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等法律规范的总称,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也开展了刑法立法工作,但由于立法主体对刑法立法工作认识的不断变化、政治运动的反复影响等因素,直到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才正式公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立法探索与准备(1949-1954)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土地革命之初就已意识到刑法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因此,  相似文献   

2.
司宝通,1929年生人。新中国成立前当过童工,在鞋店当过学徒。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制鞋厂工作,从1960年开始。多次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1989年退休。  相似文献   

3.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09,(10):39-40
<正>新中国成立后,从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为止,在建国后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10年时间里,我军先后授予少将  相似文献   

4.
杨欣烨 《学习月刊》2013,(16):13-14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60年以来我国地名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地名研究主要以地名标准化为主.开始探讨地名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2):28-29
正毛泽东首提"综合利用"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急速工业化的进程,并逐步开始面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利用"的思想,它进而成为国家政策并逐步成为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环境保护原则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注的还只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问题。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  相似文献   

6.
单位犯罪,是我国新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1979年刑法没有关于单位犯罪及刑事责任的规定。单位犯罪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开始衍生并逐步蔓延开来的一种犯罪现象,并且这种犯罪现象在近年仍呈上升趋势,愈演愈烈。立法者针对这种态势,在1987年颁布的《海关法》中,首开对单位犯罪作出刑法反应的先河。在刑法修改前,我国已先后在12个单行刑法和个别刑事法律中分别作出了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单位犯罪的罪名据不完全统计有70个左右。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以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战略任务,并进行了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回顾总结我们党第二次结合的风雨历程,并对其前后两个不同阶段进行比照,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把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1941年中共中央将7月1日定为建党日。之后,每年举行庆祝活动。从1947年开始,解放区开始发行"七一"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上10年发行一次。这些邮票记录了党的光辉历程,非常有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政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历经曲折。本文简述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文水县初级中学校,创办于1931年。后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校址荒废,1937年被迫停办;在阎锡山统治时期于1944年至1948年复校重新开办,但又因困难重重,难以开学授课。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招生,因条件差而合并入汾阳中学。1952年重建文水县初级中学,设立初中班;1958年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自1971年开始,只招高中生,成为文水县高级中学,全称为山西省文水中学。至今愈发壮大,早已是学子遍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20,(2):73-73
日本《富士产经新闻》发表题为《是什么让(新中国成立)70年后北京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众不同》一文。文中写道,2019年既是日本平成时代的结束和令和时代的开始,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其中,作为首都的北京的变化程度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2.
正荣毅仁,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族。他早年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193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开始辅佐父亲经营面粉、纺织和金融等庞大的家族企业。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荣氏家族已迁往海外,荣毅仁毅然作出留在上海的决定,并逐渐成为荣氏家族企业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荣毅仁满腔热忱地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在废除旧法统的同时,开始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构历程,以1954年宪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标志,新中国法制已正式建立起来并走上正轨;中共八大总结了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做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定,为新中国法制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雅农 《湘潮》2006,(7):35-37
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军经历了10次大裁军。每次裁军,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社会原因,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富国强兵梦的追求。第一次裁军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550万人。1950年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1.1%。大规模战争结束了,国家开始了经济的恢复和  相似文献   

15.
王琦 《北京党史》2011,(3):49-50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由于其独特的历史特点.有一个庞大复杂的教育机构,为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所控制。解放后.我们接管了伪市政府教育局.开始对北京市的教育进行有步骤、有计划地整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全市开始重视业余教育.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业余补习学校.并广泛地开展了扫盲教育和识字教育。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17):56-56
马锡五,陕西保安(志丹)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从事司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62年4月10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7.
严帆 《党史文苑》2001,(4):43-45
傅连暲,189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县河田乡伯公岭一个贫苦家庭.这个自幼就受洗礼信仰基督教、后来学医从医并担任长汀县教会医院--"福音医院"院长的虔诚教徒,却于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开始了几十年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央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并被授予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成为共和国一代开国元勋.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地制度国有化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和现状 (一)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运动。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进行的,从1951年开始,1952年结束。完成了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我国农  相似文献   

19.
正绍兴鲁迅纪念馆坐落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为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195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建筑面积1220余平方米。2002年6月开始启动鲁迅故里保护工程,2003年9月一期核心保护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除对原有纪念场馆进行修缮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藏地区约有人口120万.藏族占94%。1949年7月.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地方反动势力,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策划“西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加快分裂活动的步伐.在1950年1月派出“亲善使团”。先后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活动。谋求国际社会对“西藏独立”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