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筱倩 《世纪桥》2011,(21):51-52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规范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凝结了所处时代的执政者(或阶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也会有所改变,但不管在哪个时代,其当时的道德要求都是高于当时的现实存在的,就如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一样,道德就是一种"希望"式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可以到达的驿站,又必将是被驶过的港湾。本文通过对道德的历史发展规律的追寻,觅得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一致性的现实,从而对道德的这种"希望"性展开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现不仅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更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提升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利益主体和利益层次逐步复杂化,必须通过整合各种利益诉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多数人的愿望,才能使社会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平衡状态。道德内化是社会认同机制形成的逻辑基点,应当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促使相关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优化,以促成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3.
张娓军 《新湘评论》2010,(11):63-63
恩格斯在此从道德的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上批判了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论,深刻论述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恩格斯认为道德并非像杜林所说的那样,它不是从来就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各阶级都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凌驾于一切民族和时代之上的永恒不变的道德是没有的,且“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文明”是表征我们当今文明形态的学术范畴,如果深入其内部,就会发现这个范畴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其中之一,就是它既体现为社会存在的物质性现象,也体现为社会意识的精神现象,分别造就出作为技术形态、生产力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价值形态、道德形态、生活形态和制度形态的信息文明。它们是同一社会进程的两个方面,同一历史时代的两个维度,由此构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有机体”而使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并形成对信息文明的既有广度也有深度的哲学把握。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及行为活动规律,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并引导人们沿着一定的方向正确运行的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与“以德治国”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是统一的、也是同一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过程要贯之“以德治国”思想。首先,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党重视道德的自觉意识。对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既不能夸大,主张“道德万能论”,也不应随意缩…  相似文献   

6.
幸福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观念,这种幸福伦理观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而产生、发展的,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邓小平幸福伦理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与时俱进,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伦理观点  相似文献   

7.
王京 《唯实》2005,(6):59-6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奇迹”的到来,台湾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但是,由于成长后的新事物对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的不断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也受到了极大考验,台湾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一、政治层面的道德问题随着强人统治时代的结束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台湾的一党专政开始转型为类似于西方的多党政治。然而这种政治民主化并没有成为推动其社会全面发展的枢纽,反而与政治上的反道德现象同步发生,黑金势力成了台湾的政治癌。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传统…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4)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有助于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要实现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必须从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着手。社会问题的根源都有某种程度的道德因素,道德分析揭示了源头治理与道德机制之间的必然联系。源头治理促进了道德机制的建设,道德机制建设保障了源头治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刘晶晶 《学习月刊》2009,(16):76-76
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种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的社会道德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小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小学生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使自己的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冯长元 《新长征》2006,(10):28-29
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标志,在社会成员的道德经验与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一种荣辱观上升为社会普遍的道德观、人生观,它的具体形态和对社会的作用方式就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而影响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历史经验表明,不同民族和社会文化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的竞争,而且是道德文明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刘大纶 《唯实》2012,(12):61-63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有关社会冷漠的新闻不断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新闻折射出种种负面社会现象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问题。从经济发展、社会机制、法律、道德等多角度观察社会中的冷漠现象,可以解释社会冷漠的生成原因,并找出解决社会冷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孔玲 《理论与当代》2003,(12):29-30
“文明”一般来说,是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的一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状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状态,虽然有着程度高低的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文明,它都是代表着一种进步,总是同人类历史活动的积极成果直接联系,从而被后世所继承并不断完善与扩展。文明涵盖领域深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物质文明主要是指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文明主要指社会道德的良善,如我国强调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而政治文明,则是一个复杂概念。  相似文献   

13.
面对转型期社会分化与冲突的复杂局面,政府社会整合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而其原有社会整合手段与机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有效治理。因此,需要从制度、利益、价值、目标、资源等多个维度展开,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嵌入的复合多元的社会整合机制体系,为政府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周时期的君臣关系体现为宗族关系,孝在西周是一种宗教、政治权力,是调节宗族长幼、君臣上下关系的伦理规范,这是西周孝观念的本质特征,它决定了忠的内涵已经被包含在孝观念中。春秋时期,忠德之所以能够从孝德中抽绎出来,成为独立的伦理道德规范,与这一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状况是紧密相关的。忠德自其产生起,就具有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两方面的意义。忠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而产生的,是春秋时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忠也是一种政治道德,要求包括国君在内的统治者忠于国家、忠于社稷、忠于人民。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道德,忠还是对臣的道德要求,要求臣忠于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个体与集体、集体主义的两种错误认识倾向以及集体主义实践的社会主体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道德建设,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宋振美 《唯实》2001,(2):12-15
道德赏罚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从古至今都在树立道德的权威、促进社会道德的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型期的中国,尤其需要在道 德建设中强调道德赏罚.从个人道德的修养(包括个体道德的塑造、内化和道德责任的确立)以及实现社会公正的角度(包括行为的代价与补偿、正义文明理性社会的要求)来看,道德赏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转型。这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它使人类社会的结构再次分化,由原来政治社会与市场社会的二元分立结构演变成政治社会、市场社会、科学社会三元并存的社会结构,这次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型使整个杜会系统更趋复杂、更趋活跃但却同时更趋稳定。本文拟就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作一历史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结构与系统功能分化的具体机制进行剖析,以期推动知识经济有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明确地提出来,和谐社会由此获得了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考虑,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在于它是一个制度社会,道德预设在于它是一个功利社会。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二者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共同统一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科学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生物遗传学、电脑网络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由此引发的冲突愈演愈烈。今天的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科技活动实践已不容质疑地展现了科技活动所负载的价值与传统道德价值的剧烈冲突,观念与现实的复杂矛盾,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与道德的冲突已普遍存在,而且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正在急剧的增强和扩展,并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正确认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解决科技与道德的冲突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社会风习是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一。一方面,社会风习与社会道德风尚的维系和个体道德养成具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风习具有丰富性,引导我们理解道德多样性的问题。这使我们容易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所以需要正确处理差异性道德和共同道德的关系,也需要培养个体宽容、沟通对话的道德。另一方面,社会风习与道德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道德不能停留在风习阶段,它需要对社会风习进行提升和超越,需要构建良善的社会风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