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其行为主要靠法律的强制和道德的规劝(思想政治工作)来调节,信息网络社会也不例外。但由于网络是个新兴事物,其发展速度是以秒在计算,所以,在我们尚未作好充分准备时,网络信息就突然闯到了我们面前。这让传统的法律应接不暇,就连渗透性极强、适应性极广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李菁瀚 《世纪桥》2023,(2):27-3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高等教育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迎来了发展契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步伐。通过对数据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环境。新媒体的存在与发展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与此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益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对教育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多管齐下,不断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才能趋利避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力量的话语权力极大地削弱,网络空间成为政府、商业媒介、个人三方意识形态话语互动与博弈的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空间被压缩。意识形态出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传递主体身份具有隐匿性,传递经验上升为主导经验,感性认同成为主要的价值认同方式。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创新话语体系、转换话语风格、改进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力量的话语权力极大地削弱,网络空间成为政府、商业媒介、个人三方意识形态话语互动与博弈的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空间被压缩。意识形态出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传递主体身份具有隐匿性,传递经验上升为主导经验,感性认同成为主要的价值认同方式。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创新话语体系、转换话语风格、改进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认同,是否能将其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视域下,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心理的形成、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接受,受教育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接受心理障碍。笔者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两种接受心理障碍:认知接受障碍和情感接受障碍。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其主体性的生成是同时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表现为意识的主体性和能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生成经历了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感性形态向理性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以主体政治能力的成熟为基础的,而主体的政治能力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通过政治实践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预先给定的、先验的存在,也不是自封的、永恒的存在,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锻造基础上形成并不断获得和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命、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变革,同时面临着人权伦理、责任伦理、隐私伦理等方面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坚守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立场;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恪守安全稳定底线。  相似文献   

10.
杜玉奎 《世纪桥》2008,(6):71-72
面对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新困难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以及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方面,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勤 《探索》2003,20(5):99-101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亟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有很多,就接受主体而言,主体的需要与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发生的内在依据;接受主体的心理背景,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的选择性和接受教育的深刻程度;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见的接受障碍.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玉奎 《世纪桥》2008,(8):71-72
面对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新困难和新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以及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方面,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绝不是就关系论关系的窠臼性、静止性关系,而是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动态融合的特征,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融动态性、和谐性于一体的统一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仅要辩证看待微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对立统一,而且要从宏观维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涵义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与其主体性的生成是同时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表现为意识的主体性和能力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生成经历了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感性形态向理性形态转变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以主体政治能力的成熟为基础的,而主体的政治能力是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通过政治实践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预先给定的、先验的存在,也不是自封的、永恒的存在,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锻造基础上形成并不断获得和确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永忠  葛雅兰 《探索》2004,2(6):95-97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网络、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等方面。本文主要论述经济全球化对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环境、主体和形式提出的挑战,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主体意识、心理负荷等方面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内容以及教育者素质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官方舆论需引导与融入民间舆论才能发挥更大的正面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发挥新时代新媒体的优势迎接机遇、战胜挑战,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大学生广泛使用微信的情况下,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的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现实的选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及时借鉴新媒体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此,需要组建高效合作的"微"团队,创作新颖务实的"微"内容,构建融合发展的"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接受图式是主体大脑内先存的各种意识形态的综合统一体,是主体观念上把握客观世界的精神器官.接受图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获取信息的过滤网,也是内化信息的整合器,同时又是接受信息的解释工具.通过对接受主体的需要、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接受图式要素的研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论争源起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属性的不同理解。在简要评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利弊、实质基础之上,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本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既坚持主体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又尊重客体的主体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视教育对象为客体的观念已经失之偏颇。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论的逻辑起点入手,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