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1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  相似文献   

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从“一五”到“九五”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已编制了9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1953—1957)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9,(19):52-52
为了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南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相似文献   

5.
“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蓝图。60年来,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清晰地描绘出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轨迹,让人看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风风雨雨,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探索发展的曲曲折折。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目前全国共编制了九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实现。1953—1956年,国家用  相似文献   

7.
1971年至1975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从制订到实施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十年内乱的痕迹。“三五”计划形成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发展基调,对“四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9,(12):55-56
据10月21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近期表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以及以后一个较长时期,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各种差距、富裕人民群众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全新思路和战略。在我国历史上前十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中,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即“强国”的诸领域内,这是由当时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何燕 《支部生活》2010,(8):52-53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1951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经1951年到1954年,我国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初步完成。全国各地也随即一边编制一边实施,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1981年至1985年实施的“六五”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破冰起航,成为我国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在经济建设上又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沙敏 《北京党史》2010,(2):46-48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得以新生。但面对物资匮乏、城乡交流阻塞、百废待兴的城市,从1949至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京人民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  相似文献   

13.
五年计划(规划)是中国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是统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纲领。上个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7-27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福建的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3年开始,由于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一化三改"的历史任务,在执行福建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福建的工业建设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初始的步伐。1953年,省委、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有计划地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工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针,决定在“一五”期间的工业化任务主要是发展有资源优势、见效快的轻型工业。  相似文献   

15.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至“十四五”,中国规划治理经历了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了顺应各个五年时代发展大势与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认识和理念为指导、保持各个五年规划之间连续性和承接性、不断完善和创新五年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等宝贵经验,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准确判断和应对风险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互促进等显著优势。总结中国规划治理的历程、经验与优势,对不断完善五年规划制度、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将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面对着成效与缺陷兼有、希望与迷茫并存的现实,有的想走向过去,有的想走向未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已经成为一个现在就必须认真探讨、并且应当尽快得出一个结论的话题。 一位中央领导人曾经说过:“2004年是宏观调控年,2005年是改革年”。这两句话应当说足有深刻含义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每年都搞,改革进程也从来就没有停顿过,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再次强调“宏观调控年”和“改革年”呢?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在于:2004年标志着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宏观调控的开始,2005年则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攻坚战的开始。而这两个“开始”又都来源于同一个新背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中国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决策机制。从经  相似文献   

17.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一次例会,更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审议并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