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同盟军第一军是1946年5月由潘朔端将军在辽宁省海城领导起义的原国民党第一八四师改编的。1946年10月从安东(丹东)经长白、朝鲜、图们、牡丹江等地转移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5,(1)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醴陵县各界群众两千多人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位于醴陵县渌江乡的李立三同志故居,经修复后也于这一天正式开放。胡耀邦同志为故居亲笔题写了“李立三同志故居”的匾额。参加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典礼的有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黄道奇,省政协主席程星龄、副主席袁学之等,以及株洲市、醴陵县党政负责同志;李立三同志的夫人、北京外语学院教授李莎,李立三同志的儿子、黑龙江大学教授李人纪及其他亲属和部分生前友好,专程从北京前来的全国总工会、劳动人事部的代表,也出席了开放典礼。在开放典礼大会上,黄道奇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词,李莎同志、李人纪同志、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醴陵县委书记丁益宏讲了话。黄道奇同志为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剪彩。接着,各级领导、来宾,以及群众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李立三同志故居及故居陈列室。下面是黄道奇、李莎、李人纪同志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3.
李立三同志离开我们转眼27年了,每每想起和他相处的日子,他那高风亮节,立党为公的高尚品格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总是依然栩栩如生。他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迫害,李立三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于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含冤逝世,时年68岁。  相似文献   

4.
1946年春,国民党滇军第60军之184师被蒋介石以“接收主权”之名骗来东北。该师官兵亲眼看到了在沦亡十四载的东北焦土上,内战烽火又起,使其对蒋介石漠视和平民主、扩大内战、用美式装备残杀无辜同胞之举悲愤填膺;加之在战斗中与我军接触,又深蒙我党我军以和平民主之大义相  相似文献   

5.
王铭三同志是一位智慧长者,是我的好上级和尊敬的师长.1979年8月2日,他走完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惊回首,30年在眨眼间过去了,但我与铭三同志相识、相随、相知的近六年岁月,仍宛然在目,思之泫然.  相似文献   

6.
1943年11月,郑位三同志受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派遣来到鄂豫边区,加强对五师、边区的领导。在边区我们都尊称他为“位老”。位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地向中央和华中局反映以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为核心的边区党委以及新四军第五师的状况;正确领导了边区的整风与审干,保护了一批干部;终于消除了当时中央对五师、边区的某种误解,为五师和边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央两次决定位老到鄂豫边区工作抗战爆发不久,位老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派,回鄂豫皖地区,先后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兼鄂豫皖特委(后改为鄂东特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7.
在郑位三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格外怀念这位从湖北红安这片热土上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湖北人民熟悉和尊敬的老领导。难忘峥嵘岁月,郑位三同志在大别山区发动群众、组织暴动的身影;驰骋江淮河汉,指挥千军万马抗击日寇的雄姿;擘划中原突围,拉开威武雄壮的解放战争序幕的惊人之举。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殚精竭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高风懿德,永镌青史、长存荆楚、光照人间。我即使坐牢杀头,也绝不屈服郑位三同志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不畏强敌,不避艰险,多次受命危难,…  相似文献   

8.
郑位三,1902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二十)出生于黄安(今红安)县紫云区马鞍山村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在五四运动期间,他在武昌省立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时积极投入武汉各界群众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并在恽代英等创办的“利群书社”里学习《共产党宣言》和其它进步书刊。1922年毕业回乡,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在县北七里、紫云一带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年底,由先期入党的同乡好友———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戴克敏、戴季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入党后,郑位…  相似文献   

9.
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以蓬勃的朝气和热情按照既定的方针投入到火热的工人运动中。在共产党的大力组织鼓励下,中国的工人运动很快出现了第一次勃兴,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一场接着一场,此起彼伏,演绎地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然而潮起很快又潮落,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让刚刚激扬的革命情绪又沉寂了下去。  相似文献   

