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时代社会变革的阐述 ,认为要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必须借助于强有力的法律予以保障 ,这就涉及到变革与传统“非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行法律的问题。这一变革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以法律生态化的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进行深刻的反思 ,以崭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价值取向、法律重心、法律救济、立法倾向等予以取代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因其特殊性,现阶段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困境。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系由过时的政府治理模式导致,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进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首先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以系统思维代替传统线性思维,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系统思维是可持续发展最佳思维方式,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解决复杂问题的最有效、最客观、最严谨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给可持续发展理论重要启示,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法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当前的经济危机背景下,应当对宏观调控的历史演变、调控目标的法律保障、调控的法律责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有效对地应对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局势的动荡,国内通胀压力的攀升,使宏观调控措施成为救火员,各种经济措施组合上阵,宏观调控似乎成为全球各国唯一信赖的工具,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相关研究却不尽如人意。作为规范宏观调控行为之法,如何使宏观调控实现程序化,最终走向法治,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目标是宏观调控法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日益彰显,宏观调控法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鲜有对宏观调控程序的研究。宏观调控程序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宏观调控过程中调控主体和受控主体必须遵守或履行法定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就是宏观调控程序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并且得以实施。我们有必要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参与宏观调控的各方主体对宏观调控价值的追求,以正义的程序理念为指向,充分体现程序民主,建立起完善的宏观调控程序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人类的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两次大的革命变革一次是历史唯物论的诞生,正确解决和说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与精神生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完成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一次重大革命变革.第二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通过揭示社会发展与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可持续发展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新丰碑.  相似文献   

8.
市场是两种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之一,当今多数国家都以市场为主要配置方式。然而由于市场的内在缺陷,使用单一的市场手段完成资源分配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市场失灵的困境。通常认为,市场失灵需要国家的引导和调节加以克服,经济法是重要的调节手段,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的两个子部门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宏观调控法的构成及其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机制,说明宏观调控法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不可缺少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枯竭导致人类的危机感,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实现资源税生态化势在必行。将资源税纳税环节前移至资源开采或使用阶段,采取扩大税率范围、发挥企业市场微观主体作用、在单位税额设计纳入环境成本等措施,是对环境末端治理战略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视角来审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关注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基本思维方式。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传统价值视野片面强调人类的主导作用,使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失衡,严重阻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世纪,人类应以多维价值视野重新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平等和谐地发展,从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断加强,但无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应忘掉,政府应依法行政,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应依法进行,甚至应将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纳入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经济法与人权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和WTO规则的关系的分析 ,论证了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正当性 ;通过经济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比较分析 ,阐述了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特有性。同时 ,文章还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发展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基本原则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情势,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确定为:适度干预原则、生态本位原则、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北区域开发主要依托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只注重经济和政治效果的传统资源指向型开发模式,造成了西北地区森林、草原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环境趋于恶化等严重后果。本文在对西北区域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北目前特殊的区情,提出西北地区应转换开发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底包含怎样的内涵呢 ?这个问题在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 ;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的范畴到底包括那些 ,这个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科学界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结合当前法理学和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以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立法及其实施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经济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依靠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铺摊子"、上项目,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维系经济增长,不但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支撑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会越来越多。这种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资源的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的,必然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事侦查部门要有效遏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打防互动互赢格局的建立,突出群众安全感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创新严打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侦查破案的效能,强化侦查民警人力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理所当然地适用于教育和警察教育。我们当前的警察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方面不符合警察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合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