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唐代税茶的具体时间进行了考证 ,认为应当在唐德宗建中三年九月。文中还引用大量史料 ,论述了唐代税茶、榷茶的发展阶段及其走私与禁私之法。  相似文献   

2.
欧阳林夕 《创造》2006,(7):56-59
前不久有朋友问,何谓茶?我众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问者自答曰:南方有嘉木。其并没有给出最完整的“答案”。茶界知“南方有嘉木”者,应该必知“天下重普洱”。而这“普洱”既是地,亦是茶,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南明河畔萦绕着悠悠的茶香。市民们通过以茶写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会友等形式,共同营造了"知茶、赏茶、品茶、喝茶"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崇明圆子”对长期居住崇明的土著来说并不陌生,牙矛学语孩儿们也晓得一二。不久前,居住中原复地开封的几位朋友来崇明,顺道光临寒舍。访客忽来无所准备,清茶一杯着实过意不去,一时便想出了用圆子招待的妙招。  相似文献   

5.
品位茶生活     
佚名 《就业与保障》2010,(11):54-54
说起茶,已经不再只是"喝"这么简单,它早已遁形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见其色、闻其香、取其意,一天时间,与茶为伍,虽然它早已变形到我们不认识,但茶的好处,却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小日子。  相似文献   

6.
谢穑 《湖湘论坛》2008,21(6):79-80
两宋历时三个多世纪,宋词贴近宋代社会生活,民俗现象进入宋代词人的视野与创作,乃势所必然。宋词中涉及的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宋词也因此成为我国民俗的重要文献之一。现存宋词中,对宋代茶俗就有具体而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林伟 《当代广西》2005,(14):48-48
近闻某县一位县领导改任 助理调研员后,发现人们对他由 毕恭毕敬变为不理不睬,以往 远远看见他就热情打招呼,如 今碰见却一声不响擦肩而过, 甚至他主动问候,人家还装作 听不见。对此,他感叹不已: 真是人走茶凉啊! 那么,这位领导为何遭到 冷遇呢?我想是不是也应该多从 自身找找原因。诚然,在现实 生活中确有势利小人,领导在 位时,他们俯首贴耳、惟命是 从,百般奉承、干般逢迎,吹 喇叭、抬轿子不遗余力。一旦你 离开原岗位,他们便认为你没有 了“利用价值”,翻脸不认人,对 你冷若冰霜。但这种人毕竟是极 少数,应当说绝大多数干部群众 是重感情、讲情义的。俗话说,自  相似文献   

8.
胡玥 《人民公安》2010,(20):56-58
就像夜色里看不见的一杯茶水,浮华或是沉在,只是一个游离的梦。梦中的我们和我们自己,已然隔了万水千山。  相似文献   

9.
茶者,雅称“茗”,自神农尝百草,遂有茶。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以茶为饮,演绎出许多故事。有人说: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我忘不了的下午茶是“梁思成先生的下午茶”。这是陈占祥先生之女陈愉庆创作的《多少往事烟雨中》一书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11.
12.
再论唐代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纯艳 《思想战线》2002,28(2):70-74
唐代税茶始于赵赞 ,而茶政的真正奠基肇自张滂茶法。张滂茶法是官府通过严格监管 ,允许茶园户与其商人直接交易实现间接垄断茶叶收购环节的榷茶制度。唐代后期茶法均继承了这一基本模式。而且对宋代的贴射法和合同场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茶,点苍,树高二丈,性不减阳羡,藏之愈久,味愈胜也。”稍懂茶道的人都知道,这句带有古典意味的描述,说的就是普洱茶。  相似文献   

14.
戴铮勤 《今日浙江》2010,(22):54-54
提起下午茶,你一定想到了细白的桌巾、精巧的点心、茶与咖啡香气氤氲。此刻,最重要的或许不是香茶美点,而是与亲朋好友相聚的闲适心情。下午茶,不仅仅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享受。更是谈心活动放松和愉悦的柔软时光。  相似文献   

15.
黄吉遇  何源  小美 《当代广西》2010,(23):56-56
漓江,自北向南悠悠而行,在平乐县城与荔江、茶江交汇,江水顿时变得丰盈,江面豁然开阔,从而形成了桂江。 在三江汇合处,矗立着一座古城——平乐。  相似文献   

16.
品味普洱茶     
云亦 《今日民族》2006,(2):48-48
我们想用目光穿透历史,很难很难!用舌尖来体味历史,我们可以!一饼茶,托在手上,轻轻的,我们甚至可以忽略这微不足道的重量。在岁月的熏染之下,所有的浮华都随风而去,与岁月之波一同沉入时间的洋底。开一泡普洱茶,就像打开了历史的窗户,我们冲饮的不是那一芽芽的茶叶,而是一叶一叶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生动。一饮一啜,我们用味蕾在和历史对话。沧桑,深沉的历史,随着温软的水一起流进血液,融入灵魂。有人说:喝普洱能喝出沧桑,我喝普洱,喝出的是感恩。感谢采茶人的辛勤,感谢岁月的厚爱,感谢上苍的恩赐,感谢这泡茶的水,感谢这盛茶的杯子,感谢这时光…  相似文献   

17.
无墨 《观察与思考》2010,(11):63-63
英雄的诞生,往往都离开不特定的历史背景。正是惨烈、动荡的年代,将一个个平凡的人物,推到了悲壮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冻顶问茶     
台湾许多地方都出产好茶,最负盛名的要数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乌龙。冻顶乌龙香飘两岸及海外,今年春天,她甚至入选“北京奥运五环茶”。为了一探冻顶乌龙的玄妙,今年早些时候记者到台湾专题采访期间,在冻顶茶第七世传人林桓渝先生的引领之下,专门到冻顶问茶。虽然时序还是冬末,但  相似文献   

19.
陈斌华 《台声》2014,(3):46-47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关注两岸互动的朋友在2月中旬,或许会注意到“茶叙”、“走春”、“谈心”这3个比较新鲜的词汇。3个词都透着轻松、随意的气息,却在这个早春与两岸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茶是西藏不可缺少之物,茶文化是西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茶叶形态主要包括传统社会中输入西藏的茶叶种类,紧压茶与散茶输入的数量关系以及《甘露之海》中记录的茶叶种类,也包含了茶叶的储存与包装文化。体现了茶叶在西藏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西藏茶文化与内地茶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