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0年改革是天津解放以来市民生活提高最快、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这期间。全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66.6%,平均年递增5.2%;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增加2.4倍,平均年递增13%,如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4倍,平均每年递增7.4%。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近几年的通货膨胀?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承认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而且还比较严重。所谓社会主义无通货膨胀的理论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的确,在产品经济管理体制下不易发生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因为即使供求缺口过大、经济短缺也不会在物价上表现出来,只会引起有价无货、凭票计划供应、或者排队争购。然而,按照较多经济学家的说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即隐形通货膨胀。改革以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宏观失控,货币超量发行,物价较大幅度地上升(1985年至1987年零售物价指数平均每年递增7.3%,1987年1至9月全国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已达18%,大中城市更为严重),显然,通货膨胀已成为主观上不希望出现,但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如果认为近几年的物价上涨完  相似文献   

3.
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在1987年10月因股市暴跌而持续攀升之后。1988年初以来,已失去过去那种繁荣景象,呈现跌势,且跌幅显著。 1987年底,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平均每盎司为503美元;1988年底则跌至410美元,跌幅达18.5%。1989  相似文献   

4.
(1)世界经济实绩比预期的好 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的阴影下,1987年和1988年之交,人们曾对1988年世界经济形势普遍看淡,预测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增长率仅为2.25%。然而,1988年世界经济实绩却比预料的好。在1987年增长了3.4%之后,1988年估计将增长4%,其中主要西方工业国相应为3.3%至4%。 198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需求。重要因素有股市暴跌后主要西方工业国普遍采取松宽的货币政策;日本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针;美国在总统选举年继续支持经济景气;欧洲共同体得到来自1992年建成内部统一市场目标的刺激,许  相似文献   

5.
苏宁 《瞭望》1994,(44)
一些人估计明年通胀在15%左右,这种看法似过于悲观。 先从总体上分析:在供给方面,今年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供大于求,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将相继建成,外汇储备正进一步增加,都对缓解物价过快上涨有积极影响。 另外,我国发布的物价上涨指数,一般是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数,它反映的是相隔12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经济学上称“同比”),却不能反映近期的物价变化。如果看“环比”(与相邻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开心人”大药房在南昌开张。由于它打出“比核定的零售价平均低45%”的旗号,立即掀起购药风潮。人们蜂拥而至,提着篮子像菜场里买菜一样,大摞大摞地挑选各种药品。药房日销售额高达10万元,几天就卖断了上千个品种的药品。告别“短缺经济”以来,这种十多天“高烧不退”的抢购场面,已经十分罕见。其“一步到位”的低价药不仅引发南昌药市震荡,更引起了经济界、医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5,(13)
同比指数回落两个百分点 稳定化肥价格成当务之急 控制物价有信心本刊记者开年物价形势如何?物价呈上升还是回落状态?全年是否可以把通胀控制在15%左右,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带着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走访了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调控司有关人士。开年的物价总水平情...  相似文献   

8.
高欣 《瞭望》1988,(13)
如今,“承包”二字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闪光的字眼。人们欣喜地看到,它以巨大的“撞击力”,冲破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昂然“闯”进了全国75%以上国家财政预算内大中型企业。它向人们宣示,企业改革正跨入一个全新阶段。对此,赵紫阳说:“1987年承包搞得不错,宏观上有进步,微观也搞活了,不简单,抓到点子上了!”  相似文献   

9.
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已成为物价上扬的重要动因。这是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就消费基金问题在部分省市进行专题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物价上扬过快,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对于推动物价之车快速运转的车轮之一——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银行统计的工资性现金支出,1993年比上年增长了30.3%;1994年1至9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1.3%,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3.4%和11.4%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十年,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在精神建设方面,我们却失落了不少宝贵的东西。最主要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在人们的心底里渐渐淡漠了。物质可以再创造,但一种精神丧失了,就可谓真正失去了。据统计,自1982年到1987年底六年间,全党共开除党员17.7万余人。在1987年开除的25000多名党员中,因贪污盗窃、索贿受贿、倒买倒卖的占34.5%,因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的占11%,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触犯了刑法,受到了法律制裁。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的确,这些年,我们放松了革命理想和道德教育这根弦。现在,不少人认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去冬今春的物价上涨之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要给物价这匹野马套上缰绳,建立物价监控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以放开物价为主导思想的价格改革在经过了15年的艰苦努力之后,可以说,向打破原有的计划价格体系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大量商品价格已被放开,由政府定价的商品种类由1978年的97%降到了1992年的10%。 然而,在旧的计划价格体系已被打破,新的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发育成熟的真空阶段,是任由物价象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不止,还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价格波动既能反映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成为市场上引导生产的一个重要信号,又要在老百姓所能承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的走向紧紧地牵动着 世界各国的注目,特别是今 年 4月以来,随着纽约股市的剧烈震荡,许多人可以说是屏着气息关注着它的走势。之所以如此,除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它还关系着对“新经济论”的进一步认识和确立。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的景气实现了长周期,从1991年4月起,GDP平均增长率为3.2%,并保持了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的同时实现。这与同一时期萧条的日本经济和低迷的欧洲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常识,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呈相反变动:即失业率的下降将拉动工…  相似文献   

