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大发展,又有大曲折,因而其经验是丰富的,教训是深刻的。认真总结、深入研究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怀信心地迎接21世纪的到来,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任用胡耀邦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毛泽东一直十分赏识器重胡耀邦,并曾多次给予他谆谆教诲。可以说,毛泽东对胡耀邦既有导师之情,又有知遇之恩。即使到了晚年,胡耀邦仍然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充满感激之情。东东征征归归来来的的初初次次交交谈谈胡耀邦出生于1915年,毛泽东比他大22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的领导艺术是高超的,举世公认。他的智慧是全面系统的,既有精于哲理长于历史的睿智,又有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才智;既有审时度势灵巧应变的机智,又有顾全大局团结多数的明智。他思维之敏捷,有如电闪雷鸣;他考虑问题之周密,有如水银泻地。他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又善于运用辩  相似文献   

5.
一代伟人周恩来自幼聪颖好学,早在他童年时代就已练就一手较好的毛笔字,写出来的字清新、秀丽。按周家祖训,蒙童入学后都练习颜(真卿)体,世代相袭。1908年周恩来在淮安东门龚家塾馆寄读时,塾馆周先生又让他在颜体的基础上加练魏碑,使他写出来的字既有颜体之气,又有魏碑之锋,所以他后来写出的宇娟秀、大方,柔中见刚,令人赏心悦目。周恩来的字写得虽好,但他却一贯谦虚谨慎,很少给有关人或有关单位题字。他自20世纪对年代起就已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可是留下的题词、题字却不多,…  相似文献   

6.
我虽然没有和吕东同志在一起工作过,但同他很熟悉,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就是我国东北地区工业经济部门的领导人之一,而我又长期在工业经济部门工作,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北京工作后,开始对他有些直接的了解,改革开放后接触就更多了一些;二是吕东同志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为人厚道,待人亲切,事业心强,思想开放,思路前瞻,既有学问又有经验的长者和老大哥,同他有共同语言,谈得来。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吕东同志即奉命从老解放区调到东北地区工作,负责辽宁地区财经方面的领导工作。1948年10月,吕东同志被任命为东北人民政府工业…  相似文献   

7.
曹然 《世纪桥》2010,(17):33-35
20世纪初,日俄两国本着一贯奉行的军国主义,为了推行各自的"大陆政策"和"远东政策"积极进行对外侵略扩张。而这种扩张政策的制定,既有本国的政治因素,又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正由于他们的政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决定了日俄战争的历史必然性,而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形势则为战争的爆发提供的了现实条件,日俄战争是人类进入20世纪初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生前十分关注祖国和平统一,他以大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高远眼光,在继承中共中央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的和平统一祖国政策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为实现这一构想,他在处理两岸三地关系各种复杂因素中,在同某些大国领导人的博弈中,既有坚定的意志,又有灵活的策略,始终牢牢把握主动权,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也创造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龙海是鱼米花果之乡,素有福建粮仓之誉。龙海农业之所以发达,既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能耕善作、勤劳苦干的农民等原因,又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因素。马兴元长期担任龙溪地委书记、省农业部门领导,对龙海农业更是倾注了无限心力。马兴元注重调查研究,他经常深入乡村农户,走家串户,观察农情,探讨农事,与基层干部一起共商龙海发展大计。他十分重视先进典型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来发挥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大人物,都有传奇色彩,一位是时沉时浮终不沉,一位是三落三起终不落。在他们半个世纪的联系中,既有磕磕碰碰又难舍难分,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相互既有矛盾又相得益彰。 毛泽东重用了邓小平,可是后来又否定了他;而否定了邓小平7年之后,毛泽东又把他扶上马;1976年毛泽东临终之前再一次“换马”,把班交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么,毛泽东究竟是怎样评价邓小平的呢?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君不见苍天垂泪亿众悲,江河呜咽群山泣!时隔21年,万里神州又一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本世纪又一位伟人——邓小平溘然长逝!邓小平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世纪伟人。他的生命伴着20世纪的风风雨雨,他的足迹踏著20世纪的潮起潮落,他的名字划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在20世纪后半叶把中国推向了世界。“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人民象铭记毛泽东那样铭记着邓小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对20世纪80年代末党和国家新领导层的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组织保障;他的理论交代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战略指导。政治交代和理论交代在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产生方式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都是邓小平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贡献的政治智慧和宝贵遗产。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落实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和理论交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了解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为人厚道,没架子。熟知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作风严谨,不虚伪。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原国政却是有“权”又能捞到“钱”的人。要说权,作为晋城市公安局长的他,也确实有些。工作28年,走上领导岗位已经有12个年头了。先是任局治安处副处长、处长...  相似文献   

14.
新月的骄傲──记山西省第七次党代会代表、晋城市城区建设路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文林明祥,牛培明,李国强这是一个高高大大、富有血性的红脸汉子。他叫张文林,办事有谋略也有魄力,是晋城市城区建设路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自1990年起,他带领着900多号居民滚雪球般...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初,晋城市纪委收到一封反映大阳煤矿副矿长梁海金经济问题的举报信。市纪委领导十分重视,迅速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由于案情重大已涉嫌犯罪,市检察院随后也参与调查,并决定立案侦查。经纪检、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半年多的攻坚克难,一起涉案数百万元的腐败大案浮出水面。2003年3月法院终审认定,晋城市大阳煤矿副矿长梁海金挪用公款58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79万余元,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一名“仕途通达”的“幸运儿”梁海金出生在晋城市泽州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幼年时,他聪明好学,成绩优秀,但家境困窘,使他未能实现上大学的梦想。20岁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地缘经济时代来临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中欧双方共同利益平台不断扩大。欧盟对华经贸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因子,又有消极影响因素。总体说来,未来欧盟对华经贸政策发展趋势,决定欧盟对华经贸保持稳定提升的势头和存在一定的限定界面。中国应该积极制定和不断完善关于欧盟经贸政策和决策。  相似文献   

17.
正鹿新弟,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他常年工作在研发、生产一线,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刻苦钻研,是公司装调工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名操作者和班组长,被誉为"柴油机调试第一高手";他先后参与了公司多项新产品研发、质量攻关项目,并在工作中发现、堵住20余次批量质量事故,为公司节省资金4000余万元;他率先在内燃机行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和20世纪的中国共始终.邓小平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20世纪中国这块土壤中.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必须了解邓小平,了解他走过的路,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冷静地重新思考新中国的前进道路,当他复出并主持党、国家和军队日常工作后,断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领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邓小平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肖思科 《党史博览》2000,(8):13-21,,34,
他给占据人类五分之一的人民奠基了伟大的事,他去了…… 彭真,20世纪中国革命灿烂的星河里,一颗闪亮而又不该抹去神秘色彩的巨星。 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少有的从白区走出来的领导者之一;他是经历了两番入狱的胜利者之一;他还是两次没“入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底.却活跃在政坛,被人们称为“准常要”,并以自己特有的影响,被整个民族所尊重的“元老”之一。 关于他,党和国家的文献中有许多的“定义”。 在他的名字背后,有一系列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20.
张玉民 《理论学刊》2001,10(1):87-90
陈独秀早期的爱国观区别于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近代爱国思想 ,它强调的是民权至上性 ,呼吁国人树立一种“爱国的自觉”。这种独树一帜的爱国观既有西方 18世纪国家理论的背景 ,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目的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