的完善,从而切实和充分地保障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韩非的唯法律独尊、执法公平性、执法严厉性等执法思想,是他的"一本于法"基本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克服和减少当前我国警察执法的相关问题和负效应。借鉴和吸收韩非执法思想的有益经验和合理内核,通过完善公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警察执法环境,树立现代警察执法理念,构建完备的警察执法程序,有利于规范我国当代的警察执法。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执法越公正 ,其道德价值越大 ,反之越小 ;若不公正 ,则是负价值。道德 ,内在于公正执法 ;公正执法的过程即德化之过程 ;要确保公正执法 ,必须以德治警。  相似文献   

16.
德国警察临战教育培训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将警察临战教育培训作为提高警察素质与增强警察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德国警察教育自成体系,临战教育培训独具特色,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民警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广大公安民警必须要作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的模范。民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公安战斗力的强弱,影响到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因而,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政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谋略的“种概念”,警察临战谋略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针对对抗法律和警察执业的人和事,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进行的方法策略性思维谋划活动,同样具有强烈对抗性、客观制约性、确定针对性、相对内隐性、高度技巧性、适当迷惑性、严格保密性等七种内在属性。强化警察临战谋略训练,将有利于增进警察组织内部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现实战斗力,有利于强化民警执法应变能力。在大练兵活动中,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应将临战谋略训练列为必训科目,进一步钻研谋略理论,切实注重施计用谋的实战锻炼,努力创新和发展谋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三)加速德治工程建设,时不我待。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就是以普遍化的、自觉化的道德杠杆调节国家的、社会的、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德治国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大步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以利润的追求为动力,还应当是道德经济,受到道德杠杆的自觉调节,把国家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