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全国各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有些地方陆续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改革正处于试验阶段,户籍制度改革面临难题。其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在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它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14,(8):6-6
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对此进行了阐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4.
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雅拉其其格 《前沿》2003,(10):103-105
商品经济从它一开始产生就要求有足够的自由的劳动者。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用血与泪结束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 ,农民被迫变成了自由的劳动者。他们无拘无束 ,自由流动 ,为社会创造着财富。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更是要求人的自由流动 ,如果限制人的自由流动 ,事实上是在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有些地方陆续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正处于试验阶段,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着难点。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在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6.
曹笑辉  汪渊智 《求索》2014,(1):114-118
针对当前“城乡双轨”的建设用地市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改革方向。对现行市场制度和统一市场制度的目标价值分析表明,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构建中存在着两组对立的立法价值,且需要从“基础规范”和“矫正规范”两方面入手来落实和平衡这两组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分析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制度构成及其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就业市场改革等途径扩大农民的非家就业与领域,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8.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制度被普遍批评为是一种城市对农村居民的歧视性制度。也有舆论认为,这事实上是在一个国度的范围内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施不同的国民待遇标准。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被认定为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迁徙自由"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并也曾写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单纯的农民身份发展为拥有农民和城市工人的双重身份(本文所指农村劳动力特指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至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已经形成1.3亿人的规模,他们为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遵循"支助型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是一种上层领导人对改革的激励和支持与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努力共同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从国家顶层设计和各地改革实践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剥离户籍制度附加的社会福利功能、完善居住证的功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福利级差、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等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大城市落户积分制度、统筹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均衡转移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户籍人口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实行户籍法律制度。 1 992至 1 997年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人口死亡率缓缓上升。岛内党派纷争、政局动荡、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是海外移民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显示 ,台湾海外迁入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台湾当局对大陆居民赴台居留设限严苛 ;对香港、澳门居民来台居留、定居设限较少。  相似文献   

12.
渝鄂湘黔边区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区际分割和部门分割等多重分割,严重阻碍着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为加快渝鄂湘黔边区统筹发展,必须构建边区统一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规范、有序、自由流动,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统一市场形成;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建立边区劳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市场构建。  相似文献   

13.
许经勇 《湖湘论坛》2020,33(2):81-87
为了促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10年中央出台了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的制度,并要求尽快覆盖所有城市常住人口。持有居住证的农业转移人口,即可与市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是颁发居住证很容易,但要落实基本公共服务,要受一系列条件尤其是地方政府财力的制约,因而难以付诸实施。与此同时,如果农业转移人口持有居住证可以与市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也就没有必要在城市落户了。况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及农村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户籍的含金量还会持续提高,继续保留农村户籍可以享受不断增进的改革红利。所以实行居住证制度不一定有利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小城镇是"以城带乡"的重要载体,落户的成本低,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已有的结论,改革的深层障碍在于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政府)在人力资本建设上的滞后和缺失。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论证了人力资本建设对体制创新的技术生成、路径选择和动力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普遍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即“农转非”。由于“农转非”制度的历史原因、现阶段制度的不确定性、城乡文化冲突等原因,“农转非”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该文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切实考虑农民利益和意愿,以农民为主体,做好“农转非”的准备和社会保障工作;缩小城乡差别和文化隔阂;加快建设中小城镇,使其成为吸纳农民的主要阵地;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转移,切实解决中国的“农转非”问题,加快实现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谈户籍制度改革与迁徙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现在已经暴露出严重的滞后性。确认和保障迁徙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别,又对维护社会稳定大有益处。所以,我国宪法应尽早恢复迁徙自由,并实行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7.
调解作为我国民事审判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缓和人民矛盾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调解制度显现出许多弊端。文章就新时期我国的民事调节制度改革作了简要评析与探讨,以期我国民事调节制度之完善。  相似文献   

18.
居住证制度作为我国户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其产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动因,它不仅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的助推器。但目前居住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积分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漏管不稳定流动人口及管理使用混乱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居住证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地方之间利益博弈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是客观与主观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居住证制度改革既要从居住证本身性质出发,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福利界限;也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完善顶层设计以达到地方与中央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的效果。同时,随着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将逐渐成熟,居住证和户籍、身份证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并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三证合一。此时居住证将完成其过渡和工具的作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它构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限制了人才的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全面展开。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取消户籍管理,也并非无条件的开放户口。其最终是要实现户口的非物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当今中国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体制性目标,在当前不仅是乡镇机构改革探索中亟待解答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命题,而且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所要迫切完成的一项基础性与根本性任务,更是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必然诉求。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核心目标之范畴,即重构公共管理体制与公共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