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布泊,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北部。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昌海、盐泽、洛普池。它东接河西走廊西端,西至塔里木河下游,南起阿尔金山,北到库鲁克山。孔雀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注入罗布泊。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和水量变  相似文献   

2.
罗布泊——中国的核试验基地,这是一个进行核试验的理想场所。远近绝无人烟,雪山绿洲相连,既不必担心伤害百姓,又十分有利于保密。1958年,10万名施工大军开进了这沉睡千年的荒漠。于是,罗布泊沸腾了。旷无人迹的沙漠燃起了一簇永不熄灭的圣火。  相似文献   

3.
假期里,我们几位旅游爱好者自发组织去新疆罗布泊探险。出发前,我们作了精心准备,从网上查看了地图,带足了水和干粮,还请了有经验的驴友同行。过乌鲁木齐——吐鲁番,经鲁克沁镇,我们已看到一片苍茫的黄沙,想到那片无尽的黄沙中蕴藏着太多古老而神奇的秘密,我们的心不禁激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黄慧 《西亚非洲》2012,(1):50-66
阿尔及利亚的卡比尔人问题,是围绕卡比尔人作为少数族群的语言与文化权利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法国殖民者对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区分为卡比尔人问题的产生埋下伏笔。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卡比利亚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内部市场的发展促成该地区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共同体。在此背景下,政府的阿拉伯化政策引发了卡比尔人的文化、政治运动。卡比尔人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出现了跨国化、地方化的趋势。卡比尔人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阿尔及利亚的统一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上,法国人一向被认为是浪漫的一族,尤其是在爱情方面。有这样一个笑话,法国人嘲笑美国人:“你们美国人上数三代,就搞不清爷爷是哪国人了——因为美国的历史太短。”而美国人反唇相讥道:“你们法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宁省盘山县档案事业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腾飞实现了跨越发展,在全省县级档案工作中名列前茅。而书写这一历史的人,就是现任盘山县档案局馆长于泊。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多达14万的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为协约国军队服务,其中有至少6000人因为疾病、敌人的攻击或者恶劣的医疗条件而长埋在异乡的土地上.对这段劳工历史的追忆经常被对当时中国政府参战决议过程的讨论所冲淡,但中国劳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这一行为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浓重的一笔.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8.
英国人从 17世纪开始在亚洲的活动 ,其主要据点就是印度。经过近 10 0年的发展 ,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贸易。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印度在三角贸易中的地位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最终成为整个贸易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切腹自杀是日本人的特殊自杀方式。在死亡模式中,自杀问题尤为学者关注,而日本人所追求的死亡方式,是理解日本历史及日本人性格的一把钥匙。大量史书及文学作品的描述,无疑也证实了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十五世纪末以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切断了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历史发展进程,给他们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在拉美历史上广泛推行过的印第安人奴隶制就是突出的例证。本文仅就印第安人奴隶制产生、发展及其废除的历史过程作一回顾。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印第安人的征服和掠夺马克思指出:“在十六、十七世纪这个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童年时期,一种普遍的求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地区素来就被人们称为民族、历史、艺术和自然的巨大博物馆。众多而又各具特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年代悠远而使人牵动怀古幽情的历史胜迹,色彩斑烂而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艺术宝藏,这一切可以使人们通过东南亚这个窗口,察看人类社会发展的线索,谛听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声;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可引起人们对自然与人类文明这一古老话题的无限深思。然而,就是在这个宏大而古老的天然博物馆里,今天意义上的博物馆事业则是较为晚近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在东南亚的人数比闽南人、广府人和潮州人都较少,但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超过他们的人数。在东南亚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华族人物都是客家人。本文从早期客家人移民的聚落模式与经济追求、早期客家人的社会组织、战后客家社团的功能与变革和客籍企业家与海外华人的企业精神等方面来探讨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对东南亚历史发展所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91苏联作为历经74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 突然解体。苏联解体决不只是 由于单纯经济体制, 或外部、或某一个人、或一个计谋等简单、单一和偶然因素而发生。其中肯定有 更深刻、复杂和综合的历史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先天的病灶, 它是经过长期异化和由量 变到质变的总爆发而造成解体的。苏联解体, 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对我国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安全, 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衡 《海内与海外》2014,(12):35-36
我和沉石相识,是在北京日报组织的首都作家赴云南笔会上。他是部队作家,又是解放军报社的资深记者,他的写作颇有些传奇色彩,曾只身一人去过马六甲海峡,走过青藏高原无人区,穿越过金沙江大峡谷,探访了神秘的罗布泊,等等。他的作品《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谍·爆》《谍杀》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对生命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15.
苏联官方有关二战和卫国战争的观点体系是以斯大林的有关论述为基础而形成的。冷战后首先受到西方的挑战,后来又因受到赫鲁晓夫、苏沃洛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批判和质疑而支离破碎。普京通过编写历史教科书和卫国战争史巨著重新构建俄罗斯官方二战史观点体系,同时就二战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解释问题同西方展开激烈的历史大战,旨在加强俄罗斯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包括卫国战争史在内的二战史具有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同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功能。由于俄罗斯人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无法达成共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难以顺利实现。由于西方和俄罗斯不同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它们的意识形态斗争也将会持续下去。普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了他难以打赢这场艰巨的历史保卫战。  相似文献   

16.
因古巴革命而流亡欧洲的福尔内特—贝当古在"历史被宣告终结"之际为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辩护,其辩护的方式是梳理1861—1991年期间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发展的历史,指出这段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拉美本色化的历史。具体而言,拉美马克思主义最初通过移居拉美的希腊人罗达卡纳蒂与拉美根基深厚的基督教传统联结在一起,之后则通过胡斯托和因赫涅罗斯与风行拉美的实证主义深入对话,产生了实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拉美文化传统相交融所产生的理论高峰则是秘鲁共产党创始人马里亚特吉所倡导的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形成了使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马里亚特吉纲领"。此后马克思主义本色化事业受挫,但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马里亚特吉纲领"得以复兴。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的传播一直受到拉美本土文化传统的某种校正,因而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讲不是外来人的事业,而是拉美人自己的事业,不会因为外部事件而终结。  相似文献   

17.
壶动辽宁     
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18.
厦门人     
在中国沿海城市中,我觉得厦门是最有南洋风味的。南洋这个词有点陈旧了,但是它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让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时代,南洋包含着多少中国人的辛酸苦辣的奋斗史,而厦门人是这段历史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个国家有过一段被殖民的历史,通常,这个国家的人会对这段历史感到屈辱,他们会怀有或深或浅的仇恨。但是,菲律宾人有点特别,他们对待这种苦难历史的态度从容而平静。而且,在平静中,他们已把异族文化吸纳到自己的文化里,融化进自己的血液中。虽然我在这个国家只呆了短短的几天,但对此的感觉却是无处不在。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后的文化堡垒 ,然而 ,在马尼拉街头 ,即使最普通的劳工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菲佣和菲律宾乐队能够在世界各地赚钱谋生 ,我想是和他们的语言优势有关系的。当然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菲律宾人是用殖民者的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葡萄酒走俏,深为新一代酒友钟爱。从白酒到啤酒再到葡萄酒,这是一个进步的倾向,而葡萄酒是酒文明的回归与发展,是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沙场上让人抒“葡萄美酒夜光杯”之情的酒。在众多国家的葡萄酒中,笔者独钟爱张裕,就是因为它有文化、有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