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我国学术界曾经发生过一场影响深远的关于中国过渡时期经济基础问题的争论,现将这场争论的起因、原委及其内涵作一简约介绍,以使广大读者了解、认识这场争论对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对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近年反复强调的新的执政方式。将依法执政付诸实践,首先要解决执政体制与之相匹配的问题。在探讨关于执政体制创新问题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原则,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避免执政党组织国家行政化的原则,坚持执政权力行使法律规范化原则。  相似文献   

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本质决定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这一执政取向 ,预示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势所必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改变了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形势 ,党的执政方式面临着直接的挑战。创新党的执政方式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是归依党的执政取向 ,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何伟 《理论前沿》2008,(1):33-35
国有企业只是公有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唯一代表,股份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有经济应该科学定位,社会所有制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国企改革必须有进有退,盲目坚持国有经济基础论的负效应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集中表现和结果。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法律法制等等,对社会和谐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大作用,但起基础作用的是经济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要求,对社会和谐具有决定性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经济基础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执政方式。本文试对执政方式中的“全面执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掌握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全部权力是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基本方式执政是指特定政党对一国国家权力的控制,主要是指对中央层面上的国家权力的掌握,执政方式则是指政党控制国家权力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西方国家,不论是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还是半总统制,从通约的意义上说,凡是掌握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中的一权即中央国家行政权力的党就是执政党。由于各国政权组织形式的差异,执政党在议会中的地位并不相同,有的在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经典命题。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析中看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结论只适用于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新的社会统治力量。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命题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一方面消除了人类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二元对立,为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提供了方向;另一方面实践思维不能完全消解人与自然的对抗和人类中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反思中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深入细致地分析"反映"与"反应"这两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以及上层建筑在当代发展的新特征,从而来展现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过60年执政实践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其成功执政的60年,可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两个时期。在60年执政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东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60年的执政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的相关范畴以及其体系的架构,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敲门砖”。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概念:环境、执政环境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由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党的自身环境构成。国际国内环境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主力的国有企业,由于其内部经济体制的改革、职工利益分配调整所产生的不平衡性,使得企业职工经济犯罪也日益突出,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致使国有财产遭受极大的损失。分析目前国企职工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解决途径,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要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从党风廉政建设入手,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还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政学院学报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更是学报人的意愿、广大读者的期许。行政学院学报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辅之以科学睿智的发展策略,高质量发展才可能走实、走稳、走远。学报多年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的创新活力、凝练其中的专业特色、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等,为其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真正的发展实力、提供了有力的发展保障。学报高质量发展在具备发展基础的同时,还应准确理解国家期刊发展战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侧发力、在发展理念上率先突破、借力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经验。只有这样,学报高质量发展才可能驶入正轨且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对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关注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海峡西岸民营企业应建立更具战略性、长远性的企业价值观和责任观,更多承担社会责任。本文着重阐述了加强海峡西岸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义,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掌控着社会科学话语权的两门学科--经济学和法学融合而成的法经济学使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体会法律体系,其作为法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一面,但由其本身特质,也存在着自身的软肋.法经济学以其实证分析的优势见长,考虑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在分析某项法律制度时,对自身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再进行富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指导性的分析,那才是达到了分析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界定上,经济学离不开人学的思考。但是,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经济学的研究才真正体现出对人的本质的关心,这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对个体的只有全面发展的关注;致力于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正确把握“以人为中心”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民法、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两个独立、重要的基本法律部门,分析了价值取向各有异同、指出二者不可互相替代或否定,而是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18.
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60余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虽然有些波折,但在总体上积极面大于消极面。2013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双方政府一致同意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纪元。自1990年两国政治关系恢复正常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保持了较快增长,积极发展双边经贸合作是夯实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政策既需要加强竞争法规制 ,维护竞争秩序 ,又需要通过竞争法豁免政策实现发展的目标。内容相互冲突的豁免和规制的并存 ,可能导致竞争政策的失效。为此 ,这种冲突必须得到适当的协调和控制。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豁免政策的发展功能 ,拓展使用豁免政策的空间 ;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国际和国内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并对豁免政策的使用施加适当的限制 ,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应当有所作为:论经济法的任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济法应当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来的具体问题 ,这样经济法才能有所作为。而经济法要解决、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这正是经济法的任务范畴。经济法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秩序 ,而具体任务则是维护市场的公平、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