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海南》2014,(2):50-51
<正>近年来,三亚凤凰镇全面构建文明、和谐、平安、富裕的新凤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镇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显著发展和进步。2013年,辖区全口径地方税收21亿元,同比增长16.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7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共完成3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投资38.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3.2%。二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投入23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镇区清扫保洁、"除四害"、"门前三包"等工作,全面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汉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9.3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和25%以上。江汉都市特色经济亮点频现,得益于坚持发展商贸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和发展高科技和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都市工业。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区各地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财政收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当年全区组织的财政收入达56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93亿元,增长19.5%。为进一步激励全区各市加快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又好又快增长,经对全区14个市2006年财政收入进行核实、测算,决定对各市财政收入增长上新台阶予以表彰和奖励。其中:南宁市奖励120万元,柳州市奖励90万元,桂林市奖励50万元,百色、玉林市分别奖励30万元,河池市奖励25万元,梧州、来宾、崇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人本为先;和谐,是协调发展;和谐,就是让生活和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170万人民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坚持以发展促进和谐,以法治巩固和谐,以安定实现和谐,取得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经济和谐市民喜增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的收入增长,2005年海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39.5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4%,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增长了7.2%。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准格尔旗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借助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对全旗经济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市场需求旺盛的能源产业,从1999年到200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3.01亿元增长到95.01亿元,财政收入由2.14亿元增长到12.52亿元,经济实现持续强劲增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但是,也有许多不和谐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全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全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鹏 《青年论坛》2005,(3):12-14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稳定,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于合理调整社会主流群体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社会能否真正实现和谐,最终取决于人民对社会发展与利益分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周谦 《群众》2007,(6):28-2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省委贯彻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把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文明江苏。无锡市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努力争创全省和谐发展的示范区。而无锡新区作为高新区中的“国家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2006年经济规模达到了48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了83亿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理所当然地要争创和谐发展的示范区,为建设和谐文明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主题。本文从沈阳实际出发,提出建设和谐沈阳要以“工业立市”为依托,统领经济工作;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的带动力上要由传统重化工业转向信息产业和先进技术,在发展条件上要由不协调、难循环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观念上要由重物轻人转向以人为本;以支柱产业集群为重点,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9.
成华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中心城区,经过建区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到2001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0022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在成  相似文献   

10.
迁安市隶属河北省唐山市,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67.8万。近年来,在迁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市域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有力地推进了和谐迁安建设。全市人民牢固树立工业立市的思想,狠抓工业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1.
所谓飞地经济,是指在招商引资中把引进的企业或资金放在同一个经济圈中条件更好的区域,使资源优化配置,在发展中实现双赢。黑龙江省绥化市今年上半年GDP达到322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4%,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五位。工业增加值增幅超出全省平均值16.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五位。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43.3%。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7%,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指示精神.继续深入实施“一大四提升”发展思路.围绕做大口岸经济、建设明星城市、构建和谐口岸做了大量工作.口岸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局面.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49.6%(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8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进出境人数115.8万人次.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1元.继续保持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13.
《公民导刊》2012,(3):83
近年来,井口镇围绕工业化强镇、商贸化富镇、城市化兴镇发展战略,自加压力、敢为人先,努力为全镇人民谋福祉,城市建设和面貌有新提升,形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力推动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末,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2.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镇级财政收入1 356万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32个,主要涉及我镇汽摩整车及配件制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果洛藏族自治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反映经济质量效益的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主要表现在“三个加快”: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月至10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69万元,同比增长90.71%;财政_般预算支出57382万元,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围绕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多种探索,有的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使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的偿到了苦头,败下阵来,经济踏步不前,甚至倒退。究其原因,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我们高庙乡毗邻蔡甸城关,距离武汉市中心地区17公里,共有行政村12个,人口2万,耕地面积1.2万亩。1990年前实施单一的农村经济,农业以粮食为主,工业企业以产品加工为主,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199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不足3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54万元,企业利税总额513万元。乡村财政收入不足803万元,农村人平均纯收入736万元。到1993年底止,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大关,比1990年增长2.3倍,其中农业产值增长2.89倍,工业产值增长2.11倍,企业利税总额达到1068万元,比1990年增长1.08倍,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1200元,人平增加464元,乡村财政收入达到350元,比1990年增长3.37倍,村平财政收入近20万元。短短三年时间,高庙乡农村经济何以得到如此迅速发展,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五”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州”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基础优先、资源转换、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州六大战略,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改革不松劲,创建和谐不走样,保持稳定不懈怠,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05年,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34亿元,年均增长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尤其是工业经济,总量扩大、效益提高,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13亿元,年均增长1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15亿元,年均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16亿元,年均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完成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人口与汁划生育、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发展思路“十一五”时期是海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了“把握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六个原则,实施六大战略,实现四个翻番”的基本思路。把握一个主题:牢牢把握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围绕一个目标:加快发展工业、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坚持六个原则:坚持又快又好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坚持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与循环利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六大战略:实施资源转换、基础优先、中心城市发展、开放带动、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四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比“十五”末翻一番;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末翻一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托克逊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重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发展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7668万元,比2000年增加36835万元,增长2.3倍;财政收入完成44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77.53元,比2000年增长51.14%。  相似文献   

18.
市县传真     
宜州市经济建设实现“五个新发展”宜州市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2004年,该市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荣誉称号;2005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74位。今年1~6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增长12.2%;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7.1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工业经济新发展。该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掀起了工业大会战热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缙云县财政地税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缙云“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得税分享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取消农业税及完善省对县(市)财政体制等政策的同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转变工作着力点,努力涵养财源,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财税事业协调发展。 2004年,缙云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3773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32万元,同口径增长20.1%。财政总支出42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县级财政支也38181万元,增长15.9%。 以扶持二、三产业为着力点,努力涵养财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要求,对工业经济的扶持突出效益优先原则,将扶持重点放在扶优扶强上,扶持导向上突出了企业的税收贡献率,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努力提高工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加大对第三产业资金投入,安排专项经费,发挥旅游贴息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在学 《政策》2008,(9):25-26
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板块。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利润89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53.2%、20.9%,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0668万元.80%来源于支柱产业,还有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签约。今年,全区支柱产业的生产能力可望突破38亿元,财政收入可望突破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