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要求突破传统视野○王与君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这一话题既表明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也反映了人类对几百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繁荣给人类生存的基础所带来的根本性伤害的自我反思。20世纪,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2.
当下,生态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威胁,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引领人类迈向新的文明境界。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内涵,把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摆脱生态困境,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余杰 《理论建设》2009,(3):30-33
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给陶醉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其兴起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理念导向的作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天,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政治家、科学家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然而,何谓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今天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如何?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出严肃的思考和回答,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一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了人类文明与人类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开发廉价化石能源和工业技术装备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同…  相似文献   

5.
詹显华 《理论导报》2010,(10):59-60
<正>2009年11月9日至29日,笔者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澳期间,对澳大利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后的反省行动和新的追求,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6.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并给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多条途径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暖春 《世纪桥》2008,(12):22-23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何应对生态难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日益严峻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再从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无一不是人类发展科技、应用科技所推进的结果,又无一不是人类依赖科技、崇拜甚至迷信科技进而导致人类中心主义膨胀的逻辑必然。科技的应用似一把“双刃剑”,它把人类从愚昧、野蛮推向文明,又使得人类仰仗科技而忘却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个基本认知。当近现代科技推动工业文明创造无比丰富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等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跨入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是该好好反省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价…  相似文献   

9.
伴随工业革命的钟声,应运而生的世博会给了人类不同文明深入交流的一个盛大舞台。国际社会公认,世博会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还可为举办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促进举办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抒望 《实践》2008,(3):34-3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的提出,将给我们带来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波 《理论学刊》2001,(4):102-10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会逐渐步入信息网络时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网络化的含量越来越增大 ,网络化的形象越来越突出 ,网络化的功能越来越明显。网络化环境 ,在带给人们更多机遇的同时 ,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明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充分认识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网络的兴起和发展 ,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改变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事实上 ,它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文明———网络文明。网络文明 ,与人类使用火给人们带来的文…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以低碳化和生态化转型为标志的绿色工业革命即将来临。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策应了世界潮流,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当前须从生态文明系统的解构入手,全方位推进和创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毕国强 《学习月刊》2014,(8):118-119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城市的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同样,建设城市的施工企业也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否则,就会一边建设城市,一边污染环境,使城市建设畸形发展。施工企业以可持续性要求自己,这既是对社会文明进步负责,更是对企业基业长青负责。  相似文献   

15.
建设环境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什么是环境文化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即环境文化。三百多年前,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传统工业文明,形成了传统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病,以求摆脱它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顺应环境保护法治潮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变环境发展方式,是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之墙",应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生态文明执法机制、创新生态文明考核机制、提高公众环境法治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17.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何应对生态难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日益严峻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又迎来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曙光。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生态文明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理论导报》2022,(2):7-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对数字化发展进行治理,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十四五"规划...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