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犯罪的基本特征和预防责任,提出建立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制度和处罚问责的法律体系、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建议,实现对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2.
游伟 《检察风云》2010,(5):62-63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一度被公众寄予厚望,被认为将在信息公开和安全监督方面为系统有序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保障。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毒奶粉又死灰复燃,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一事件呢?  相似文献   

3.
论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基本渠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真实、充分、明确的食品安全信息;大众传媒客观、全面的宣传报道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协会切实履行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的法定职能;政府以主动公开为主体、被动公开为补充,准确、及时、客观的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四条基本渠道。本文指出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发布、反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权。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第25条对其作了原则规定。笔者从法解释学、规制经济的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性质、适用范围、制定的激励及备案制度等方面进行法条的解读与评论,旨在理清《食品安全法》与《标准化法》存在的隐匿冲突。为了防止这种隐匿的冲突转化为公开的矛盾和制度碰撞,笔者建议国务院在制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时对此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作为行政机关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重要的行政行为之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行政机关公开在食品安全行政检查中收集的信息是保障被检查人知情权的必然要求。而公开被检查人信息的行为如违法或不当,就有可能侵害被检查人的权利,给被检查人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立法,在相关立法中确立被检查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并在食品安全行政检查程序中赋予被检查人程序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对被检查人信息侵害的行政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文安县人大常委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举行以“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等企业代表举行了落实主体责任、坚守道德诚信的公开宣誓和承诺。  相似文献   

7.
林璐 《法制与社会》2011,(1):161-162
《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开始施行,其对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大连市应当尽快制定食品地方性法规,建设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汪全胜 《法治研究》2016,(3):132-139
食品安全的多元主体的管理与治理是基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我国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念,并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共享的机制。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食品安全信息的分类标准不明确;多元监管主体的职能不清,发布信息范围难以界定;监管部门之间的通报与报告机制不协调;食品安全管理的协调机构信息协调缺乏法律依据等。为建立有效的、通畅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我国应修订《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明确食品安全信息的范围;明确统一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的范围;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发布平台;完善监管部门的信息通报与报告机制;各监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强化信息沟通的法律责任设置等。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食品安全都是关乎民众根本利益、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指出了风险信息公开的的必要性及制度运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行政自我控制的具体措施。的合理利用风险信息公开这把双刃剑来降低风险,保障相关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傅达林 《江淮法治》2008,(11):34-34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日前宣布,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4月20日开始,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开始广征民意。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所涉主体为基点,通过考察行政机关、利害关系人、专家和普通公众四类主体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中所承载的不同角色和功能,可以抽象出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两种模式。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属于自上而下模式,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强化了该模式。面对当前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自上而下的规制模式在风险议题形成、安全标准制定、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沟通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全面挑战。相互合作的规制模式有当代政治法律理论和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经验的支持,有助于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所需要的理性与感情、科学与民主之间寻求尽可能的平衡,符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现实需要。在规范层面上,该模式的制度框架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制度构成。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  相似文献   

13.
杨冬冬 《法制与社会》2011,(34):203-204
食品安全是事关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的大事,近几年一些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了公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暴露出我国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特点,阐述我国食品监管体系中现存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热点聚焦     
《江淮法治》2008,(10):4-4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奥运治安保卫攻坚战,2008年全国优秀法制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启动,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北京14名律师起诉CNN和卡弗蒂,陈良宇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判决生效  相似文献   

15.
阿计 《江淮法治》2008,(16):6-10
2008年4月20日,主要媒体披露的一条消息,令所有关注中国民主法治的人们为之一振,该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日前已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6.
熊宇 《法制与社会》2011,(24):42-43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有效保障。而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直接关系到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基础。本文认为,公民的基本生命健康权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核心价值基础,而秩序、安全、效益价值也从合理性、科学性的角度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正常运行,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胡小松 《中国法律》2011,(3):15-17,76-78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也于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政     
《江淮法治》2008,(13):5-5
食品安全法草案广征意见万余条,广西率先建成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深圳将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竞选,湖南溆浦县无候选人直选村委会,重庆市:政府规章时效最长不超过十年。  相似文献   

19.
新华网“2012两会调查”的22个选项中,“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名列前茅,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如何监管食品安全,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实施有效监管。政府监管权力的独立性并不能完全保证监管行为的公正性,特别是监管者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监管权力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肯定政府监管有助于抑制市场失灵的同时,为防止权力的扩张、滥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必须在信息公开、行政程序、行政问责、激励监管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保证食品安全领域政府监管权力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