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消极影响尚未被完全消除,传统职业结构、教育结构的专业化特点形成了人才标准的专业化、单一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综合化趋势要求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不难发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可能性和必要性,它们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实践意义,并且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邹禄禄 《工会论坛》2015,(3):135-137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自身定位、专业能力建设、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实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等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影响,基本上倾向于如何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守法、守约、维权、证据意识缺失,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应该从树立正确观念、构建课程体系、建立教师队伍、利用第二课堂等方面加强就业法律教育,防范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就业压力己经成为困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体育专业大学生典型的就业心理有自卑、迷茫、恐惧,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和性格特点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才能真正让他们走出就业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师范类高校中的非师范专业女大学生由于专业优势的不明显及本身性别上的弱势影响等原因,使她们在就业方面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就师范类高校来说,应该加强对非师范专业的重视力度,努力提升此类专业女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用人单位也应从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考虑来选拔人才而不应存在学校专业、性别等偏见.此类专业的女大学生也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校期间重点培养自己的综合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变化,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需要.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信念、就业精神和就业动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前提是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是实现多元化的创业价值,转变的途径是进行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更新。同时,创业环境对创业教育的成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国八所综合性大学的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态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专业满意度普遍不高;虽然就业方向明确,但就业信心较差。并进一步分析了专业满意度对该专业同学的就业态度影响情况,发现课程兴趣是影响就业态度的直接因素,课程安排、教学效果、专业图书资源是影响就业态度的间接因素。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导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建立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等有助于提高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学的专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运春 《工会论坛》2011,(2):136-137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就是当代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实践之初,缺乏"专业主义",无法及时满足岗位需求,获得单位认可。因此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这对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提高大学生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破解日趋紧张的社会就业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促进创业教育,应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力度;要根据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个性化辅导;要以人为本,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压力困扰着社会、家庭和大学生,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已成为困扰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构建目标系统、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大样本抽样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总体呈下降态势,但是就业率和月薪都没有跌破2007年的水平;2008届本科毕业生在就业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以继续求学来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呈现稳定状态;2009年毕业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失业率前10名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文学、法学、医学和教育学等专业大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各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从国家、地区、高校三个层面建立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设置"红黄绿牌"专业,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之以在校生的专业调整。  相似文献   

13.
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思想工作,各高校已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就业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要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利益和就业价值阶梯实现的服务过程中,在增强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在就业指导中渗透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并在教育中区分不同学生群体、实现知行合一和主体间性,帮助大学生立足社会实际规划就业需求,统筹就业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关系,营造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达成大学生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金融危机等新情况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在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的基础上,要从学生、高校、社会等角度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方师范院校影响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地方师范院校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就业政策的变化既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有其受社会相关因素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高校应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新大学生就业思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教育是女性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能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表层认识和深层认识之间的一致性;淡化性别刻板印象,理性认知性别与能力及特长与个性间的关系;提高大学生对劳动力市场领域制度化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敏感度,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双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客观深入地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对于真正提升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