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了三年台湾文化局长的著名文人龙应台,在卸任后以文化人的独特眼光谈到对权力的看法,写了一篇题为《当权力在手》的妙文,其中颇多鞭辟入里之论,她说:“‘吏’治的清明与否,其实是国家祸福的指针。”关系到“社会做不做得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恶法”要废除,“良法”要建立,吏治更要整肃。否则,“这样张牙舞爪的权力,使我不安”。(《南方周末》6月19日)她真不愧名为文坛“龙旋风”,以她的慧眼和亲身体验,一下子就抓住了权力的本质特征,并形象准确地命名为“张牙舞爪的权力”。的确,权力最容易“张…  相似文献   

2.
新一期的《文学报·大众阅读》(5.28)头版头条有副醒目的标题:“‘差生’不是天生的”,副题还有补充——“制造‘差生’的可能是学校、是家庭”。这里说的是“可能”,我倒以为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是当前少年教育的普遍话题;读者用不着读原文便能领会。果不其然,原来是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书《没有孩子是差生》的文章,说明孩子不会从娘胎就带来不良习惯。这个大道理,自古而然。小时候读《三字经》,开宗明义,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继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问题是今天都是独生子女,金枝玉叶啊!天是孩子的天,得天独厚。于是就滋…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作‘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  相似文献   

4.
在一本法律刊物中谈到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知道,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政治法律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贝卡里亚等,从‘刑罚人道主义’、‘天赋人权’与‘社会契约’等理论观点出发,主张废除死刑。这在同封建统治阶级滥用死刑、残暴压迫作斗争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据我所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虽然反对酷刑,反对滥用刑罚,但他并不主张废除死刑。他的这种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里。孟德斯鸠从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原则出发,论证实施死刑的必要性。他说:“死刑就象是病态社  相似文献   

5.
清代《草堂书屋》里的一个故事:说有个知县,死后到阎王爷那里表功,称他在人世间如何清廉,每到一地只喝老百姓一杯清水。阎王爷笑了笑说:“如果因为只喝一杯水就是好官,我不如在县衙大堂上设一个木偶,岂不连水也不要喝了?你在世间没给老百姓办过实事,遇事总是绕着走,这样的‘清官’如何富民一方?”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双轮集团总经理刘俊卿于1993年刚到“高炉”上任不久,便号召全厂展开了一场“好人是不是好干部”的大讨论上说的。他引用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就是要人们知道:既要努力地做事,又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史学名著》中,钱穆先生曾言:“我们讲史学有三种:一是‘考史’,遇到不清楚的便要考。一是‘论史’,史事利害得失,该有一个评判。一是‘著史’,历史要能有人写。今天诸位治史只做‘考史’功夫,而不能‘论’……今天我们都不再写历史了,明天的人考什么呢?岂不是连考都没有了?……我们平常做学问,不能只看重找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讽刺批判了“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有的同志由此而发问道:“这里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是人民还是反动派,如果说属于广大人民这个范畴,能说对他们的革命性都是估计得很充分的么?”我们说,这里的“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当然属于人民的范畴,但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8.
隔行不隔理     
陈平原先生的《学术视野中的“关键间”(下)》和葛兆光先生的《本无畛域——从(我之小史)说到资料的解读》都发表在今年《读书》的第五期上。陈先生主张通过辨析“新言语”之输入,来探究“新思想之输入”。他认为,以“文学观念的演进为巾心来构建批评史的研究框架”.“与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之提倡‘历史演进法’有关”.“也是擅长考据的清儒之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9.
《诗经·魏风·伐檀》中的“胡取禾三百廛兮”,课本注:“三百廛(chán):许多捆。……廛,同‘缠’,束(量词)。下文‘三百亿’的‘亿’同‘繶’,‘三百囷’(qǖn)的‘囷’同‘稛’,都是‘束’的意思。”课文的解释显然是秉承清代学者俞樾的说法。俞樾在《群经平议》中讲:“如《传》义,则三百廛为三百夫之田,其数太多。且一章言廛,二章言亿,三章言囷,义亦不伦。疑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察传》有“三豕涉河”的记载,原文说: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由于,古文中的“己”字与“三”字写法相近,而“豕”字又与“亥”字同形,所以,那个读者将“晋国军队巳亥时间渡河”的历史记载,说成是“晋国军队有三头猪过河。”两个字的差误成了一则笑话的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三豕涉河”专门来形容那些文字上的误写或刊印上的讹误。无独有偶,前不久笔者在读到几份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两本《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为法律出版社本(以下简称《法本》),一为黑龙江出版社本(以下简称《龙本》)。对该书有些问题的提法和理解,觉得有商榷的地方,现仅就“折民惟刑”和“君子怀刑”二题,略述管见如后。关于“折民惟刑”,《法本》说:“西周统治者一再宣称:‘折民惟刑’(《尚书·吕刑》),他们的刑法的矛头所向是十分清楚的。”又说:“奴隶主贵族根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一贯认为‘折民惟刑’  相似文献   

