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人群权利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造成流动人群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地方政府管理权限随意伸缩、法治建设滞后、用人单位不依法办事以及流动人群自身素质不高等,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上述原因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群权利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这些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地方政府管理权限随意伸缩、法治建设滞后、用人单位不依法办事,以及流动人群自身素质不高等方面。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上述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及职业流动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分析,利用调查资料与有关统计资料,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原因、职业流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下的就业与失业情况,以及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面临的一些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置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背景下,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格局及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相关关系.改革开放前三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质上是经济不景气阶段政府借助农村来缓解城市失业压力.从80年代农村劳动力就地安置到90年代初出现“民工潮”和“三农问题”愈演愈烈,内含着既得利益集团主导下的涉农政策方向转变.新世纪初“三农新政”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吸纳了大量过剩资金和劳动力,是中国能迅速走出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所引致的全球经济萧条的重要的未雨绸缪之策.综上,农村因作为中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蓄水池”而具有“无风险资产”的特征,对于维护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国家战略应继续强化这一功能.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6日,省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委成立,党委由7名委员组成,具体负责流动人员党建工作,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党委所管理的流动党员有1614人,其中预备党员178人,下设47个党支部(11个成建制独立支部)。这些流动人员绝大多数在非公经济领域中谋生,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年龄偏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职业、身份和就业岗位变动比较频繁,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单位地域之间流动性较大。根据流动党员的这些特点,党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现代化包括客观的社会变化过程和主观的个人价值观念变化这样两个过程。这两个部分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影响。本研究借用某套成熟的现代性问卷,将个人的现代性分解为若干指标,来研究成都市流动民工的价值观念。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对象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反映了一些目前流动民工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梁曙霞 《唯实》2007,(4):64-67
从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上看,跨国公司将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地区作为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外商在华投资的区域分布特征,并提出南京应对外资区位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晓梅 《发展论坛》2003,(12):71-73
跨国经营作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跨国经营、对外投资都是跨国公司的领地,大型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比例远远大于中小企业。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6万余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60%。但这并不表明中小企业就不能借助跨国经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跨国经营都需要巨额资本,跨国经营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技术投资、设备投资、组建合资企业、补偿贸易等形式,也可以以品牌和管理进行跨国经营,这些都不需要巨额投资,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根据…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喜霞 《求实》2007,(8):51-54
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具有双重作用。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城市发展阶段的负面作用主要包括:限制了农民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和归属。农民工原初社会资本同质性和乡土性的特质以及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边缘性特征,是产生这种负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流动党员支部是“两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的一种类型,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其目的在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流动党员分布于各个街道,其特征就是“分散性”、“流动性”,这一群体还具有年龄较轻、受聘面广、文化程度高等特点,在生活背景、年龄层次、社会经历、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社区内的离退休党员存在诸多差异,所以简单地将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其户口所在地居民区党支部,与离退休党员混编共同过组织生活的做法是不太科学的。鉴于此,上海市杨浦区委于1993年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邮电业投资配置是提高邮电业投资效益的基本要求。本文就邮电投资的合理配置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邮电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显著的规模经济性。邮电企业的创办与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企业服务成本或价格也相对较高,由于技术经济上的原因,邮电业具有经营成本随其  相似文献   

12.
社会流动机制时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是均衡与有序的,并坚持规则 的普适与公正,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3.
朱坚强 《唯实》2001,3(8):66-70
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力资源信息的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程度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认识人力资源信息在人力资源流动中的作用,注意抓好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工作,分析处理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等多层面信息,才能准确把握人力资源流动的变化和趋势,才能为个人择业和单位招人提供全方位服务,进而为振兴国家不断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朱坚强 《唯实》2001,(9):66-70
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力资源信息的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程度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认识人力资源信息在人力资源流动中的作用,注意抓好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工作,分析处理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等多层面信息,才能准确把握人力资源流动的变化和趋势,才能为个人择业和单位招人提供全方位服务,进而为振兴国家不断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民流动分化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转型的内在要求。农民流动分化使农村党员的社会职业、身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农民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出现了“去向难把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保持农民工流动党员先进性,必须要在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创新党内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向城市社会和非农产业流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人口对于生存机制变迁的理性反应。中国农村人口之所以在实现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同时难以实现身份流动,既有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阻滞,也有农村流动人口自身理性选择的原因。这种农村流动人口的"联根式流动"现象具有隐蔽性,对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权利建设、乡村治理实践以及农村改革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求我们转变政策思维以应对流动社会的到来,同时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方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陈文胜 《唯实》2010,(3):18-21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及其开放性、交互性特征,使应用这一手段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具有了可行性。在理念上,要实现由注重对党员的组织管理向注重为党员提供服务转变;在方法上,要突出对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在服务上,要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贫困转移”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农村流向城市为特征的劳动力流动规模和范围都空前扩大了,在各种制度和非制度因素的制约下,流动人口在城市被边缘化,其过着与在农村一样贫困甚至更加贫困的生活,其流动仅仅是将农村的贫困转移到了城市。这样,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贫困转移”也随即产生并开始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本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理论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贫困转移”这一现象的分析,找到导致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这一课题解决得成功与否不但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事业,也关系到流动党员的自身利益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不少地方对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作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在诸如如何发现流动党员、如何建构流动党员的组织架构、用什么手段管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的保障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上探索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一些深层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仍有待于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党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员队伍中新出现的一个群体.由于对流动党员群体的特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致使当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始终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所以,改革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以服务流动党员为核心,从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管理体制和管理保障等方面建立起符合流动党员群体特点的新的党员管理模式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