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整体的深刻变化",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在形成。这就带动了由"单位制"向"社会制"、"国家制"向"社会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城市社会变迁的过程。行政法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在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因此,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区各治理主体的法律地位在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梁维东 《党建》2014,(5):39-39
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近年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积极进行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沿着"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路径,多管齐下推进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增创了发展新优势。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龙头,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小政府、强政府"。顺德区切实推进大部制改革,将41个党政部门合并为16个大部门,实行扁平化管理,并对党政权力运行机制进行重塑,推进决策权、执行权、监  相似文献   

3.
“小政府”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小政府,是一种立足于社会自主空间最大化价值取向的政府类型."小政府"模式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理性选择,"小政府"理念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公共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入WTO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要求愈来愈高,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过低。参与世界竞争要求政府是现代化的,而现代化离不开社会化。当前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发展社会中间组织,变“强政府,弱社会”为“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保障”、“小政府,大服务”。政府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社会中间组织,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社会的自我管理,从而…  相似文献   

5.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提高 管理效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 件,也是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 内容。基于此,政府应逐步转变过去的以 管理为主的角色,转而为社会的发展、经 济的发展提供服务;政府的主要精力应 该放在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上。从社会 管理的角度来说,即意味着从"全能政 府"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具体言 之,实现政府公共行政职能转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受"大政府、小社会"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政府一直处于公共事务主体的领导地位。作为两种主要的社会行动者,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各自的定位,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加快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积极配合构建二者和谐关系;另一方面需要非政府组织加强自我建设,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变迁的主体经历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社会的三次转向,使得制度变迁由强制型逐渐转向强制型与诱致型并行。这种内在演变外在表现为政府绩效评估差异由"做法"之间的"小差异"向"模式"之间的"大差异"转化,最终形成"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两大类模式。在产权、国家及意识形态的演变背景下,这种差异的形成存在着理性的必然。未来,应深入探索"政府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类模式有机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要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 ,我国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要求民政工作必须改革。民政工作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整合。传统民政在“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限下 ,更多的是发挥社会稳定机制作用。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框架的逐步形成 ,民政部门必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改革创新 ,更多地发挥社会动力机制作用 ,才能从整体上沟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青岛市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试点市,胶州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作为,以"三个坚持"为导向,率先垂范"负面清单"管理工作模式。目前,汇总梳理负面清单事项109大项977小项,其中:企业投资项目20大项613小项、外商投资产业14大项117小项、区域发展24大项、环境保护7大项14小项、用地审批19大项233小项、工商登记16大项、社会组织8大项和其他事项1大项。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政府对于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发展既有推动作用,又身在其中、不断迎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模式挑战。大数据时代的服务型政府,处在政治信任信息交互模式网络化与公民社会维权意识高涨的环境变迁之中,是"互联网+"语境下2.0升级版本的服务型政府。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交互模式要求2.0服务型政府重视"制度管权"、推进"决策民主"、践行"行政伦理"、优化"电子政务"。大数据时代建设2.0服务型政府,可以用"制度"规范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行为边界,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红利;推动政府对外"办公窗口"的网络化建设,激活便民服务"科技"红利;着力解决中国社会民生问题,实现人民追求的"幸福"红利。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为建立"小政府"模式采取的配套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还权于社会,它反映了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最近,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吕日周先生诗文、言论、论文三部书,由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吕日周曾任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退休前入省部级领导行列。改革开放初期,吕日周曾因"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改革名扬四海。后来,又因"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改革颇得全社会好评。再后来主政长治,又因"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治市之策引起全社会  相似文献   

14.
责任公民主要是指能以独立人格承担对自然生态及人类社会的职责、任务和使命来实现社会成员资格的公民。现代社会,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下,公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与权利,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及社会的多元化也使得社会问题日益纷繁复杂,责任公民对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与公共治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山 《求实》2017,(1):51-57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政府社会沟通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危机预防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政府面临缺乏大数据治理的思维理念、缺乏大数据的整体性管理机制、缺乏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制度保障、缺乏大数据技术和人才的必要支撑、缺乏大数据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等挑战。为此,政府应直面大数据技术的挑战,从意识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伦理层面,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推动政府从"权威型治理"向"大数据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谢宝富 《新视野》2015,(3):42-47
西式民主对经济、文化及社会同质性要求严苛,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政府层级过多不仅是社会盛产潜规则的关键和政府不善管理细节的病根,而且加剧了压力型体制,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法治建设,精简层级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既不成熟也不均衡,过于强调"小政府、大社会"会加剧社会分化与不公。中国须建立强政府,强政府的关键在廉能:既要提升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责任性以及被监督对象活动的公开性,也要创新政策执行机制,提升执行力。此外,还应完善一元多级的立法体系,实行大国治理小国化;采用户代表评分制,强化人民对公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一种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积极实践,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石家庄市此项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学习先进,创新突破,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永鑫 《北京党史》2015,(3):254-257,301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至今已经27年了,总结经验与教训,认识未来发展的可能与前程,特别是深刻认识与把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理念,还是很有必要的。"小政府、大社会"与"一省两地"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新时期、新阶段、新常态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当有新思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考量有限政府,可以将其展开为质、量、度三个层面.有限政府之"质"是指对政府权力控制必要性之理的探索,有限政府之"量"是指对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利之边界的划分,而有限政府之"度'的思考,是在质与量的对立与统一中来辨析:有限政府既不是"小政府"也不是"弱政府",更不是"无政府".  相似文献   

20.
刘莹 《世纪桥》2015,(3):18-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确立,社区将承接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城市社区党组织作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必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党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城市社区党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