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真同志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曾经说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管大事,管大事多一事比少一事强,干小事少一事比多一事好。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2013年的履职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其论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支持与理解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值得去回忆,有很多事值得去反省,也有些事让你刻骨铭心,让你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14,(16):25-25
我国有两句俗语:一句是“对事不对人”,另外一句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如果要贯彻“对事不对人”的处世哲学,必然的结果是“打狗不要看主人”,相应的,如果打狗也要看主人,那就意味着“对事也要对人”,结果就会变成就事论人。因此,只有“打狗不看主人”了,才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相似文献   

4.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09,(14):18-19
平凡的人做出平凡的事,我们无意刻画,不平凡的人做出平常的事,我们无须赞叹;而平凡的人做出超乎平常,而且是伟大的事,我们就有义务与责任高歌他们,记录他们,传颂他们。  相似文献   

5.
常林 《证据科学》2009,(5):629-634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6.
一事不再罚原则浅探陈建华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原则之一。在我国行政机关的权限划分尚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一些行政机关从本位出发,对已被其他行政机关处罚的相对人进行一事多罚,从而出现相对人因一事多罚而提起行政诉讼增多的现象。可见,正确掌握适用一事不再罚...  相似文献   

7.
人生中经历过的事很多,但难忘的事却很少,在我的人生中,有一幅流动的图画至今记忆犹新,并享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凝聚人心,是张立斌到皇姑法院任院长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紧迫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毛志成 《中国监察》2008,(23):61-61
有一件事过去之后,却时时让我回忆,让我反反复复地思考。这件事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全国性的举哀。  相似文献   

10.
徐力 《中国审判》2009,(3):88-91
我多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与许多同行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当前民事审判工作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难以实现案结事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已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基本原则而为广大民事审判法官领会,“案结事了”成为法官审理每一件民事案件明确、具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真情传递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23年来,我之所以愿意坚守在检察工作岗位上,之所以能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之所以不敢有半点犹豫和懈怠,全归于一件让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12.
最近,苏州市金阊区石路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信记居委会被全国普法办公室列为全国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一事一法一教育方式。 一事一法一教育的一事,是指有关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事;一法,指针对一事,运用一个为主的法律法规(兼用相关法律法规);一教育,指用该法律法规,对该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事一法一教育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喜同贺同心同德 石路街道共有帮教对象9名,他们分别因故在人生道路上栽过跟斗。为了使…  相似文献   

13.
在谈到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国家机构时,近年来一些史学著作及高等学校的中国法制史教材,都提到了“三事”及“三事大夫”的问题。正确解释“三事”及“三事大夫”对认识西周奴隶制国家机构的特点有很大意义。可是目前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很多说法还应该认真地作进一步的推敲。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犯罪可以采取以事立案和以人立案两种侦查方式。从公安部门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实践来看,这一规定符合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实际,是切实可行的。但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多年一贯遵循以人立案的侦查方式,而运用以事立案开展侦查的实践则经验不足。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和渎职侵权检察厅下发了《关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以犯罪事实立案的暂行规定》,规范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以事立案工作,推动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本文拟就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中以事立案的有关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规范的社会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规范的社会学内涵魏宏法律规范,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即关于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得做的,哪些事是必须做的这样一些带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的社会生活准则。那么,社会为什么需要法律规范,它主要调节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调节,及...  相似文献   

16.
肖燕雄 《时代法学》2010,8(4):20-26
在我国,新世纪以来几件为公众周知的事件促生了一些人所称道的法规和案例。“因事成制”的思维和路径契合我国文化传统,是“因势成事”的具体表现。“因事成制”可以创新制度,也可以进行法律移植。“因事成制”有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既体现了政治家使新闻传播权利“软着陆”的智慧,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据,论题学法学、伯克利学派,以及哈耶克的有关理论等皆可使其得以证立。“因事”包括“借事”与“造事”,新闻法制变革借事成制已有,而造事未见。  相似文献   

17.
余文 《政府法制》2013,(17):43-4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18.
警察也幽默     
《江淮法治》2009,(18):34-34
警察给人的印象一般是威风凛凛、智勇双全的,但警察也是普通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遇上难以预料的事。下面这些有趣、巧合、古怪的事,就是发生在警察身上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9.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办实事。当选六安市人大代表两年多来,我处处关注与百姓相关的“小”事。随时了解百姓所思、所盼、所需、所愿,从“小”事着眼,为民履职。  相似文献   

20.
余文 《政府法制》2011,(2):23-23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语与话题。有人以为,此风来自国外。其实并非如此。有专家研究指出,虽然“慈善”之词是新的,“但扶贫济弱之事,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方的慈善思想与事业主要来自基督教,那也是公元后的事,特别是在近代工业革命掀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事;至于“裸捐”,那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可耻的”名言问世之后的事,至今只不过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