10.
初赴武汉 寻找救国道路 1918年夏天,一个农村少年,肩背行李,来到武汉,报考湖北省甲种工业学校。这是一所学制四年的中等专业学校。报考者多系一些家境贫寒无法负担学费的学生。为了报考这所学校,这位身体瘦弱的农村少年,从家乡湖北黄安(今红安)县的小山村徒步走到武昌城。一路上,晓行夜宿,饿了吃母亲为他准备的干馍,渴了喝凉水,夜晚露宿路旁。盛夏酷暑,炎热难当,黄安到武昌300多里路程,他整整走了5天。当他到达武昌时,已是双肩破皮,两腿红肿,脚板磨起血泡,精疲力尽。然而,他仍以惊人的毅力,拚命学习,准备入学考试。成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北省甲种工业学校金工科。这个农村少年名叫郑植槐,因这次入学考试名列第三,故改植槐为位三。  相似文献   

11.
郑位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他家乡湖北省红安县的人民当中,至今还流传着“董必武、郑位三,领导人民把身翻”的红色歌谣,人民深深地怀念他.1 郑位三同志终生老实做人,正直为人,诚恳待人,善于调动一切人的积极因素,为革命和建设服务,这在党内有口皆碑.他认为,要正确待人,首先要解决自己如何做人的问题.首先,是做一名真正的人:其次,是做一名真正的中国人;再次,是做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3,(9):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3.
申春 《北京党史》2012,(3):54-55
我有过多年党史研究工作经历.曾在北京和外地一些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大量史料,沿着革命先驱的光荣足迹踏访过许多地方.拜访过不少革命老前辈及党史知情人。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82年10月初的一天.为征集张秀中烈士生平事迹,前往中央统战部拜访平杰三同志。我初次见到平老时,他已76岁高龄.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4.
忆“三同”     
正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同"(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是"三门"(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干部的必修课。这一措施使机关干部对农村有了深入的了解,熟悉农业生产知识,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有切身体会。我下到农村的时候,正值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大忙季节。公社分配我到临江大队,由大队再分到生产队。大队支书姓邓,黝黑的大块头,嗓门大,很爽直,一见面,他就说早就认识我。我心里想,我俩从无半面之交,怎会认识?支书咧开大  相似文献   

15.
1952年7月,贵州兴义晴隆县破获了一起破坏土改同盟军案件。此案引起了兴义地委、贵州省委、西南局乃至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经派人调查,发现此案系一冤假错案。笔者通过梳理档案史料,力求真实地再现此案的历史过程,以期引发人们对民族地区的土改工作能有一个新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任何用处,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首先,西方非正统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同盟军。在西方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就被划归为非正统经济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源泉的激进经济学是非正统经济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我和李立三同志在工作上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接触。那是1945年11月,我们从延安随中央组织的工作队去东北,起先我在第三大队任党支部书记,在张家口经过调整以后,由我带领一个队到了东北局,被派往哈尔滨负责遣返日侨的工作,于1946年七八月间到达哈尔滨。当时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遣侨办事处主任是山  相似文献   

18.
严婷 《当代党员》2008,(12):45-46
赶上重庆好时光 1998年的重庆,踮着脚尖的跨国试探者逐渐多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寻中国最年轻直辖市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19.
新上任的柯县长在一次翻看县志时,看到七十年代初工作队员跟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记载,非常感动。于是在一次大会上,柯县长号召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传统,抽出时间到农户家中去,与农民“三同”,为农民排忧解难。柯县长说这是走群众路线,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积极意义。柯县长宣布,这个星期的双休日,他就到去年“千干扶千户”、前任县长的帮扶对象陈二狗家中“三同”两天。县政府办姜主任听了柯县长的决定后,立马和县扶贫办蔡主任到陈二狗家实地了解情况。姜主任在陈二狗家里里外外转了一圈,问这问那。令姜主任宽心…  相似文献   

20.
云风 《党建》2000,(12)
在近期的县处级“三讲”教育中,许多干部走村进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干部自身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观念教育,加深了对群众的感情。广大群众由衷地称赞: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然而,也有群众反映,少数干部把“三同”变了味。到农户家之前,早已派人打好了前站,选择的点不是村干部家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家,据说是安排生活方便一些。进驻时随行人员跟了一大帮,有扛摄像机的,有摇笔杆子的,还有搞后勤服务的。下田劳动时,领导拿着农具摆好姿势,待摄完像、拍完照便“收工”回营。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