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南人大》2007,(12):I0003-I0004
正直,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著名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只是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然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相似文献   

2.
山西平遥县衙大门的门联是: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上联所表达的是“慎讼”原则,它告诫民众提起诉讼要冷静思考,独立判断,不要制造诉累,诉讼毕竟费心费钱费力:下联所表达的是“公断”原则,告诫法官为官断案要勤勉清正,审时度势,依法处理纠纷,断案并非可以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3.
“公序良俗”最早出现在大陆法系的民法典中,它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在我国法律里,虽然没有“公序良俗”的法定概念,却存在公共道德等相对应的概念。为弥补法无明文规定的缺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也成为法官断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电脑量刑”是一种借助电脑来量刑的方式,“电脑量刑”有利于公正断案、抑制司法腐败,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根治司法腐败主要是靠制度完善和法官素质的提高,电脑只能作为法官量刑的一种辅助手段。电脑不能替代法官而成为量刑主体,需要正确处理好电脑量刑和法官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第21期《法官与律师之间:是保持距离还是互相隔离?》的专题系列报道,由于法官和律师之间的不正常交往,导致不少法官和律师陷入犯罪泥潭,甚至在法学界掀起一场对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大讨论。站在法律人的视角认为讨论及时而必要,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认为讨论使人啼笑皆非。笔者认为,法官与律师既不应过分保持距离,更不应互相隔离,而是应该保持符合常识常情常理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馨 《湖湘论坛》2005,18(3):61-62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证。法官诚信正直的品格是司法公正的根基;法官强烈的公正意识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法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对法官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公正司法的法官队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让法官首先成为正直诚信的人;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让法官成为忠实法律、秉公断案的好法官;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保证法官队伍的廉洁,从根本上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无直接证据也能给犯罪嫌疑人治罪?最近。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公诉的一桩涉嫌强奸案件中,虽然案件并无直接证据,但法官在断案时却参考了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来的“情态证据”,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8.
司法面临信任危机 如果说法律应当让人信仰,那么,法院则应当让人信任,法官则应当让人信赖,判决则应当让人信服。简言之,法无信不立,信任乃法院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9.
进入系统,输入关键词,相关法条、案例就会被罗列出来,提供办案参考。审判执行,听起来就像上网一样便捷。3月27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启用C2J法官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也许能初步实现法官轻松准确断案的梦想。为审判管理和统一适用法律助力C2J是英文Court to judge,即法院对法官的缩写,C2J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应当明确"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这一法律概念,将其范围界定为众所周知的事实、通过权威资料可以迅速查明的事实、法官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事实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法院在认定这些事实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在认定的启动程序上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申请方式启动程序和法官依职权启动方式并重;在认定的反驳程序中,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提出弱化、反驳法院认定的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认定时间上,应当明确认定是事实审程序中的事情,并不是每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认定。法院一旦认定了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该事实就有预决事实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治国方略,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施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论述了依法治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依法治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一致性;依法治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需要执政能力的提高;坚持依法治省,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从建同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依政策执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为依法制执政阶段;十五大以后为依法制执政向依法治执政转型阶段。依法执政实质是依宪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的新思维,而党依宪执政的关键是确立宪法至上。  相似文献   

13.
监狱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监狱法治化视野看,监狱法治文化是监狱法治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对监狱法治化内涵的补充和完善。中国监狱法治文化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亦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研究中国监狱法治文化必然要立足于中国监狱特色。对监狱法治文化本质的解析,有利于理解和弘扬监狱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历史实践后,面对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的变化对执政必然性进行的重新考量,体现了党对现代政党政治制度、执政党执政规律以及现代法治观念的深刻认识。依法执政的内涵是通过法律的执政、在法律范围内的执政、遵循法律程序的执政以及不违背宪法与法律的执政。  相似文献   

15.
司法民主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应充分发挥陪审员源于民众,代表民众的优势。我国存在传统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导致现实中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缺失。为培育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仅要融合有益的传统法律伦理精神,还要加强现代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法官制度与司法民主与公平正义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时下的法官制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遴选与任免上的不尽科学等。完善法官制度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增强司法独立性,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16.
公司诉讼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公司法各项目标的保障.为从程序上和实体上解决各类公司纠纷,平衡公司法人、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应改革现行公司法的架构,建立一套既符合现代市场法治要求,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的公司诉讼制度,其中重点应解决好公司资本诉讼、公司僵局诉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党执政50年的实践证明 ,理论导向律、孚众顺民律、务实创新律、总揽协调律、从严治吏律、梯队储备律和“三个代表”规律 ,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少民众认为"电脑量刑"就是利用电脑代替法官的人脑进行量刑,这明显是一种典型的误读,不过不少学者仍然看到了电脑量刑背后存在的大量弊端从而对其加以否定,于是在"电脑量刑"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采纳电脑量刑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其对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实现量刑的统一以及加速法治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婚同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非婚同居引发的各种纠纷也越发凸显,尤其是财产纠纷更为突出.对于我国非婚同居的财产问题,我国的现行规定则是少而又少,缺乏实际意义上的操作性,且过于原则化,不足以应对在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法律应当做出必要的规范,以统一司法认识,对于同居予以立法规制,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护弱者的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0.
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理论的古典思想背景,是以理性自由主义法治观为其鲜明特色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设计的法治理论是以自然法则为先决条件的强大的政治社会结构.古典自由主义法治的奠基人洛克承袭了典型的不列颠经验主义和妥协传统,其思想对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直接的无法估量的影响.哲学家体漠对英国法治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对洛克的政治社会就是法治社会的发扬光大.普通法法治主义奠基人布莱克斯通则主要以其不朽的<英国法释义>和其普通法法治理论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