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世界文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展示了文明发展多样性的基本特质,提供了解决人类文明共同性问题的现实可能性,唤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希望,开创了大国崛起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邓纯东 《党员干部之友》2014,(7):F0002-F0002,1
正自美国人乔舒亚·雷默2009年提出"北京共识"以来,国内外就掀起了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即中国道路成功的奥秘何在?与巨大的中国成就相伴随的中国问题如何解决,即中国道路下一步向何处去?构成了中国道路讨论的关键性议题。人们普遍注意到,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各种对立性观点频繁交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不同观点所依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根本对立。毫无疑问,关于中国道路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焦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多样发展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国情勇于探索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路,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秦宣 《前线》2020,(5):4-8
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使世界约占五分之一的人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自从2004年一位叫乔舒亚·库珀·雷默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问题后,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法很快地流行起来。近几年。大凡影响大一点的国际研讨会都涉及中国话题,都要讨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媛凤  邓昊琳 《党史文苑》2008,(9):40-41,44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都是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或思想路线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早林 《探索》2011,(1):189-193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探讨中国模式的普遍性意义,是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的理论需要。中国模式的普遍性表现为中国人民开创民族发展历史所秉持的主体自觉性和自主性,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创新性,将人民利益作为根本依归的政治上的人民性以及把人类解放作为终极目的的国际交往的和平性。这些普遍性的意义在于其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中国模式将开创出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颜旭 《党建》2012,(4):33-35
精彩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成功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更以自身的发展促进i了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源泉;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精髓;党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坚实步伐,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和不懈追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了30多年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其普遍性意义日益彰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共十八大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赋予中国化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这是一个宏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党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任务,说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更为深入,理论创新更为紧迫。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主动地为解决新的实践中所产生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争 《共产党人》2011,(16):30-3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展望未来五年中国如何抓住战略发展机遇期,成为全球中国利益相关者们炙手可热的显学。但放宽历史的视域,2011年是中国辛亥革命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前者掀起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后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道路自信。对于军队来讲,就是要认准中国道路、走对中国道路、护好中国道路。在纵观横比、自省自悟中认准中国道路,做到坚信不疑、由衷拥护。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来自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公方彬 《前线》2013,(10):34-3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讲话中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这样的思想在十八大召开期间也已作出清晰表达。实际上,"不走僵化守旧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政治宣言,已经高度聚焦了社会关注,甚至是世界关注。既然道路问题如此重要,那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科学回答民众容易疑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近三十年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过渡。相对于实行激进式改革而造成经济严重衰退的国家而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在理论上形成了"北京共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并为其它处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积累了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志 《唯实》2007,(7):37-40
"北京共识"的提出,表明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作为处于构建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着的创新成果;从实践上看,它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丁超 《世纪桥》2014,(7):47-48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中国梦的追梦之旅是在探索保家卫国的顽强奋斗之路中实现的;中国梦的织梦之旅是在实践富国强民的艰苦奋斗之路中实现的;中国梦的圆梦之旅将在坚持国强邦兴的不懈奋斗之路中实现。坚持走好这条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已有萌芽,列宁则明确提出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的观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24):44-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的自信。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来自哪里呢?从规律性来看,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从科学性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科学正确的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期盼,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治国理政理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高盛资深咨询顾问J.C.雷默(Joshua C. Ramo)提出“北京共识”并以之概括中国发展经验以来,国内外学界就出现了有关“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讨论热潮。人们在总结中国道路的经验教训并揭示其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对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或影响力进行了思考。梳理他们对中国道路之世界意义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在国际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和坐标,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势。综合而言,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基于三个维度:一是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二是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三是中国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