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网络犯罪伴随网络的产生而发展,尽管存在多年,但其法律定性一直受到争议.而我国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的规定也存在诸多问题.当今,随着网络的普及,预防网络犯罪成为法学及犯罪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课题,鉴于此,应对我国涉及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进行全方位的修改,以有效防止此类犯罪的急速蔓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成因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冲陛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3.
探究网络犯罪的涵义及特点。分析网络犯罪的种类及表现形式。目前国内外实施的措施。包括犯罪预警网站的设立网上犯罪的司法及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主体年轻化、专业化,犯罪手段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犯罪形式多样性,犯罪后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些是新时期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显著特点.教育的缺失,网络环境的不规范性,以及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为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整治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以便有效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5.
网络犯罪综合治理刑事政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势为大众提供极端快捷和无比便利 ,但网络犯罪率同时飙升。鉴于网络犯罪已经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预防及治理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以当前网络失序现象为导向 ,运用犯罪学的视角针对造成焦虑的网络犯罪现象提出未来解决的方法及策略———网络犯罪防治模式。通过网络犯罪深层的研究 ,形成现代网络犯罪刑事政策 ,促进网络犯罪学的构建 ,为网络社会解决网络犯罪提供有效防治之道 ,使网络社会过渡到一个有秩序、有规范和安全的网络社会。并先网民之忧而忧 ,审时度势地提出对网络恐怖主义的警戒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犯罪,把握惩治网络犯罪的策略,从而减少或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推动网络犯罪相关法律的制定步伐,加快互联网的推广及应用,扫除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犯罪障碍,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调查显示,北京重点高校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80%,网络普及为少数大学生网络犯罪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犯罪,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某地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曾联合采取了一场大规模的行业整顿。自该项行动开展以来,某省各级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及法院审理的案件已有21起,其中80%以上的嫌犯均系大学毕业生或高校在读生。并且,大学生网络犯罪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网络危害行为的主要表现 ,根据现有网络犯罪法律规定分析了网络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侵害客体复杂、犯罪主体多元、犯罪手段多样、危害严重的客观表现以及主要出于故意心理等构成特点 ,并指出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 ,运用网络技术知识、网络工具或网络环境 ,对网络安全运行进行攻击与破坏或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之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也日渐增多。现有的法律尚不能有效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本文就完善相关立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加强防范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在网络社会的表现形式,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当前网络犯罪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立法、司法及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规制和预防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置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次道德”,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的过程中,在违法利己的同时,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当前,“次道德”越来越多地为人所提及,甚至有人认为次道德的存在将减少社会损失,从而肯定其存在价值,呼吁提倡次道德。但次道德的存在价值仍令人置疑。首先,次道德缺乏自身的道德价值。因为其并不具备道德价值的属性和功能。其次,它不具备操作的现实价值。次道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且难以通过它达到价值目标。再次,当我们提倡次道德时,将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域实践《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的体会,主要为下列"八项注意":第一是注意分类对待;第二是注意心中有"数";第三是注意多元维权;第四是注意动态管理;第五是注意统筹兼顾;第六是注意轻重有别;第七是注意个性化和行业标准化相结合;第八是注意工资协商时点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论禁毒情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毒情报分析是禁毒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禁毒工作质量有重大意义。禁毒情报分析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其他情报分析工作相比有自身独特的分析对象和内容,在工作中要遵循严格的步骤和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只有加强对禁毒情报分析的系统研究,才能使其在实践工作中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尽管现行法律尚未对诱惑侦查在毒品犯罪侦查中的运用作出规定,但从缉毒实践来看,诱惑侦查的运用还是相当广泛的。有人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但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国情状态下运用诱惑侦查手段侦查毒品犯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毒品犯罪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诱惑侦查运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有限的缉毒资源与日益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诱惑侦查运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运用诱惑侦查手段侦查毒品犯罪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通例。  相似文献   

15.
商标注册后应当使用 ,如果“连续三年停止使用” ,则可能导致该注册商标被撤销。在商标局受理撤销申请后 ,商标注册人有无权利转让该商标 ?在判断一件“注而不用”的商标是否应予撤销时 ,除了具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条件外 ,是否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某一商标“注而不用” ,经他人使用并创出一定知名度后 ,商标注册人起而行使其商标权 ,是否有“坐收渔人之利”之嫌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中独立的诉讼证据.它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直接性特点,因而往往受到司法人员的重视,但是它又具有不稳定性、复杂性的问题,也令人琢磨不定.因此,在收集该诉讼证据时必须依法进行,同时做好审查判断工作,任何马虎从事的行为都将导致错案的发生--不是放纵犯罪就是冤枉无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在效率和公平的选择中,通过科学的社会分配制度使所有个人的劳动力变为发达的生产力,是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前提,是实现劳动正义与财产权利统一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价值创造的分配和按劳动贡献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表演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前者指以作品为基础所进行的表演 ,它虽然是邻接权的一种客体 ,但在特质上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倾作品性。这使得一方面 ,它具有和作品相似的使他人成为邻接权主体的派生能力 ;另一方面 ,它理应受到而且实际上也受到了和作品几乎同等的保护。后者除包括前者外 ,还包括不是以作品为基础所进行的表演。这种表演在特质上比前者更具倾作品性 ,但在实践中却未得到与之相称的来自著作权法的保护 ,因此 ,立法宜将其和前者一道纳入《著作权法》里的“表演”一节 ,并对其给予较前者规格更高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及从事其他活动超过3个月未还的,都必须是数额较大才能构成本罪,尽管立法对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未作数额上的规定,但司法实务在具体掌握定罪时还是要求具备一定的数额,并且司法解释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在挪用公款罪的数额计算上还是存在争议的。本文主要就多次挪用用于不同种用途的数额计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既符合法的正义价值,又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撕掉犯罪标签和完善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但目前在我国实施还面临一些困境,即该制度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冲突,制定主体不适格,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和配套实施机构,极易导致司法腐败.因此,只有在充分的法律准备下才能在全国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