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有关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丧偶者近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比例的30.6%。从一而终不足以终天年.老年男女再婚已为社会广泛接受。然而,许多不愿孤独、渴望幸福的老人却选择了不婚而伴、不婚而居的所谓“走婚”方式。老年人不婚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无奈和苦涩。一位“走婚”老人说:“我们是喜则聚怨则散,内心对前景充满恐惧。”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有关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丧偶者近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比例的30.6%.从一而终不足以终天年,老年男女再婚已为社会广泛接受.然而,许多不愿孤独、渴望幸福的老人却选择了不婚而伴、不婚而居的所谓“走婚“方式.老年人不婚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无奈和苦涩.一位“走婚“老人说:“我们是喜则聚怨则散,内心对前景充满恐惧.“……  相似文献   

3.
养老新模式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8-69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进人老龄社会,社会供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我国家庭“少子化”的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一对夫妇同时需要照顾4位老人和1个孩子。这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国外已成为主流模式的社会机构养老在我国却处境尴尬。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容量不足,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  相似文献   

4.
王林 《世纪行》2012,(3):27-27
一、党政主导老龄工作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老年人口估计为4154万.而现在已有1.7亿多老年人。将在本世纪中以前形成一个超过4亿的老年人群。如果按每个老人的消费额相当于全国的平均人均收入、每个老人的医疗费支出是人口平均支出的3倍来计算,这样二三十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持续递增给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积极实施“星光计划”,加强社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为高龄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组织开展助老、敬老活动。截止2008年底,该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83万人,占总人口的19.9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9024人,占老年人口的15.46%。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的老人在不断增多,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但现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4个,床位332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人住需求。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中青年、一个孩子)结构的家庭大量出现,独守空巢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人身安全、生活质量的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化养老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0,(11):30-31
湖南省长沙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03.64万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40%,其中较为困难的空巢老人有近10万人。今年以来,根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关于“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的总体部署,长沙以“奉献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8.
银色浪潮”以急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它唤起了我们的许多思考。老年人是“包袱”还是财富?老年人由于走完了人生的大半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理所当然地应当是我们社会的财富,然而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健康。没有了健康,再有经验、再有才干,也难有所为,更不要说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还需要靠别人来照料,难怪有些老人被人视为“包袱”。中国1.2亿老年人口中,7O%属于7O岁以下身体尚好仍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大家知道,老年人口资源的开发是缓解老龄化负面效应,降低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目前约占老年…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人口终身不婚率的特征与变动。研究发现:中国终身不婚率在2%以下;1982年~2000年,终身不婚率由1.51%增加到1.96%,2000年~2010年,终身不婚率小幅降低至1.77%;男性终身不婚率是女性的10倍以上;65岁及以上男女老年人终身不婚率均在提高;乡村终身不婚率最高、城镇居中、城市最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低、终身不婚率越高,相反,女性则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终身不婚率越高;中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男性终身不婚率更高,中部和西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女性终身不婚率更高。终身不婚率提高将增大老年人独居概率,加剧独居老人养老风险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中青年结婚率、降低终身不婚率,以此提高生育率并减少未来独居老人规模,进而缓解未来的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直面“未富先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6,(1):65-67
专题主持何艳:银发浪潮的提前到来使我国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2005年12月底,新华社报道,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并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今后校长时期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仅用了不到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高龄人口多。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上海又是我国第一个迈人老龄化门槛的大都市。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1982年人口普查时,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标”。20多年后的令天,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有212万人;按户籍人口算,老龄化程度达到了16%。显然,如何保障老人的“所养、所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如果老人们的保障不落实,不但会使他们的晚年“所养、所医”无着落,还会直接加重家庭、子女的负担,有可能因此影响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婚姻推迟是第二次人口转变进程的核心特征之一。过去20年间,我国年轻人口的婚姻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结婚推迟趋势,以上海为典型代表的特大城市中,年轻人口结婚更晚、婚姻推迟趋势更为明显。女性结婚总体上仍早于男性,但推迟结婚的程度大于男性。在沪外来常住人口结婚总体上仍早于本地户籍人口,但推迟结婚的程度大于户籍人口。就已经渡过婚龄的出生队列而言,尽管上海居民的终身不婚水平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偏低的,但也呈现出越晚出生的人群终身不婚率越高的趋势。综合当前年轻队列推迟结婚的趋势、结婚意愿更低的现实,参照相邻国家和地区推迟结婚和终身不婚的变化趋势,可以预判未来上海的年轻人群推迟结婚的趋势仍将持续,终身不婚水平还会提高,也将成为抑制生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有可能动摇“普婚普育”的婚育范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全国已有约2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却以姆年5.4%的速度增K。而目前中图的公办福利机构只4万多家,床位数109万多张,可收养83万多人,只占老人总数的0.5%。  相似文献   

14.
市南区是青岛市的中心城区,人口 44万,其中老年人近5.8万,占区总人口的14.1%,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城区。据统计:市南区的5.8万老人中有90%的老人也即5.2万老人愿意接受居家养老的方式。足以看出,除了家庭外,家庭所在的社区对于老年人是多么重要。也正因如此,民政部“星光计划”将在社区内建立街居两级为老服务基础设施作为核心提出要求。可以说,场地是老人活动的载体,是“星光计划”最基本的硬件要求。场地找到了,星光计划也就有了基础。 为此,市南区制定了落实“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三年发展规划,规划…  相似文献   

15.
一个“银色浪潮”正冲击着世界,今天全球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五亿之多,而中国老人就占了五分之一。老龄问题是当今世界,也是中国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95年,中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2亿,占总人口的9.76%,且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不到Z000年,中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IO%,从而步入老龄化社会。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因此老龄化亦可视为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然而,它又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中国老龄化的特点同其它国家老龄化相比,…  相似文献   

16.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男女两性寿命差距不断扩大,老年人口中女性老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由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晚年阶段形成的女性老年人问题将更加严重。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95%的原始数据对北京市老年女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结果表明,北京市女性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在业率低于男性老人,而丧偶率、经济依赖性则较男性老人高。最后对北京市女性老年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在就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保护老年女性实现晚年的平等权益。  相似文献   

17.
老年住宅:让中国老人安度晚年雷声中国不仅是一个头号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头号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人口相当于全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也就是说,5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199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人口增长是二十世纪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其中,老年人和高龄老人又是增长最快的群体。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健康的老年人对于她们的家庭、社区及经济发展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当高度重视,使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行动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一、大口老化趋势与老年服务设施1、人口老化程度2000年,我国六十岁以上老人已达1.29亿,占总人口的10.5%。2O20年我国将成为7个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首。中国2.对亿;印度l.45亿;巴西30O0万2印度尼西亚2900万;巴基斯坦1800万;墨西哥匕00见孟加拉14O0万。2老…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世界》2006,(6):62-62
步入老年,有的老人开始哀怨,觉得自己不幸福,而有的老人却能够保持舒畅的心情,安享晚年。实际上,老年朋友们是否觉得幸福取决于自身能否“老有所乐”。“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二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老有所为”更有助于“老有所乐”。那么,无为是否就无乐呢?有的老人说:“我身体有病,子女不听话,日子不顺心,烦恼特别多,哪里还有乐呢?”其实,乐要自己寻。寻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生活中自寻其乐并由此获益。  相似文献   

20.
杨佩  卢群朋 《协商论坛》2011,(12):25-27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将由13.3%增加到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