12.
汉“科”为法律形事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作为汉朝法律形式的一种,历来为法制史学界的研究者们所公认。无论是论著、还是各种教材,甚至法学辞典,均是众口一辞,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中国法制史》(统编教材)对“科”作了如下解释:“所谓科有两种意思,一是对犯罪者处以刑罚,也叫作科刑。如《释名》说:‘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二是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令条文。也叫作‘科条’,如《后汉书·桓谭传》载:‘今可令通义理明法律者,校定科比’。注云:‘科谓事条,比渭类例’。”《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最后一句写道:“在科学的入口处,好比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懦怯都无济于事。’(但丁《神曲》)”。  相似文献   

14.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自顾炎武等学者指出“失其次序”以来,胡适又加以发挥,举出传文叙述中的一些矛盾,如“先说‘王怒而疏屈平’次说‘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既疏了,既不在位了,又‘使于齐’,又谏重大事,一大可疑。前面并不曾说‘放流’,出使于齐的人,又能谏大事的人自然不曾被‘放流’。而下而忽语‘虽放流’,忽说‘迁之’二大可疑”。又指出屈原谏楚怀“‘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二句,依《楚世家》是昭睢  相似文献   

15.
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曾是在河南郑州两家医院门前聚众闹事的一员,并成为一名“职业医闹”,但随后的一系列所见所闻使他开始怀疑继而憎恶自己的所作所为。今年5月1日,这名“职业医闹”约见笔者,自曝“闹医”内幕。自曝“这种活儿我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你快点把我这话刊登出去,让‘职业医闹’们都洗手不干吧!”5月1日劳动节的上午,一名35岁左右的男子找到笔者说“,我要彻底告别以前不光彩的‘劳动’,用正大光明的劳动养家糊口。”他叫张光(化名),郑州郊区人。张光告诉笔者,他原是一名“职业医闹”——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用在医院设灵堂…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对《焦点访谈》作用的肯定.他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我是一名热心的观众和支持者.”“我本人也属于监督的对象.”朱总理作为国务院的最高领导,虚怀若谷,欢迎监督,愿把自己当成被监督对象,为公仆接受监督做出了榜样.同时,他还说到,对于舆论监督,也不是大家都欢迎,有少部分人就很头痛.  相似文献   

17.
幽默大王     
五大天地有个县官,除了贪赃枉法,搜刮民财,就是饮酒玩姨太太,老百姓都恨之入骨。县官临卸任时,众百姓集资送了他一块“德政匾”,上写“五大天地”。县官不解地问:“这四个字的含意是什么呢?”众百姓说:“县太爷贪赃受财时,‘金天银地’;在后堂作乐时,‘花天酒地’;在大堂断案  相似文献   

18.
与王向阳同时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第二学位的200多人,20多人做了律师,其中80%选择了“北漂”,只有一个去了南方。“原因很简单,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王向阳说。他没选择老家,就是因为那里经济繁荣程度不够,司法环境也和北京不一样。“更多的人选择了‘北漂’,而不是‘南漂’,就是因为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到北京找执法环境来了。”涂志说。“我们所15个‘北漂’,都是冲着北京正规的执法环境来的。”他说。以前在“地方上”,他把正规的工作时间都给了法官、检察官、企业领导人等,“在北京没有人…  相似文献   

19.
读了贵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八二年第一期刊登的徐俊良同志《“庶几”解》,对文中关于“庶几”的解释,不敢苟同。想借贵刊一角,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应徐俊良同志发表此文时说的“热闹热闹”。徐俊良同志一文认为,高中第四册《庄暴见孟子》中的“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中的“其庶几乎”,徐文认为“可以理解为‘齐国的政局就该会相当危险了吧’。”还说:“可见,这‘庶几’决不可能首先指‘政治清明’,而应该是指‘政治危险’。”并举了一些理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捕蛇者说》结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课本对“人风”一词作了如是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不仅中学教科书持此观点,不少颇有影响的古文选本,也不表异议。但是纵观柳宗元的一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