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5,(2):20
近年来,浙江坚持"改革赋权、转型强农、治水美村、惠民增收"工作要求,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点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致研 《中国发展》2001,(1):58-60
一、浙江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幅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浙江却持续4年上升,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已跃居全国各省区  相似文献   

3.
<正>一、浙江省的总体情况和灾害特点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相似文献   

4.
李军 《今日浙江》2022,(2):50-51
近年来,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持续推进农户"扩中""提低"、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浙农促富"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交出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高分报表. 202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1.1个百分点;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4.8%,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4...  相似文献   

5.
正新春伊始,浙江"促农增收"捷报频传。2013年,丽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24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至此,浙江省所有11个设区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迈过万元门槛。201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106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缩小到2.35∶1,成为全国"均富"水平最高的省区之一。精彩的成绩单和"蝉联"的背后,是浙江着力消除体制障碍和制度弊  相似文献   

6.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2):24-25
正11月17日,海盐县百步镇得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百步镇得胜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量不定位"确权登记工作方案》和《关于实行"定量不定位"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决议》。土地承包"定量不定位"是浙江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一项探索,通过积极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委托流转等形式推进土地整组、整村流转,扩大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率。2014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15,(10):22-23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多年来,浙江全省上下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全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使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农村基层政权进一步得到稳固。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城乡一体最低生活保障的省份,这一首创不仅为处于贫困最底线的浙江农民分了忧,也为国家和其他省市政府实施这项利民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当时浙江的“先走一步”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也就没有浙江的明天。无论是"最多跑一次"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还是发展方式的改革,生机勃勃的浙江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也就没有浙江的明天。"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看来,要撬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系统工程,"最多跑一次"是重要杠杆和支点。所谓"最多跑一次",即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  相似文献   

10.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中的表现,是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的自由和开放精神的产物。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叶慧 《今日浙江》2014,(10):22-25
正秀美浙江,山水塑形,绿韵作裳,一片花柳繁华。多年来,浙江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发展生态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建设,始终顺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三轮"811"专项行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全国海洋工作抓落实年。对浙江来说,从2005年到20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浙江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民营经济"笑傲江湖"的同时,"海洋经济"又将是浙江的"一记重拳"。"双雄会"提示我们,浙江的明天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3.
浙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省。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是一部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创业富民史,是一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史,是邓小平理论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邓小平理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是邓小平的"猫"论、"摸"论、"先富"论使浙江的民营经济突破束缚、先行发展;二是邓小平的"不争"论、"三个有利于"论使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生命力,实现了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愿望;四是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6)
正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时代大考,浙江已拿出应考姿态,要打一场农业农村领域的"百团大战"。总有一些年轮,注定被时代铭记。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全面小康,一朝梦圆,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5.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3,(16):14-15
GDP增速8.3%。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浙江经济上半年的步伐"平稳较快";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6.1%。在不容乐观的形势中,浙江推进转型升级的步伐坚定而有力。这是一份"稳增长"的成绩单,更是一份"调结构"的成绩单。一增一减,勾勒出浙江产业升级向好的曲线图。曲线图的背后,是我省以治水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打造浙江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期待与祝福     
正时间无痕,岁月有迹。6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率先推进内外开放联动,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形成了"浙江现象",写就了"浙江骄傲",创造了"浙江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浙江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浙江省的总体情况和灾害特点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常住人口为510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大》2012,(7):3
最近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适应浙江发展的新变化,顺应浙江人民的新期盼,确立了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浙江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回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闯出了一条"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藏富于民"的特色道路,在全国率先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可谓艰苦卓绝。过去30年留下的"浙江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浙江经验"如何昭示未来?浙江的现代化进程,又将实现怎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7,(7)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 浙江模式成为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省加强农村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废弃外物资源浪费惊人的状况,我省各级农村能源部门贯彻省委省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绿色浙江"的总体部署,为实现循环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线,加强沼气、太阳能等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探索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