13.
少年麻醉剂瘾者,这是我们共同关心和忧虑的问题。深深潜入我们社会机体内部的麻醉剂狂逐渐具有了严重慢性病患者的一切特征。这里举几个数字:1984年诊断为“麻醉剂狂和毒品狂”的病人,平均每10万人口中有13.7人,1986年为17.1人,1987年已达到21.5人。在未成年人中也保持这种发展趋势。对普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1986年有6—8%的学生服用过麻醉剂,那怕只一次,而1987年已达到12%。个别地区在同期内增加了几倍。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治疗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1987年前的实践效果是不大的,特别  相似文献   

14.
照片上这位工商干部,名叫姜瑞峰。在因出售假药闻名全国的河北省魏县及周围地区,提起这个名字几乎妇孺皆知。有正义感的人们都称赞他、敬重他。那些不法分子,却打心眼里害怕他,仇视他。从1984年到1987年,他查获假药案100多起,处理不法分子2000多人。为此他屡冒风险,屡遭打击报复……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价格改革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压抑了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势能”从物价上释放出来,导致市场物价全面地大幅度上涨,久已孕育的“阵痛”开始发作,物价成了社会生活“绷紧的神经”。价格改革,有动力也有阻力。它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其阻力也并非单方面来自现象本身,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便是人们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把握人们的心理要求和承受能力,以减轻阻力推动价格改革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刍荛之见。  相似文献   

16.
城乡改革十年以来,我省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尽管年度之间有起有伏,但增长的趋势是明显的。1981年到1989年,农业总产值增长76.4%,年递增7.3%(按可比价格计算),粮食总产增长40%,年递增4.2%,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12倍,每年增加15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45倍,年递增11.8%(未扣除物价因素)。在八、九年的时间里,农村经济以这样的速度持续增长,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原因很简单,也很清楚,主要是党的路线、政策符合了农村实际,当然,过去长期进行的各种农业投入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说到1988年的中国经济,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通货膨胀。 这一年的经济生活,是在通货膨胀的浓重阴影下渡过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一年与物价的“摸爬滚打”中开始认识通货膨胀。 基本判断 前几年,我国也出现过通货膨胀,但物价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听到复制古书画,有人可能以为是在原件上的"拓片",但当你看见张利德和周亦伯先生的杰作,就会颠覆原来的看法。4月26日下午,在沈阳市北站附近的中韩大厦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展示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人们陆续走进展示厅,惊讶地看到铺在桌子上15米左右长的北宋时期名画——《千里江山图》。人们赞叹它的雄浑壮丽,感叹它的古色古香的同时,不禁产生了疑问:这幅1000多年前的著名古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世界农业在艰辛和曲折中前进。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的多种经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_1986年间,世界农业生产每年增长2.5%,高于同期世界人口的年净增率。但是,1987年和1988年的世界农业生产只分别增长了0.9%和0.1%。1989年世界农业虽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粮、棉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畜牧、水产业也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现象。面临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世界农业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 建国前后,我国曾有过4次较大的通货膨胀,这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造成的。随着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国家逐步垄断了金融、外贸、商业和生产,价格的市场性波动很小。1953—1978年25年中物价平均波动幅度为0.85个百分点,基本上不动。主要是在1964年以后基本冻结了物价。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是隐形的,表现在计划定价、凭票供应、供应匮乏,排队购买上。 改革开放以来,物价表现为连续上升:1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