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创业板主要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对上市公司的资金、盈利性等方面要求的门槛较高,造成了许多真正有潜力的国内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非常困难,这无疑与我国创立创业板的初衷大相径庭;二是各创业板市场正面临激烈竞争,国外的创业板(例如纳斯达克等)制定了很多政策吸引我国中小企业去该市场上市;三是在创业板第一批解禁潮来临之时,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中大批高管离职套现,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不完善性。我国的创业板应该制定怎样的上市条件才能既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能够维持自身的稳定发展,还能切实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市场又名二板市场 ,它是专门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或快速成长的企业而设立的证券融资市场。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对创业板的准入条件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成本、高收益的特征,与之相伴的便是高风险。因此对它加强监管,特别是退市制度的出台与完善就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上市,并于今年2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但新规出台后,掌声与质疑声并存。因此,借鉴国外典型创业板市场如美国NASDAQ和韩国KOSDAQ的退市制度,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对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未来经济发展取决于新经济发展速度和带动能力,而新经济的成长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市场,本文通过对世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基本制度,即发行审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市场退出机制,最后分析了创业板市场证券发行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市场的市场特点、上市公司高成长性及公司产品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具有特殊性.创业板上市公司除应遵守一般的信息披露规则外,还应遵守《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对其信息披露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意义 ,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几个制约因素 ,构造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法律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7.
筹备多时的香港二板市场,最近命名为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rprise Market,简称GEM),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布了创业板市场上市规则,于1999年10月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 一、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筹划过程 创业板市场,也称为二板市场或第二板块市场,是指证券主板市场之外的另一个资本市场,其上市要求相对较低,以便为新兴中小型公司主要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进而使其获得快速的发展。目前海外的二板市场有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英国的另项投资市场(AIM)、新加坡的自动报价市场  相似文献   

8.
首先,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来是否能够开拓出一个高收益的商业环境将决定“门槛条件低、不确定性程度高”的创业板市场未来的发展命运。也就是说,如果排除一部分散户投资创业板是来碰运气或打新股投机的动机之外,那么,对有耐力追求价值投资的专业团队和富人投资群体等来说,如果在分散投资中拿不到足够的收益补偿,那么他们就会放弃冒险,于是,创业板市场就会逐渐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具有高科技技术含量、有发展前景的国有小型、民营等企业中的高成长型企业将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未来的加入者。而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上市公司主要针对的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交易的条件和程序对我国目前正蓬勃发展起来的高成长型企业来说显得门槛过高,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如何让我国一些有条件的高成长型企业上市交易,对其上市的法律应如何规定,其条件和程序应如何符合实际情况,如何对该类企业进行监管等问题,都是中国证券市场在主板市场之外如何开设创业板市场的新课题。为此,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协调一致或修改,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成长型企业上市交易、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有关上市法规、妥善处理好该类企业与《公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主板市场,是指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提供A、B股等金融品种交易的场所。创业板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就主板市场而言的,是指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创业板也叫高科技板、二板。拟上创业板市场的企业,主要是那些规模小、创立时间短、难以达到主板市场上市条件,但具备高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很多是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而组建的 ,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着股权结构畸型、内部人控制严重、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和健全的民事赔偿机制、用脚投票“失灵”等问题。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治理结构 ,必须减持国有股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完善规范的独立董事制度 ,建立完善的经营者评价与激励机制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戚建春  谷昊 《工会论坛》2006,12(5):112-113
内地企业在香港创业板通常可以通过发行H股或者发行红筹股的形式上市,这两种上市模式在发行主体、改制重组、遵守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这也是拟赴香港创业板上市企业必须要明确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完善退市程序具有保障退市机制的公正实现、维护市场主导性、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场效率的价值。境外成熟创业板市场的程序监管的集中性,程序执行的阶段性和退市后去向的多样性几个特征,可以为我国所借鉴。我国现行退市程序行政力量过度干预、程序时间冗长、不禁止借壳重组、复核制度流于形式、退出渠道不通畅。我国创业板退市应弱化行政干预、缩短程序时间、完善复核制度、疏通退出渠道。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我国创业板首日超额收益现象,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影响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理论,选取13个变量分别用于检验不同假说,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选取的13个指标变量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ROE)、上市首日换手率(TR)、新股发行前五只创业板股票IPO首日平均超额收益率(AR)显著影响个股上市首日经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率.在创业板IPO初始收益的影响中,二级市场对初始收益率(OIR)的影响远胜过一级市场对初始收益率(OI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法应将一人公司纳入法定公司范畴 ,完善公司种类体系 ;公司立法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 ;改革我国公司设立原则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实行准则主义 ,一人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实行严格准则主义 ,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主义 ,增加设立无效的规则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为原则 ,扩大董事会职权 ,并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于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包装式的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间的根本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完善激励监控机制。由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制约,造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公司治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要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完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法律上让某些成员在以公司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不损害公司法人和其他成员的利益,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和“美国式”、“欧洲式”、“亚洲式”等等,这些模式中不少制度设计可以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法人机关之间的职权是公司法理论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依“三权分立”学说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缺陷,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前提是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并着力强调应体现公司中复杂利益群体问的制衡关系,以充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创业板市场建立两年多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流动性和股价波动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竞价制度已不符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需要.从美国、日本等国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做市商交易制度在维护市场流动性和价格稳定性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创业板市场有必要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并已初步具备了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条件.成功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关键是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我国应立足创业板发展现状,借鉴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建立以混合交易制度为基础、兼顾做市商权益以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绩效的基础,股权结构的不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表现出差异,从而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不高,除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和不完善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不仅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使之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