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2010,(5):102-102
每年3·15后,总会曝光出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今年也不例外。从地沟油、毒筷子到毒餐盒,曝出的内幕让人触目惊心。尤其是毒餐盒和毒筷子,本来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是为了更卫生,哪知竞成了“隐形毒药”。食品和餐具对人体无毒、无害,应当说是人们对食品环境的一个起码要求,但是在现实中要做到,却让人感到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2.
梁梦  颜毓洁 《人民论坛》2012,(23):152-153
"毒胶囊"、"毒奶粉"等相关毒药品食品事件多发频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首先难辞其咎,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也是其重要原因,同时也有市场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备的原因等。针对上述原因,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促进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中国人大》2009,(23):21-23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三聚氰胺”让人谈之色变。有人形容,“三鹿奶粉”事件用生命和健康作代价,进行了一次全民化学知识的普及运动。从“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三聚氰胺”,都是商家把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化工原料添加进了食品。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却因此背上骂名。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农夫山泉"标准门"、"老鼠肉假冒羊肉"、"毒生姜"等事件相继曝光,再次引起了社会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不安甚至恐慌,人们不仅要问:还有什么食品可以让人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5.
近期,刚刚重创中国乳业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升级,问题鸡蛋、问题鸡肉相继曝光,而造成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再一次拉长了由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等组成的"黑名单",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恐惧。  相似文献   

6.
纵观“食品安全”事件,“食品作坊”是当之无愧的重灾区.毒豆芽、毒豆腐、毒鸭血等绝大部分来源于此,“食品作坊”堪称食安监管中最薄弱的环节.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生产厂家,群众生活确实又离不开“食品作坊”,法律对此监管缺乏有力支撑,长期以来,“食品作坊”处于放任状态.媒体报道的8个部门管不了一个“毒豆芽”,就是最佳证明.  相似文献   

7.
胶囊危机     
自4月15日央视曝光“毒胶囊”后,中央政府批示严查毒胶囊事件,至今已查封非法生产线80条,查扣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近8000余万粒。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确实乃意料之中,因为各方存在的缺失,致使13亿百姓一同被毒胶囊绑架到药品安全事件中。  相似文献   

8.
王新维 《传承》2014,(9):96-97
随着"毒奶粉""毒胶囊""地沟油"等食品问题的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民生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低下,没有认真履行其职责;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监管不力,现行法律还存在漏洞。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原因等,可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11):19-21
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随着一起起“黑心”食品事件的曝光,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消极效应”被迅速放大,人们之于食品安全的心理负担无形之中加重。  相似文献   

10.
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毒胶囊"被媒体曝光后,再次扯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根神经。监管失职,谁来"监管"监管?监督"一府两院"是人大的法定职责。就在"毒胶囊"事件爆发不久前的3月20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以"关注群众健康,保障药品安全"为主题的2012年食品药品安全赣鄱行活动。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大》2012,(5):3
继不久前的"新型地沟油"风波,"毒胶囊"再次把浙江拉入舆论的漩涡。事件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回应,要求彻查、问责。细究近几年接踵曝出的"染色馒头"、"牛肉精膏"、"三聚氰胺奶"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一个相似的链条:媒体曝光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是民众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曝光的"三聚氰胺"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苏丹红"鸭蛋、"皮革"牛奶、瘦肉精等有毒有害食品,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給消费者造成了食品安全恐慌,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严峻态势,迫切需要刑法予以有效的规制。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伴随着屡被曝光的食品问题,众多明星先后身陷"代言门"。记者梳理明星食品广告的"代言门",除徐静蕾外,还有张国立、郭德纲等。但大多涉事明星并未受到实质的处罚,多数事件最终不了了之。好在即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的《广告法》开始为明星代言食品广告戴上"紧箍咒"。专家建议明星进行食品广告代言时,更应谨慎地选择产品,仔细审查产品的描述与实际状况是否相符。  相似文献   

14.
《人民公安》2012,(8):6-6
4月15日以来。“毒胶囊”事件连续曝光.引发各地公安机关的强烈关注。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家.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劣质奶粉”、“毒韭菜”、“毒大米”等事件逐一被媒体曝光,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广大群众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本刊第8期刊登了齐士撰写的《打好“保胃战”———关注食品安全》一文,为了进一步探究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及加强食品安全防范,第9期继续刊发齐士撰写的《关于“诚信”的思考》文章。  相似文献   

16.
近日连续曝光的金华市一名高二学生用榔头打死母亲和温州市两名初中学生乱刀砍死同班同学等恶性刑事案件,引起社会严重关注。孙云晓早在1993年发表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记中日少年夏令营活动)曾在全国引起轰动,并引发对于我国国民教育现状的讨论,被舆论界认为“推动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地区连续发生相当严重的绑票、撕票、抢劫银行、拦劫运钞票车以及杀人等恶性案件。自从米糠油爆发了多氯联苯事件以来,先后被揭发严重变质食品有S—95奶粉案、恩能耐食品案、OAK混装逾期奶粉案、公卖局用几千吨含有致癌黄曲毒素的泰国玉米制酒的毒玉米案以及最近震撼社会的、十几年来采用喂猪馊水制油供民众食用的馊水制油案等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曝光,再度敲响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全国食品免检制度的取消,彰显出党和政府对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工作的态度。洮南市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引起了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早在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就列入了年度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三鹿、三聚氰胺、毒奶……一个个关键词充溢着人们的视觉和嗅觉。一批批问题乳制品接连曝光,无时不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神经。三鹿奶粉事件后,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动,公布了一批地产乳制品质检结果,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地产乳制品的销售经过短暂低谷,已经逐渐回升,但一些消费者仍心存顾虑。10月11日,阳光洒满了乌鲁木齐市人  相似文献   

20.
中组部、人社部对个别地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作出通报,对比较典型的违规案例进行曝光,同时发出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有关通知。中组部、人社部在各级党委集中换届的关键时刻曝光个别地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